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宁

作品数:64 被引量:33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3篇小麦
  • 17篇玉米
  • 7篇选育
  • 6篇夏玉米
  • 5篇氮肥
  • 5篇旋耕
  • 5篇土壤
  • 5篇强筋
  • 5篇基因
  • 5篇耕作
  • 5篇高产
  • 5篇高温
  • 4篇性状
  • 4篇愈伤
  • 4篇愈伤组织
  • 4篇栽培
  • 4篇农艺
  • 4篇胁迫
  • 4篇花药
  • 4篇花药培养

机构

  • 5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9篇河南省农作物...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作者

  • 64篇何宁
  • 15篇张巧萍
  • 15篇聂胜委
  • 15篇雷振生
  • 14篇张玉亭
  • 14篇吴政卿
  • 14篇何盛莲
  • 13篇康明辉
  • 13篇杨会民
  • 13篇王美芳
  • 12篇杨攀
  • 12篇海燕
  • 9篇刘京宝
  • 9篇朱卫红
  • 9篇李巍
  • 8篇王强
  • 8篇黄保
  • 8篇刘德畅
  • 8篇王延召
  • 8篇赵献林

传媒

  • 12篇河南农业科学
  • 8篇山西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河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第三届全国植...
  • 1篇第二届全国植...
  • 1篇全国作物生物...

年份

  • 3篇2023
  • 1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质强筋小麦郑麦366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郑麦366是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为建立郑麦366相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郑麦366的精确施氮量。结果表明:在240 kg.hm-2范围内,适当增加施氮量能改善后期旗叶光合性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过量施氮肥效果降低。经模拟分析,施氮量为235.8和279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产量、品质和效益,每公顷施氮量应控制在230~280 kg之间。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杨会民杨攀何宁王美芳晁岳恩李巍
关键词:施氮量
基于多品种混作的夏玉米常温增产高温保产种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品种混作的夏玉米常温增产高温保产种植方法,选用郑单309和登海605两品种进行混播,且行比郑单309:登海605=1:2,质量比郑单309:登海605=1‑2:1‑2。本发明提供的混播种植方法,无论...
张林娜刘京宝黄璐黄保郭国俊朱卫红王延召何宁王强张盼盼刘一帆赵博薛华政夏海勇
文献传递
外源物质对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9年
为了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间、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基因型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外源物质浓度间草酸盐氧化酶活性以MS培养基上附加2.0~3.0mg/L2,4-D、2.0mg/L2,4-D+0.1mg/LABA和2.0mg/L2,4-D+0.1mg/LABA+2.5~5.0mg/L AgNO3处理较高。不同外源物质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相关。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杨会民王美芳何宁杨攀吴剑南
关键词:小麦外源物质胚性愈伤组织
癸培养基在小麦花药脱分化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癸、C172种培养基进行了9 a的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试验,共计接种杂交组合505个。结果表明,癸培养基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5.36%,C17培养基为4.38%,癸培养基比C17培养基的诱导率提高了22.4%,且愈伤组织诱导率较稳定,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癸培养基是适宜于黄淮麦区的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
海燕康明辉赵永英何宁张丹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
大蒜茎尖脱毒及组织培养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大蒜无病毒试管苗。通过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进行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结果表明:诱导茎尖出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 BA 1.5mg/L+NAA 1.0mg/L,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IAA 2.0mg/L.
海燕康明辉何宁郭景战张丹夏祖灵
关键词:大蒜茎尖培养脱病毒
旋耕方式下氮肥不同减施水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连续2 a(2017—2018、2018—2019年)研究了旋耕((12±5)cm)方式下,CK(氮肥减施基准为300 kg/hm^2)以及RF10(减氮10%)、RF20(减氮20%)和RF30(减氮30%)不同氮肥减施水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施后,与CK相比,籽粒蛋白质(干基)含量当季下降2.14%~3.91%,第2季连续减施,RF10、RF20处理稍有提高,但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减施处理籽粒容重增大,RF10、RF20、RF30处理分别增大0.74%~0.91%、0.98%~1.36%、0.97%~1.11%,其中,RF20、RF30处理显著增大,RF10处理在第2季显著增大;减施处理湿面筋含量当季下降,连续第2季略有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面团形成时间RF10、RF20处理缩短,且在当季显著缩短,RF30处理仅在当季显著缩短;减施处理面团稳定时间缩短,当季显著缩短,RF20、RF30处理在第2季显著缩短;减施处理面团弱化度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此外,面粉能量和恒定变形拉伸阻力RF10、RF20处理均下降,RF30处理在当季下降,第2季增加,其中,恒定变形拉伸阻力变化达到显著水平;3种减施氮肥处理中,RF10和RF20处理不会显著影响产量,但RF30处理造成小麦减产,且当季显著减产。因此,在旋耕方式及300 kg/hm^2氮肥基准下,氮肥减施10%(270 kg/hm^2)和20%(240 kg/hm^2)不会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降低,是该地区适宜的施氮量。
聂胜委张巧萍许纪东张玉亭何宁张浩光
关键词:旋耕小麦
一种玉米耐高温化学调节剂混合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耐高温化学调节剂混合搅拌器,包括安装于搅拌釜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一沿搅拌釜的轴线伸入搅拌釜内,并延伸至搅拌釜的釜底处的搅拌轴,于搅拌釜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构造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刘京宝张林娜黄璐黄保王强朱卫红张盼盼郭国俊张战辉王延召何宁刘一帆赵博薛华政吴寅刘德畅
文献传递
小麦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为了研究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郑州8761×川育35050杂交组合的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小麦株高、穗下节长、穗长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单株穗数、结实小穗数、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穗粒数这8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92%、83%、79%、30%、48%、48%、53%和47%;控制各性状的最少基因对数分别约为5、6、10、12、11、11、11和9对。各性状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控制株高、穗下节长、穗长、结实小穗数、总小穗数和穗粒数的基因间无互作,控制单株穗数和不育小穗数的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
李俊周刘艳阳何宁崔党群
关键词:小麦DH群体数量性状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探索耕作措施与作物群体微环境的关系,为获得小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设旋耕CK(12~16cm)、粉垄耕作FL1(20~30em)和粉垄耕作FL2(30~40em)3个处理,其他一切农事操作均保持一致。结果表明,粉垄耕作(FL1,FL2)对小麦灌浆期群体的冠层温度、群体内地表的温度以及群体内CO:浓度影响较大。灌浆期,群体的冠层温度FL1(31.72℃)、FL2(32.15℃)比CK(32.72℃)低,群体内地表温度FL1(27.98℃)、FL2(28.30℃)比CK(27.97℃)高群体的CO2浓度FL1(373.5mg·L-1)、FL2(373.5mg·L-1)均显著低于CK(431.7mg·L-1)。FL1、FL2处理群体内相对湿度在孕穗期、灌浆期分别为58.1%、60.9%和60.8%、56.6%,高于CK(52.7%和57.7%);相反,群体内温度分别为25.0、23.9℃和32.7、33.2℃,低于CK(27.0℃)和33.8℃)。此外,拔节期粉垄耕作的土壤耕层温度比CK低1-2℃,孕穗期比CK高0~0.5℃。
聂胜委张玉亭汤丰收何宁黄绍敏张巧萍韦本辉
关键词:潮土冬小麦微环境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y8的分子检测和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小麦的加工品质与小麦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密切相关,特别是Glu-1位点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和含量。为此,试验利用1By8亚基标记对黄淮麦区目前生产利用或曾经利用过的小麦品种及部分育种资源共150份进行了检测,其中有43份材料扩增出527bp特异片段,表明具有1By8亚基;107份材料未扩增出527bp片段,表明不具有1By8亚基;1By8亚基的出现频率为28.6%。所用材料的鉴定结果与SDS-PAGE电泳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特异性PCR标记鉴定1By8亚基是可靠的。与SDS-PAGE相比,PCR标记更加快速、简便和准确。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方保停杨攀杨会民何宁王美芳李巍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分子标记检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