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但炜

作品数:92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脑电
  • 47篇电图
  • 46篇脑电图
  • 45篇癫痫
  • 23篇脑损伤
  • 15篇皮层
  • 14篇颅脑
  • 13篇动态脑电
  • 13篇皮层脑电
  • 13篇肿瘤
  • 13篇外伤
  • 11篇动态脑电图
  • 10篇蛋白
  • 9篇载脂蛋白
  • 9篇脂蛋白
  • 9篇手术
  • 9篇皮层脑电图
  • 9篇颅脑损伤
  • 9篇幕上肿瘤
  • 9篇急性

机构

  • 8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92篇但炜
  • 47篇谢延风
  • 42篇石全红
  • 35篇詹彦
  • 26篇孙晓川
  • 26篇唐文渊
  • 17篇刘福英
  • 12篇方升
  • 11篇熊伟茗
  • 9篇蒋理
  • 8篇王超
  • 8篇王刚
  • 7篇胡铁弋
  • 7篇王佳
  • 7篇周超
  • 6篇张晓冬
  • 5篇崔荣周
  • 5篇吴海涛
  • 5篇印晓鸿
  • 5篇刘科

传媒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学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陆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构建研究生导师测评体系,以期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建议。方法以西南地区部分医学院校共109人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面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并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不同人群的意见进行分析,对导师测评指标进行筛选和赋值。结果不同职业人群对各指标重要程度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和不同人群认知水平的影响,确定以导师个人素养、教学能力、科研素质、指导能力为一级指标的测评体系。结论本研究确定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内容和实施方法涵盖导师测评的各个方面,能够为高校开展研究生导师测评工作提供可行的建议。
王刚但炜熊伟茗胡铁弋吴忠均陈地龙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测评体系
脑电图在重症脑损伤后脑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重症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是临床常见的重症,其原因包括心跳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颅脑外伤、重症脑血管病等。此类患者往往大脑结构重度受损,存在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可呈昏迷、植物生存状态,甚至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杨亚川但炜孙晓川
关键词:脑电图表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植物生存状态功能评价严重颅脑外伤致死因素
血必净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伤后立即腹腔注射血必净4 mg/kg,每12小时重复1次。伤后24、72 h处死大鼠,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测定MDA含量、SOD、GSH-Px活性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必净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创伤后脑水肿、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蒋涛廖正步但炜孙晓川谢延风王超周元国刘萍
关键词:血必净创伤性脑损伤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含水量
尼莫地平在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防治作用中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药物尼莫地平在防治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后迟发性面瘫(DFP)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行M VD术的193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应用血管扩张药将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术后第1天起服用血管扩张药尼莫地平,持续2周;对照组121例,术后未予以尼莫地平治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率、发作等级、术后发病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中有6例发生迟发性面瘫,发病率为8.3%(6/72),发病时间为(14.5±5.2)d,发病持续时间为(41.3±14.4)d;对照组有1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发病率为9.1%(11/121),发病时间为(12.2±7.4)d ,发病持续时间为(55.7±36.4)d。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迟发性面瘫发作等级按 House-Brackman评级,实验组中4例为Ⅱ级,2例为Ⅲ级;对照组中2例为Ⅱ级,6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术后迟发性面瘫受多种病因影响,血管扩张药物能降低迟发性面瘫的发病程度,在促进面瘫恢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詹傲石全红熊伟茗谭赢谢延风但炜王佳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迟发性面瘫尼莫地平
头皮脑电高频振荡波对继发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探讨
但炜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有效指导被引量:2
2012年
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培养模式,提出如何有效地指导高质量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的一些看法。强调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人文综合素质教育、侧重临床思维和l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兼顾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英语书写及日语交流,并要求导师适时适度地指导,以塑造高层次的神经外科专业人才,满足本专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炜霍钢熊伟茗孙晓川
关键词: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
纳洛酮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重型脑伤患者脑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通过定量脑电图监测 ,探讨急性重型脑伤纳洛酮治疗不同给药方式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受伤后 1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脑损伤 5 8例 ,按伤情轻重分为GCS 3~ 5分、GCS 6~ 8分组。选用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式 :2mg或 4mg静推 (A或B组 ) ,4 .8mg/d或 0 .3mg(kg.d)持续静滴 (C或D组 ) ,用定量脑电图监测 ,观察用药前、用药后 10、30分钟、1、2、4小时脑电总功率值的变化。结果 GCS 6~ 8分组 :A组或B组纳洛酮用药 10分钟后总功率值明显高于用药前 (P <0 .0 1) ,2小时后明显下降 ;C、D组用药后 1小时或 30分钟后总功率值明显高于用药前 ,且呈持续性升高 ,多数时段P <0 .0 1。GCS 3~ 5分组 ,纳洛酮用药后总功率值增加与用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重型脑伤急性期纳洛酮治疗宜选用首剂负荷量法。
但炜唐文渊
关键词:脑外伤纳洛酮定量脑电图
以癫痫为主的幕上肿瘤患者术前动态脑电图与术中皮层脑电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与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对比分析,探讨头皮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以癫痫为主的幕上肿瘤患者中的表现特点及对致痫灶的定位意义。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124例以癫痫为主的幕上肿瘤患者,术前均行至少1次头皮AEEG检查,术中作ECOG监测。将发作间期ECOG异常放电分为Ⅰ型:无棘波。Ⅱ型:偶发棘波或棘慢波。Ⅲ型:频发棘波散在出现。Ⅳ型:多棘波或多棘慢波间隙暴发出现。Ⅴ型:广泛高幅棘尖波连续出现。以A、B、C、D、E分别表示与上述分类相对应的头皮AEEG异常放电类型,将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24例幕上肿瘤的癫痫患者,头皮AEEG有104例监测到异常放电,其阳性率为83.87%。其中ECOGⅡ型,Ⅲ型在头皮AEEG上易缺失(P<0.05)。(2)ECOG异常放电Ⅳ型最多,77例(62.96%),在头皮AEEG上有47例(61.04%)表现为D型,少数为C型。Ⅳ型与D型一致性高(P<0.01)。(3)额叶病变异常放电率及部位在头皮AEEG与ECOG上一致性较高,颞叶及顶病变头皮AEEG与ECOG均显示病灶前方异常放电较其它部位多,P<0.05;并分别有82.35%、80.88%异常放电在额及前颞出现。(4)头皮AEEG显示有19.35%病例在病灶对侧可见独立的异常放电,ECOG上显示该部分病例异常放电位于病灶的近中线侧。结论:(1)以癫痫为主的幕上肿瘤患者头皮AEEG异常放电阳性率低于ECOG。(2)头皮AEEG异常放电中C型、D型的定性及定位价值较大,与ECOG符合率较高。(3)头皮AEEG异常放电范围较ECOG广泛,但其出现的部位可提示ECOG中异常放电传导的方向。
但炜唐文渊刘福英
关键词:幕上肿瘤癫痫皮层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对于辅助诊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脑血管痉挛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能致死、致残。本研究旨在探讨SAH后脑电图的改变,了解脑电图改变对于辅助诊治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的...
柴伟娜孙晓川但炜张晓冬蒋理郭宗铎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电图
文献传递
应用脑电图绝对功率值变化评估不同剂量纳洛酮干预颅脑损伤患者的效应(英文)被引量:7
2005年
背景:纳洛酮在脑损伤后急性期应用可以维持脑灌注压、减轻脑水肿,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但在临床应用中各家报道的剂量和用法差异较大。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脑电图绝对功率值的影响。了解不同剂量的纳洛酮的脑保护作用特点。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对象:2002-01/2003-04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中、重型闭合性脑损伤患者86例,男59例,女27例,年龄18~65岁。方法:急性脑损伤患者86例按伤情轻重分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5分、6~8分、9~12组。每组再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纳洛酮治疗组又分为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用定量脑电图监测,用药前、用药后30min,1,2,24,48,72,120h脑电图总功率值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脑电图总绝对功率值的变化。结果: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12分纳洛酮治疗组用药1h后总功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小剂量间无差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6~8分,大小剂量组用药1h后总功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大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3~5分,纳洛酮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功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但炜唐文渊刘福英毛淮
关键词:脑损伤脑电描记术纳洛酮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