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书林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食管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基因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测序
  • 2篇肠癌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修补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折叠术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人脑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任书林
  • 4篇李志霞
  • 3篇安大立
  • 3篇张小虎
  • 3篇刘靖
  • 1篇赵元立
  • 1篇赵继宗
  • 1篇于磊
  • 1篇刘星
  • 1篇张建国
  • 1篇王硕
  • 1篇尹杰
  • 1篇王伟
  • 1篇聂玉胜
  • 1篇陈山
  • 1篇李海云
  • 1篇孟国路
  • 1篇曹京红
  • 1篇杜华栋
  • 1篇田广健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选择保护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高选择保护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短松Nissen术式)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78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合并食管裂孔疝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短松Nissen术式)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迷走神经保护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 Q量表)评分、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反流症状控制情况。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术中脏器损伤发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85.5±13.9)min vs.(88.3±18.6)min,t=0.729,P=0.468];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18.6±8.6)ml vs.(18.1±8.5)ml,t=-0.221,P=0.825];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2.0±0.7)d vs.(1.8±1.0)d,t=-1.227,P=0.224]。传统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迷走神经保护组[(9.4±3.0)d vs.(8.2±2.1)d,t=-2.172,P=0.033]。传统手术组术后30 d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8%(14/38),明显高于迷走神经保护组12.5%(5/40)(χ^(2)=6.267,P=0.012)。传统手术组术后6个月治愈率86.8%(33/48),迷走神经保护组85.0%(34/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0.232,P=0.816)。传统手术组与迷走神经保护组术后6个月GERD Q量表评分、DeMeester评分、LESP差异均无显著性[(5.6±0.9)分vs.(5.8±0.8)分,t=1.232,P=0.222;(4.1±2.2)分vs.(4.2±2.2)分,t=0.261,P=0.795;(23.2±3.5)mm Hg vs.(23.5±3.8)mm Hg,t=0.412,P=0.681]。结论高选择保护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应用于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短松Nissen术式)中,保护迷走神经安全、可行、有效。
张小虎任书林刘靖安大立李志霞于磊伍冀湘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胃底折叠术迷走神经
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基因突变特征及与组织一致性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中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组织样本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样本共165例,配对组织样本共56例,提取患者血浆游离DNA、血细胞DNA及组织DNA,进行文库构建与目标区域捕获,应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捕获样本进行双端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注释后,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ctDNA 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组织样本的一致性。结果组织样本KRAS突变检出率高于ctDNA(58.93%vs 33.94%)(P<0.01)。Ⅲ~Ⅳ肿瘤患者ctDNAKRAS突变检测率高于Ⅰ~Ⅱ期患者(40.78%vs 22.58%)(P<0.05)。ctDNA与组织样本RAS突变分布在p. G12X、p. G13X、p. A146X、p. A59X、p. Q61X、p. K117N位点上。ctDNA与组织KRAS基因突变一致性为60. 71%(34/56),NRAS基因突变一致性为98. 21%(55/56),BRAF基因突变一致性为98.21(55/56)。结论肿瘤组织是基因突变检测的首选样本,ctDNA与组织样本基因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可检出组织中未检出的突变位点,与组织样本互为补充。
刘靖李志霞安大立张小虎任书林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基因突变
Sparc及Vcan基因在人脑动静脉畸形中表达的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人脑动静脉畸形中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及Vcan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7例,患者术前均无栓塞或放疗史,以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行颞前脑叶切除术后显微分离的血管组织样本作为对照,提取标本中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比较Sparc及Vcan基因在人脑动静脉畸形和对照血管中的表达。结果Sparc基因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中的相对表达量是1.633,对照组相对表达量是1.000。Vcan基因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中的相对表达量是1.627,对照组相对表达量是1.030。
孟国路刘星任书林赵继宗王硕赵元立张建国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二代测序全面检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状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共238例,提取患者组织DNA,进行文库构建与目标区域捕获,应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捕获样本进行双端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注释后,分析BRAF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23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BRAF V600E突变频率为4.62%,BRAF非V600E突变频率为31.09%,共检出45个BRAF基因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前10的位点分别为:p. L711I、p. E715*、p. L711H、p. V600E、p. S713T、p. T332P、p.T244S、p.H477Q、p.L711F、p. I714F。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各亚组间BRAF V600E突变与BRAF非V600E突变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描绘了中国人群BRAF基因突变谱,发现了大量非V600E位点的突变,为BRAF基因少见突变在结直肠癌治疗与预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刘靖李志霞安大立张小虎任书林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基因检测
“第八届中国-澳大利亚-亚太地区微创论坛”暨“北京同仁微创论坛”
2013年
“第八届中国-澳大利亚-亚太地区微创论坛”暨“北京同仁微创论坛”于2013年11月8-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王伟王伟任书林李志霞李建业陈山曹京红
关键词:微创
生物补片与合成补片用于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生物补片与合成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6家医院收治的共298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病人,按术中应用补片类型分为生物补片组和合成补片组,各149例。术后6、12个月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随访12个月,生物补片组失访14例,合成补片组失访12例。生物补片组与合成补片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135)vs.2.9%(4/137),P=0.716],且随访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在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病人术前与术后症状评分变化(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反流、嗳气、胸痛、早饱以及吞咽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病人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包括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生理机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等维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在术后短期复发率、改善术后症状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相似效果。
杜华栋刘小莉聂玉胜胡志伟马秋月关磊赵敏娴李海云马松松辛城霖罗颖杜兴李若凡任书林伍冀湘田广健刘殿刚尹杰吴继敏杨慧琪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腹腔镜生物补片临床疗效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