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喜
- 作品数:71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传导性角膜热成型术的护理
- 2007年
- 梁红霞何书喜韩宇平梁丽娟
- 关键词:矫形外科学
- Monovision矫正屈光不正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Monovision(MV)矫正方法以往常用于老视和老视前期患者,即1眼矫正视远,另1眼矫正视近,其机制是双眼间的模糊抑制。近几年也用于中年近视的矫正。我们就MV矫正的机制、应用方式、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黄海荣何书喜
- 关键词:老视屈光不正视功能MONOVISION屈光手术
- 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LASEK术后上皮修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nsis,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治疗组65例(130眼)采用天亿+碘必舒滴眼液(3g/L妥布霉素+1g/L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52例(104眼)采用碘必舒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术后观察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4项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术后第1,2,3,5d观察术后反应并评分,第5d开始根据上皮修复情况取镜,记录上皮修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3d治疗组术后反应评分为4.1±1.3,3.0±0.8和1.2±0.6,对照组分别为4.1±1.4,3.1±0.8和1.4±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第5d两组评分分别为0.6±0.5和0.8±0.7,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平均上皮修复时间为5.6±0.7d,对照组为6.2±0.9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促进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缩短角膜接触镜使用时间。
- 梁荣何书喜王华陈蛟罗栋强
-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LASEK角膜上皮
- LASIK对眼调节幅度的影响
- 陈蛟王华何书喜罗栋强
- 角膜塑形镜对眼调节功能的影响
- 郭颖卓王华何书喜
-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散光的变化
- 目的:观察长期配戴塑形镜后角膜及全眼散光的变化.方法:选取1 2例(23眼)在我院就诊并初次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年龄8-14岁,平均10.75±2.13岁.验配前等效球镜-1.50~-5.50D,总散光≤-1.50...
- 郭颖卓王华何书喜陈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并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患者的波前像差 ,尤其是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探讨术后眼高阶像差与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波前像差仪对 33例 ( 6 4只眼 )近视患者LASIK手术前及术后 1个月、1 0个月的眼波前像差进行测量 ;用裂隙扫描式角膜地形图进行手术前后的K1、K2及角膜厚度检查 ,将术前术后的高阶像差、K1、K2及角膜厚度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LASIK术前的波前像差分布以低阶像差占优势 ,为 81 .7% ,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 1 3.9%和 4 .4 %。②LASIK术后 1个月高阶像差显著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 ) ,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 51 .8%和 2 0 .9% ,低阶像差占 2 7.8% ,高阶像差整体平均增加 2 .96倍 ,以二次彗差增加最多 ,达到 3.1 7倍 (P <0 .0 0 1 )。③LASIK术后 1 0个月彗差和其他高阶像差分别占 4 0 .8%和 1 7.0 % ,低阶像差占 38.1 % ,与术后 1个月相比 ,高阶像差均有所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与术前相比 ,整体高阶像差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1 ) ,表现为二次彗差和二次球差仍比术前有显著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但优势高阶像差彗差、球差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朱映芳郭小健王华何书喜陈蛟
- 关键词:高阶像差角膜厚度LASIK术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K术中运用丝裂霉素C预防Haze的临床方法研究
- 梁荣王华何书喜陈蛟罗栋强郭颖卓
- 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17例31眼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后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和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后所有患者屈光度下降,裸眼视力上升(P<0.001),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明显改变(P<0.05),后表面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主要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压平角膜前表面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对角膜后表面与前房深度无明显影响。
- 陈蛟肖满意王华郭颖卓何书喜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
- 普通材料与等离子处理材料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泪膜变化和干眼症状的比较
- 目的:比较普通与等离子处理材料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患者泪膜变化和干眼症状的不同。方法:轻中度近视患者14例(28眼),随机选择一眼配戴等离子处理材料的角膜塑形镜,另一眼配戴同品牌普通材料的角膜塑形镜。均采用夜戴方式,每周不少...
- 郭颖卓王华何书喜陈蛟
- 关键词:干眼症状等离子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