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凯
- 作品数:55 被引量:2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名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与氨氯地平对照组,比较24个月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与左房大小等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房结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维持窦性心律及改善左房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 曾智何兆初易家骥何文凯
- 关键词:高血压房颤
- 口服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69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例和对照组。两组PCI前后均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顿服曲美他嗪40 mg,术后给予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术后1周心功能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PCI术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PCI术后1周支架内血栓形成、全因死亡、顽固性心肌缺血、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曲美他嗪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口服曲美他嗪可以改善PCI术后近期心脏收缩功能,改善预后。
- 李明琰崔永生何文凯梅啸韦佩莹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曲美他嗪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以及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2周开始给药。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2.25 mg/kg;全真一气汤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全真一气汤多糖0.3、0.9、2.7 g/kg,灌胃,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4周。观察全真一气汤多糖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最高,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左室射血分数值最低,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肌丝断裂,线粒体增多,明暗带结构模糊,核膜部分溶解。全真一气汤多糖各剂量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全真一气汤多糖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 任培华张志敏谭玮璐何文凯
- 关键词: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小板活性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研究组32例术前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实施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继续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于造影前同样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min,研究组于术后2、24、72、96h分别进行了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CD62p、CD63)的检测。结果研究组PCI术后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高于术前,说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激活血小板的作用;研究组于术后各阶段血液测试,发现血小板活化指标呈抛物线形态,即于是24h以前呈上升趋势,于24h以后逐渐下降,24h时达到峰值,且在术后96h时的测量指标已经恢复术前状态。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激活血小板活性因子,易造成血栓形成与血管的再堵塞,因此一方面注意配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方面也需要医学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PCI术控制血小板活性变化的方法。
- 陈爱兰陆东风何文凯沈粤春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 CBL教学法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分析案例教学法(CBL)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心内科规培的医师序贯分为C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在出科时进行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并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以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考核中,除除颤仪操作考核成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BL教学组理论考试、心血管系统查体、心电图判图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结果显示,CBL教学组在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系统化能力方面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认知成熟度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BL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临床教学中作用显著,可提高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 李明琰刘燕何文凯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内科
- 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对肾动脉狭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renal artery intervention,PRAI)治疗对肾动脉狭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诊断为肾动脉狭窄的54例患者,根据是否行PRAI分为PRAI组(A组,n=30例)和药物治疗组(B组,n=24例)。记录术前1年及术后1年Pickering综合征发作次数;术前及术后1年行血压测量、心脏超声检查、6 min步行试验。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Pickering综合征发作次数.心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比,PRAI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明显降低,降压药使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kering综合征发作明显得以控制;射血分数、E/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AI治疗有利于血压控制,减少降压药的使用,有效预防Pickering综合征的发作,改善心脏功能,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 李明琰崔永生何文凯赵磊邓秀芳王玉婷
-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心功能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的性别差异,从而为替格瑞洛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实施PCI的16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57例,男性112例。术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记录术前、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和再灌注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住院及术后1年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χ^2检验和配对设计的χ^2检验。结果男性和女性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男性和女性患者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和女性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分别为1.79%和1.75%,再灌注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68%和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随访期间,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81%、1.79%、0.89%和0.89%,女性患者分别为1.85%、1.75%、1.75%和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轻微出血的发生率(8.93%)与女性(14.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直接实施PCI的AMI患者的疗效及出血并发症无性别差异。
- 何文凯崔永生李明琰蔡梅峰梅啸晋荣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评价经静脉和经冠脉内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注射液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AMI患者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急诊AMI患者80例,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及负荷量替罗非班注射液给予方式分为A组21例(经静脉组)、B组31例(经冠脉组),C组28例(常规治疗组)。观察PCI术后靶血管前向TIMI血流分级情况,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对心功能的影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替罗非班经静脉和冠脉两种给药方式较对照组更能改善PCI术后靶血管前向TIMI血流分级(P=0.015),改善心功能(EF值:P=0.000;E/A>1例数:P=0.012)。30d内死亡率3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346),但替罗非班使用组(经静脉或冠脉)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小出血并发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具体为A组>B组>C组;替罗非班使用组(A、B两组)血小板较对照组低,但均无严重血小板减少发生,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经冠脉内及经静脉给予负荷量替罗非班均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血流情况,改善近期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何文凯李明琰邢晓雯陆东风
-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预后
-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ml/(kg·h)静脉水化12h,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和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术前24~7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观察术前和术后1、3、7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记录术中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c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分别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Cc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β2-Mg、胱抑素C、hs-CRP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7天,A、B两组肌酐、Ccr、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与术前相比无差异。A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0,B组出现1例,占3.33%。结论对比剂可能造成轻微一过性肾损害,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术前推广。
- 曾智陆东风曾昭华陆冬晓何文凯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血Β2-微球蛋白
- 罗格列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G)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用ISO腹腔注射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检测大鼠心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K)、氧化亚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丙二醛(MDA)水平及心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模型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N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CK、ET-1及心肌组织MD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心肌病理损伤明显(P<0.05)。罗格列酮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血清CK、ET-1及心肌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活性、NO水平增加(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P<0.05)。结论:RG对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及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 郭海森何兆初吴峻何文凯区碧如罗碧辉姚淑雯
- 关键词:罗格列酮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缺血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