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在岩石边坡植被护坡中的效应被引量:37
- 2006年
- 基质混合物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植被稳定生长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其功能实现决定于功能材料的效应发挥。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是基质混合物中主要的功能材料,通过试验定量研究了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在基质混合物中的功能效应。研究结果表示:秸秆纤维通过提高基质混合物的抗剪强度、延缓收缩产生裂缝的时间、减小裂缝宽度及降低侵蚀产沙等作用使基质混合物的整体稳定性得以良好的保持,但用量过高却有不利影响;聚丙烯酰胺可提高基质混合物降雨入渗量,使坡面产流时间延迟,降低坡面径流量,并可提高基质混合物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使基质混合物的抗侵蚀能力增强,聚丙烯酰胺还可增加基质混合物孔隙度,使基质混合物变得疏松,维持良好的渗透性和透气性,利于植被生长,但其效应不随用量的增加而无限制的提高,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尺度效应,其功能随时间推移而丧失;适量的高吸水树脂具有提高基质混合物水分容量、增加有效水含量及抑制蒸发的作用,可延缓水分达到萎蔫点的时间,使基质混合物的抗旱能力得到提高,但高吸水树脂的吸释水过程不能被无限制的反复利用,过高的用量影响基质混合物的透气状况,使植被的生长发育受阻;试验条件下,植物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在基质混合物中的适宜用量分别在4 kg/m2,10及80 g/m2左右。
-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 关键词:边坡工程植被护坡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
- 贡嘎山原始森林区苔藓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对汞的吸附特征被引量:18
- 2008年
- 采集了贡嘎山海螺沟原始森林区的7种主要苔藓,分析了其重金属(Hg、Cr、Cd、Ni、Pb、Cu、Mn、Zn和Fe)含量,并选择两种分布较广的赤茎藓和多枝砂藓进行汞吸附试验.结果表明,贡嘎山海螺沟原始森林区7种苔藓的重金属含量均较低,除Cd含量与欧美地区背景值相当外,其他均低于欧美地区的背景含量,表明该地区大气未受重金属污染,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两种苔藓对汞的吸附是一个主动快速的过程,2h左右即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特征能很好地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由Langmuir方程计算的两种苔藓对汞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24和8.19mg·g-1,表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汞吸附能力,可用作大气汞污染的指示生物.
- 梁鹏杨永奎何磊王定勇
- 关键词:重金属汞苔藓
- 原生演替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0年
- 演替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多自然现象之一,原生演替研究由于易发现生态学原理或规律、揭示生物的适应机制而受到更多关注.原生演替研究在植物响应干扰、物种侵入和定居、植被群落组合、养分动态、物种相互作用、演替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为生态恢复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受管理或受控制的演替过程,遵循科学方法进行的恢复活动能够检验演替原理,为了解演替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因此,促进演替和恢复两个领域之间的成果交流将有助于实现各自的目标:理解植被变化和操纵植被变化.
- 何磊唐亚张继娟宗浩
- 关键词:生活史养分动态定居
- 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在岩石边坡植被护坡中的效应
- 基质混合物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植被稳定生长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其功能实现决定于功能材料的效应发挥.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树脂是基质混合物中主要的功能材料,通过试验定量研究了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及高吸水...
-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 关键词:边坡工程植被护坡岩石边坡秸秆纤维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
- 文献传递
- 海螺沟冰川退化迹地土壤序列的发育速率被引量:3
- 2007年
- 土壤形态特征构建的土壤发育指数用来评价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化迹地土壤时间序列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描述性指标经过定量后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发育的时间趋势.大部分土壤性质及剖面发育指数(PDI)和加权平均剖面发育指数(WPDI)随时间呈对数格局增加.表明土壤发育速率随时间而减缓.土壤性质发育速率大小顺序为:pH下降>总质地>结持性>结构性>红化率.剖面发育指数(PDI)和加权平均剖面发育指数(WPDI)作为剖面累积发育指标,可以用于不同土壤序列的发育速率比较.由于减少了剖面厚度的影响.加权平均剖面发育指数更能反映土壤发育在时间上的系统变化,也更真实地反映海螺沟土壤序列的成土速率.
- 何磊唐亚
- 关键词:海螺沟冰川土壤发育
- 喷射工艺及土壤质地对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试验定量研究了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喷射施工过程中,喷射压力、供水量及所用土壤质地对植被萌发生长及基质混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出苗率、后期生长高度及最大收缩率随喷射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供水量的增加而提高;(2)基质混合物抗剪强度与回弹率表现为随喷射压力的增加而提高,随供水量的增加而降低;(3)喷射压力、供水量及土壤质地对基质混合物的侵蚀影响不显著。试验条件下,各处理类型的基质混合物的产砂量变幅均为超过5%;在相同的工艺控制条件下,基质混合物所用土壤质地不同,植被出苗率、后期生长高度及基质混合物最大收缩率、抗剪强度、回弹率均有较大差异,且受工艺控制条件改变的影响程度不同。以植被出苗率、后期生长高度及基质混合物的最大收缩率、抗剪强度、回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喷射施工的效应模型,该模型中包括了喷射压力、供水量及基质混合物所用土壤的质地指标。以上研究可为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喷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 关键词:岩土力学岩石边坡植被护坡供水量
- 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被引量:29
- 2006年
- 基质--植被系统是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的主要功能构件,其养分循环状况决定了系统的稳定发展.该文以狗芽根为建植植物,利用模拟边坡的观测试验,对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质中养分贮量平均占整个系统的98%以上,是系统营养元素的主要贮藏库,各种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K>N>P>Ca>Mg,生物亚系统营养元素总贮量的顺序为K>N>Ca>Mg>P;坡面植被建植2年左右,植被死体的生物量积累可达动态平衡,是系统养分循环得以实现的基础;系统养分元素的生物循环遵循K>N>Ca>Mg>P的顺序,坡面植被对基质养分的吸收以N、Ca、Mg的利用率较高,且各养分元素的年归还量均大于年存留量,坡面植被具有养分高速循环利用特征;由于基质良好的稳定特性及植被层的覆盖作用,系统的养分年输入量大于年输出量(径流输出),说明其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状态,基质(不包括枯落物及死根)的养分年输入量(K除外)也大于年输出量,K元素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年亏损额不大,要维持坡面植被的稳定持续发展,不需要外源补给,表明经人工合理配置后,养分不是工程后期管理的主要因子.
-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 关键词: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养分循环生物循环
- 具有特色的灾后重建生态健康的探讨
- 大地震造成的破坏之烈、波及地域之广为历史所罕见,其重灾区生态健康严重破坏.地震重灾区涉及到6个生态亚区,这一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林产品提供,人居保障功能.地震导致自然生态环境...
- 宗浩何磊陈顺德程容
- 关键词:地震灾害灾后重建生态健康环境治理
- 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汞废水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综述了纳米TiO2处理含汞废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吸附和光催化处理Hg(Ⅱ)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高纳米TiO2的除汞效率及其吸附-光催化技术在含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
- 张金洋何磊张成
- 关键词:含汞废水纳米TIO2光催化
- 护坡植物根系与岩体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被引量:102
- 2006年
- 通过野外原位拉拔试验,选取灌木铁仔、黄荆、羊蹄甲和禾本科金发草等4种植物,按着生点基岩风化程度不同,测定植株的抗拔力、单根的力学特性和生物指标,研究护坡植物根系与岩体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受根系构型、受力单根的极限抗拉力及作用根系数量的影响,其单根极限抗拉力随根径的增加而增大,之间有很好的幂函数关系;随植物类型不同,单根的拉力–伸长率关系不同,且极限伸长率随着根径的不同而变化,羊蹄甲与黄荆的拉力–伸长率为线性关系,遵从胡克定律,而灌木铁仔的拉力–伸长率为对数函数关系,羊蹄甲与黄荆根系的极限伸长率表现为随根径增大而降低,铁仔根系的极限伸长率与根径的关系表现出单峰形曲线;在地茎或株高相近的情况下,灌木的抗拔力随基岩风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在基岩风化程度相近的情况下,抗拔力随地茎、株高及地下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之间具有很好的指数关系;草本植物金发草生物指标与抗拔力之间无明显的数学关系,与基岩间的力学作用不明显。探明根系力学作用特性随植被与基岩类型改变而改变的特征,可为岩石边坡植被护坡工程构造设计及植被类型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
- 李绍才孙海龙杨志荣何磊崔保山
- 关键词:岩石力学抗拔力生物指标力学特性风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