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浩棠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小儿
  • 3篇结肠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肠癌
  • 2篇全胃
  • 2篇全胃切除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根治
  • 2篇胃癌根治术
  • 2篇胃切除
  • 2篇腺癌
  • 2篇结肠癌
  • 2篇近端
  • 2篇近端胃
  • 2篇近端胃癌
  • 2篇近端胃癌根治...
  • 2篇甲状腺

机构

  • 13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任浩棠
  • 10篇李瑞平
  • 5篇王立勇
  • 5篇王毅钧
  • 5篇陈建新
  • 3篇袁树明
  • 3篇唐煜欣
  • 2篇李力波
  • 2篇何惠玲
  • 1篇毕伟
  • 1篇黄晓红
  • 1篇智生芳
  • 1篇朱小春
  • 1篇周建平
  • 1篇吴泽建
  • 1篇伍贤志
  • 1篇陈实

传媒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 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70例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术80(近端胃癌根治组),近端胃癌根治术90例(全胃切除组),调查比较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术中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8 d及5年生存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根治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影响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生存率,较全胃切除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ICU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任浩棠李瑞平王毅钧陈建新卢沛林唐煜欣李小悦
关键词:全胃切除生存率并发症
15例小儿多发型肠套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总结小儿多发型肠套叠的发病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15例小儿多发型肠套叠病例临床表现、肠套叠数量及发生部位、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15例多发型肠套叠患儿均于术中确诊,其中1例术前超声提示多发型肠套叠;共发生肠套叠36个,其中回结型肠套叠15个、小肠小肠型肠套叠11个;继发性3例,原发性12例.结论 小儿多发型肠套叠诊断困难,术前难以明确,容易漏诊,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
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朱小春何惠玲
关键词:超声检查
^(18)F-FDG PET/CT在结肠癌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18)F-FDG PET/CT在结肠癌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并且按照解剖学定位对结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同机64层CT以5、8、10 mm作为参考界值,诊断的灵敏度为85.2%、39.7%、52.2%,特异度为62.7%、88.1%、81.0%,准确性为33.6%、94.2%、75.1%;以SUVmax 1.0、2.0、3.0为参考界值,诊断的灵敏度为100%、37.8%、55.3%,特异度为90.3%、83.4%、85.2%,准确性为78.2%、95.6%、90.7%。两者结合对直肠癌的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能够达到90%。结论利用^(18)F-FDG PET/CT对结肠癌患者的N分期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清晰显示区域淋巴结情况。结肠癌N分期的评判标准为淋巴结短径5~8 mm、SUVmax取值在2.0~3.0,能够显著加强PET/CT在结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智生芳毕伟黄晓红任浩棠
关键词:18F-FDGPET/CT
CXC趋化因子受体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CD163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73例,采用免疫组化分析甲状腺癌组织CXCR4的表达水平和CD163 TAMs的密度,探讨CXCR4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CXCR4的表达水平和CD163 TAMs的相关性。结果73例患者中CXCR4的平均表达CES评分为4.27±2.10,CD163 TAMs平均密度为(5.92±4.33)%,肿瘤分期Ⅲ~Ⅴ期、未分化癌和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XCR4表达和CD163巨噬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表达CES评分和CD163巨噬细胞密度呈正相关(r=0.58,P<0.001),CXCR4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CXCR4低表达的患者(HR=3.419,95%CI:1.352~8.646,P=0.009 4)。结论甲状腺癌中CXCR4的表达水平及CD163 TAMs均密度与肿瘤分期、肿瘤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关系,CXCR4的表达水平及CD163 TAMs均密度呈正相关,且高CXCR4表达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任浩棠吴泽建李瑞平陈实张玉奇李小悦
关键词:CXCR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甲状腺癌预后
64层^(18)F-FDG PET/CT在结肠癌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附73例报告)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64层^(18)F-FDG PET/CT在结肠癌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结肠癌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术前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根据解剖学定位统计结肠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同机64层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在4 mm时为80.2%、41.3%、56.7%;7 mm时为60.9%、87.3%、79.4%;10 mm时为30.2%、94.1%、76.2%;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在1.0时为100%、38.7%、54.9%;2.0时为91.3%、83.6%、85.1%;3.0时为77.9%、94.8%、90.9%。PET/CT在本次诊断结肠癌的准确率为100%,但与病理结果相比,PET/CT诊断淋巴结分期的准确率为90.4%。且当SUVmax在2.535时与病理结果诊断具有最高的一致性。结论 64层PET/CT检查能准确诊断结肠癌,并能清楚显示区域淋巴结情况,当取SUVmax在2~3之间时可以作为结肠癌N分期的评判标准,提高PET/CT在确定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性。
任浩棠王毅均李瑞平王立勇陈建新周建平
关键词:结肠癌18F-FDGPET/CT
近端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的远期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 cm)患者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7月-2010年7月近端胃癌患者170例,其中全胃切除术80例,近端胃癌根治术90例,调查术后5年生存率、术后营养状况、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全胃切除组和近端胃癌根治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和46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52.5%(42/80)和55.6%(50/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近端胃癌根治组术后BMI与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64)。近端胃癌根治组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高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根治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1.1%(10/90),显著低于全胃切除组22.5%(1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近端胃癌根治组术后5年累计胆囊结石发生率8.9%(8/90),显著低于全胃切除组22.5%(16/80)(P=0.038)。近端胃癌根治组患者术后饮食情况、腹部症状均优于全胃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根治术较全胃切除术降低进展期近端胃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胆囊结石发生率,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任浩棠李瑞平王毅钧陈建新卢沛林唐煜欣李小悦
关键词:全胃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A组)和早期肠外营养组(B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术后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短于早期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相比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D_4^+/CD_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肠内营养组淋巴细胞数、CD_4^+/CD_8^+高于早期肠外营养组。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4例,发生率为10.0%;早期肠外营养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9例,发生率为22.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早期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5.0%;早期肠外营养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17.5%,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的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减轻免疫抑制,降低术后感染率,对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是一种适宜的营养支持方案。
陈建新李瑞平李力波任浩棠王毅钧唐煜欣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免疫功能
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近期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对照组42例患者实施被膜外次全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及低钙症状发生率。术后随访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手足抽搐或麻木、喉返神经损伤、呼吸困难或窒息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38%)、低钙血症(4.76%)、抽搐和惊厥低钙症状发生率(0.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40.47%、16.6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及手足抽搐或麻木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27例接受单侧切除术,1例(3.70%)患者发生并发症;15例接受双侧切除术,4例(26.67%)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26例接受单侧切除术,5例(19.23%)患者发生并发症;16例患者接受双侧切除术,10例(62.50%)患者发生并发症。行单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行双侧切除的患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且单侧切除术术后的情况要优于双侧切除术术后的情况。
李力波任浩棠陈建新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近期并发症
小儿脐尿管囊肿2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等检查,诊断23例脐尿管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保留脐部。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23例脐尿管囊肿诊断。2例合并脐尿管瘘,其中1例同时合并膀胱憩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脐部正常,无复发。结论:B超、脐孔及膀胱碘水造影检查对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需注意可能合并脐尿管瘘及膀胱憩室;手术关键是彻底切除脐尿管及病变组织。
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袁树明何惠玲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对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人组2003-2012年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予以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按简单单双号法将患儿分为部分切除组(77例)和单纯切开组(76例),分别于术中进行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或仅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粪控制功能的差异。结果部分切除组患儿较单纯切开组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1.3%(1/77)比11.8%(9/76),P〈0.05]、小肠结肠炎[2.6%(2/77)比13.2%(10/76),P〈0.05]、吻合口狭窄[3.9%(3/77)比22.4%(17/76),P〈0.01]及腹胀[10.4%(8/77)比25.0%(19/76),P〈0.05]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术后1年排粪控制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elly评分:5.1±0.5比5.2±0.6,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直肠后壁肌鞘相比,内括约肌部分切除能明显降低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直肠肌鞘内感染、腹胀、吻合口狭窄和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并不会加重术后远期排粪控制功能的损害。
王立勇李瑞平任浩棠王毅钧袁树明伍贤志
关键词:经肛门SOAVE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