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雨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整流
  • 4篇泄洪
  • 4篇泄洪洞
  • 3篇整流装置
  • 3篇竖井
  • 3篇水流
  • 3篇水流流态
  • 3篇涡室
  • 3篇流态
  • 3篇空化
  • 3篇空化空蚀
  • 3篇空蚀
  • 3篇急流
  • 3篇交汇
  • 3篇掺气
  • 2篇三棱柱
  • 2篇水力
  • 2篇水力特性
  • 2篇水头
  • 2篇通气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作者

  • 9篇任雨
  • 8篇张建民
  • 7篇许唯临
  • 7篇陈剑刚
  • 6篇刘善均
  • 6篇王韦
  • 6篇邓军
  • 6篇曲景学
  • 4篇王曾恩
  • 4篇李贵吉
  • 3篇雷刚
  • 2篇田忠
  • 1篇刘斌
  • 1篇谢金元

传媒

  • 2篇人民黄河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
一种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包括折流坎I、折流坎II和折流压板。折流坎I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I的右边墙,其直角棱位于泄洪洞I右边墙与泄洪洞II左边墙的汇交角α顶点处;折流坎II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II的左边...
许唯临刘善均张建民王韦邓军曲景学李贵吉王曾恩陈剑刚任雨
文献传递
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
一种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包括上涡室及其下部的收缩段I、掺气型下涡室及其下部的收缩段II、通气管和竖井段,上涡室下部的收缩段I接掺气型下涡室,掺气型下涡室下部的收缩段II接竖井段,通气管的一端与大气相通,通气管的另一端接...
张建民许唯临刘善均王韦曲景学邓军田忠陈剑刚雷刚任雨
文献传递
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
一种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包括折流坎I、折流坎II和折流压板。折流坎I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I的右边墙,其直角棱位于泄洪洞I右边墙与泄洪洞II左边墙的汇交角α顶点处;折流坎II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II的左边...
许唯临刘善均张建民王韦邓军曲景学李贵吉王曾恩陈剑刚任雨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掺气型旋流竖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传统旋流竖井泄洪洞在高水头大流量情况运行时,竖井内出现壁面掺气不足,将可能发生空化空蚀破坏影响泄洪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掺气型旋流竖井体型——双涡室掺气型旋流竖井。试验表明:该体型竖井内水流流态更加稳定,掺气更明显,空蚀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并增加了消能效果,而且结构更稳定,保证了旋流竖井泄洪洞的泄洪安全。
雷刚张建民谢金元许唯临陈剑刚任雨
关键词:水力学掺气空化空蚀水力特性
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
许唯临刘善均张建民王韦邓军曲景学李贵吉王曾恩陈剑刚任雨
一种急流平面交汇整流装置,包括折流坎Ⅰ、折流坎Ⅱ和折流压板。折流坎Ⅰ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Ⅰ的右边墙,其直角棱位于泄洪洞Ⅰ右边墙与泄洪洞Ⅱ左边墙的汇交角α顶点处;折流坎Ⅱ为直角三棱柱形,安装在泄洪洞Ⅱ的左边墙,其直...
关键词:
关键词:泄洪洞悬臂梁
阶梯式溢洪道水平面上时均压强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阶梯式溢洪道水平面的时均压强,结果表明:阶梯式溢洪道水平面上可能产生负压,负压主要位于水平面上距离阶梯凹角0.2~0.5倍水平阶梯长度处;整个阶梯式溢洪道水平面上最大负压位于2#或者3#阶梯上,掺气均匀段阶梯水平面上基本没有负压产生;阶梯水平面上的压强具有间隔相似性;单宽流量越大,水平面阶梯上压强最大值越大、最小值越小。
任雨王承恩刘斌
关键词:阶梯式溢洪道时均压强单宽流量
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
一种双涡室掺气型漩流竖井,包括上涡室及其下部的收缩段I、掺气型下涡室及其下部的收缩段II、通气管和竖井段,上涡室下部的收缩段I接掺气型下涡室,掺气型下涡室下部的收缩段II接竖井段,通气管的一端与大气相通,通气管的另一端接...
张建民许唯临刘善均王韦曲景学邓军田忠陈剑刚雷刚任雨
文献传递
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
一种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由消力井、横截面为矩形环的反弧压坡段和直线压坡段构成,消力井与竖井同轴线且位于泄洪洞底面之下,其深度为1D~2D(D为竖井的直径),反弧压坡段的进口端接竖井,其出口端接直线压坡段的进口端,直线压坡...
刘善均许唯临张建民王韦邓军曲景学李贵吉王曾恩陈剑刚任雨
文献传递
某水电站多股多层淹没射流水力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与消力池底板具有一定高差且基本平行的多股、多层射流进入消能水体的中部,在各主流的四周形成消能旋滚、强剪切三元紊动的新型消能工,具有雾化较低、消能效率较高、流态稳定等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泄洪前沿宽度有限、单宽流量较大、下游河道水位变幅较大的水电工程泄洪消能难题。
任雨张建民
关键词:水力特性模型试验消力池淹没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