于韵菲
-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宋代音乐资料及其诠释·序言》
- 2024年
-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之前的音乐作品,迄今所知,仅尚存两份:一份是七弦琴谱《幽兰》,唐代抄本,为六世纪一个名为丘明的人所传;另一份是四弦琵琶谱,由25首组成,抄写于公元933年之前,发现于敦煌石窟。二者是其类乐谱中的孤例,其破译涉及诸多不确定性。《幽兰》文字谱是当下琴谱的端倪所在。至于敦煌琵琶谱,尚未在其他中国乐谱中发现可比者,倒是在日本有相关的乐谱资料。宋代的乐谱更清晰地与后世中国作品一脉相承。放眼整个宋代,可见谱式各异而又不可或缺的乐谱文献。然而,不知为何,在紧随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竟然没有任何一种音乐谱例留世。
- 赵如兰于韵菲
- 关键词:琵琶谱宋代音乐乐谱谱式
- 南宋俗字谱[狮子序]集曲属性考证被引量:2
- 2018年
- 南宋俗字谱《愿成双》[狮子序]为集曲属性。[狮子序]的首句、巾斗句、尾前句、尾句、重头句分别与[本宫破子]首句、[赚]巾斗句、[双胜子急]尾前句、[双胜子急]尾句、[愿成双令][愿成双慢][本宫破子]换头句之间存在采集关系。南宋俗字谱[狮子序]集曲属性的确立,提供了研究新思维,有助于乐句细分、刻本校勘、词曲组合、记谱法则、译谱、典籍真伪鉴别等研究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 于韵菲
- 关键词:宋代音乐曲牌音乐
- 《愿成双·赚》谱研究
-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宋唱赚乐谱《愿成双》中的一首“赚”谱。鉴于目前《愿成双·赚》谱的研究还存在共识不足、理解有误等问题,故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愿成双·赚》谱进行再探究。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记载于《愿成双》谱前...
- 于韵菲
- 关键词:曲谱曲牌
- 文献传递
- 谈文献记载中的“拍”
- 2011年
- 在对文献记载中的"拍"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1)"拍"的主要含义有二,一是段落含义,一是节拍含义,其中又以节拍含义为主导;(2)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的"节拍"、南宋张炎《词源》中的"拍眼"以及《遏云要诀》中的"拍"等,皆是"拍"具有节拍含义的典型写照;(3)《词源》中的"拍眼"以及《遏云要诀》中的"拍"实已具有"板眼"之意,据此,明代的"板眼"理论可上溯至南宋时期;(4)南宋张炎《词源》等文献记载的"均拍"、"官拍"、"花拍"、"艳拍"的含义仍待细解。
- 于韵菲
- 关键词:板眼节拍
- 唐代筝是如何“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的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是一项关于燕乐调理论运用于乐器实践的个案研究,旨在解读《乐府杂录》"筝只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的记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搭建了燕乐调的相对音高、筝的定弦法等辅助条件,推定了筝"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的过程,继而指出"临时移柱"不仅是筝"应二十八调"的必备之法,而且还反映了中国宫调"均系"、"调系"两个系统与乐器转调技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 于韵菲
- 关键词:燕乐二十八调
- 南宋【双胜子急】音乐的传承被引量:1
- 2016年
- 南宋【双胜子急】音乐的传承关系,可细化为曲谱、句式、旋律、曲牌连接等传承主题,其在后世的曲谱传本、元散曲、明清戏曲,以及流传至今的西安器乐古曲、昆曲中有迹可循。南宋【双胜子急】音乐传承关系的确立,不仅有助于活态音乐研究理念的树立,而且还有助于典籍校勘、观点评判、古乐复原等衡量标准的设立。
- 于韵菲
- 关键词:曲牌音乐
- 《愿成双·赚》谱研究——基于南宋《遏云要诀》与后世曲谱等文献的记载
-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南宋唱赚乐谱《愿成双》中的一首“赚”谱。鉴于目前《愿成双·赚》谱的研究还存在共识不足、理解有误等问题,故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愿成双·赚》谱进行再探究。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记载于《愿成双》谱前...
- 于韵菲
- 关键词:曲谱曲牌
- 谈古乐谱中表示反复的汉字术语被引量:3
- 2012年
- 表示反复的汉字术语,集中体现在唐宋时期的琵琶、筝、笛子、鼓等器乐谱中,并传承于明清曲谱与近现代的传统音乐乐谱中。这些汉字术语体现了省略记谱法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与中国音乐相匹配的概念体系,奠定了分析我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术语基础。在解译时,有必要弄清楚术语及其用法的发展脉络,有机地将术语之间的同异关系区分开来,从而给出合理的判断。
- 于韵菲
- 关键词:重行换头
- 宋代俗字谱“一字一音”记谱法研究(上)——从外在特征到内在含义的解读被引量:6
- 2015年
- 在宋代俗字谱体系中,"一唱字对应一谱字",即"一字一音"的外在特征是鲜明的,该记谱方式可以从《白石道人歌曲》《小品谱》中直观归纳,也可以从《愿成双》谱词曲组合中间接推定。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宋代俗字谱"一字一音"记谱法隐含着更为具体的旋律、节拍节奏信息,其内在含义并非"一唱字配唱一音符""每一唱字时值皆为一拍"那么简单。宋代俗字谱"一字一音"记谱法的确立及其隐含信息的找寻,是再现宋代音响的一项基础性研究。
- 于韵菲
- 关键词:宋代音乐
- 论柳琴的角色变迁被引量:6
- 2005年
- 回顾柳琴的历史,以作用、功能的标准衡量,柳琴承担的角色有三:1、民间说唱和地方戏曲的伴奏乐器;2、独奏乐器;3、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合奏乐器。柳琴的角色变迁,不仅归功于我国音乐界有识之士对本土资源的挖掘、利用;而且,也有赖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 于韵菲
- 关键词:伴奏乐器合奏独奏乐器民族管弦乐队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