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苏琴

作品数:104 被引量:383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病原
  • 19篇病原鉴定
  • 18篇燕麦
  • 11篇生物学
  • 10篇生物学特性
  • 9篇根腐
  • 9篇斑病
  • 8篇真菌
  • 8篇褐斑
  • 8篇褐斑病
  • 7篇甜瓜
  • 7篇西瓜
  • 7篇黄瓜
  • 6篇杀菌剂
  • 6篇鞘腐病
  • 6篇青稞
  • 6篇病害
  • 5篇新属
  • 5篇新属种
  • 5篇疫霉

机构

  • 100篇甘肃省农业科...
  • 16篇甘肃农业大学
  • 7篇兰州海关技术...
  • 6篇甘肃出入境检...
  • 5篇白银市农业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农作物基因资...
  • 1篇云南热带作物...
  • 1篇酒泉市农业科...
  • 1篇临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03篇何苏琴
  • 29篇白滨
  • 27篇荆卓琼
  • 15篇刘永刚
  • 15篇唐德志
  • 13篇郭满库
  • 12篇李玉奇
  • 11篇金秀琳
  • 11篇文朝慧
  • 11篇赵桂琴
  • 9篇孙毓彬
  • 7篇魏宏玉
  • 6篇郭建国
  • 5篇王春明
  • 5篇罗进仓
  • 5篇申培增
  • 5篇孙颉
  • 5篇郭成
  • 5篇张海英
  • 4篇丁文姣

传媒

  • 15篇植物保护
  • 15篇甘肃农业科技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菌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中国蔬菜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菌物系统
  • 2篇草原与草坪
  • 2篇寒旱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淀粉芽孢杆菌HZ-6-3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治番茄灰霉病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9
2020年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银杏组织分离的内生细菌菌株中筛选对灰葡萄孢菌抑菌活性较好的菌株,其中菌株HZ-6-3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06%。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gyrA基因分析将菌株HZ-6-3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其他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该菌株可产生蛋白酶、果胶酶、β-1,3-葡聚糖酶和淀粉酶;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使菌丝生长扭曲,细胞膨大、形成串状泡囊结构等畸变。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该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1×108 CFU·mL^-1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最高,可达81.12%和70.45%。上述结果显示菌株HZ-6-3具有作为生物制剂的潜能。
荆卓琼郭致杰郭致杰何苏琴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内生细菌番茄灰霉病菌防控效果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木贼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7
2014年
为明确甘肃玉米(Zea mays L.)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在甘肃4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Fusarium)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4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占分离镰孢菌的5.17%。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木贼镰孢菌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选取3株木贼镰孢菌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SJC5-2-1和GSZY16-1-1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木贼镰孢菌GQ505694和GQ505743;菌株GSZN7-2-2与FJ459981,HQ248199,HQ380774,AB425996和FJ45997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SJC5-2-1,GSZY16-1-1和GSZN7-2-2分别与以上亲缘关系最近的木贼镰孢菌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相一致。木贼镰孢菌GSJC5-2-1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25℃;菌落在pH值为4~1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最适pH为6~7;碳源和氮源对木贼镰孢菌菌丝生长影响相对稳定;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扩展最快;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0℃下10 min。
金社林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生物学特性
进境西葫芦种子蔓枯病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检测进境植物种子中携带的病原真菌,对一批籽粒颜色不正常的意大利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种子进行了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PCR检测及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样品中分离到1株疑似蔓枯病菌Phoma cucurbitacearum的分离物ZuSc-1,分离物ZuSc-1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背面初期白色,后期变为灰黑色,菌落表面略隆起,不形成子囊座和分生孢子器。该分离物人工接种西葫芦胚根产生蔓枯病的典型症状。特异性引物DB17F/DB17R扩增分离物ZuSc-1的DNA得到预期556 bp的产物,分离物rDNA ITS序列与蔓枯病菌(序列号EU167573、GU045304和AY293804)的序列相似性为100%。根据分离菌株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PCR检测及rDNA ITS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瓜类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oniae (Auersw.) Rehm,其无性型为Phoma cucurbitacearum(Fr.:Fr.)Sacc.。
文朝慧尤佳王溪桥何苏琴
关键词:西葫芦种子
猪发酵床发酵菌剂研究与应用
白滨董俊何苏琴郝怀志丁文姣苏永生魏玉明何振富宫旭胤陶海霞焦洁寇向龙邰发红刘彦江谢文章
试验筛选出3株土著功能菌株作为合成菌剂基础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已将3株菌株鉴定到属通过实验室模拟发酵床试验和菌种安全性试验所选菌株均可在合成复合菌剂时作为备选菌株,且安全可靠,可以用于猪发酵床制作;经过不同比例配比试验...
关键词:
关键词:猪舍发酵床发酵菌剂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病原鉴定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通过Koch’s法则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马铃薯坏疽病进行病原鉴定。从马铃薯坏疽病标样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特征一致的产生分生孢子器的腔孢纲真菌,其代表菌株GSAA-0232对马铃薯块茎具有强的致病性,用该菌接种马铃薯块茎,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同的坏疽病症状。该菌的培养物生成代谢物"E"(NaOH斑反应显示出特有的紫红色)。利用引物Phoma-2/Phoma-7可扩增出474bp的Phoma foveata特异条带。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GenBank登录号:JQ963624),将菌株GSAA-0232鉴定为Boeremia foveata(Foister)Aveskamp,Gruyter&Verkley。这是Boeremia foveata引起马铃薯坏疽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文朝慧何苏琴荆卓琼
关键词:马铃薯PHOMA
白银地区市售黄瓜品种对黄瓜褐斑病的抗性
2015年
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孢子浓度为1伊104个/m L),选择分离自靖远县日光温室罹病黄瓜茎和叶片的2个多主棒孢霉(Coryne sp ora c assiicola)菌株,对白银地区市售的15个黄瓜品种进行了黄瓜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测试的15个品种中,津旺68表现高抗,津棚A2、津典303、津优312、津棚A1、碧丽1号、SV1102CC表现抗病,建议在白银地区优先选用。
何苏琴荆卓琼张广荣白滨文朝慧申培增
关键词:黄瓜褐斑病抗病性
布尔喀霉属一新种——豌豆布尔喀霉
1998年
本文报道了自甘肃省定西县豌豆根及根颈上分离到的布尔喀霉属一新种———豌豆布尔喀霉BurgoapisiS.Q.HeetD.Z.Tang。新种的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
何苏琴唐德志
关键词:豌豆
甘肃豌豆丝囊根腐病及其病原鉴定被引量:7
1991年
甘肃豌豆因丝囊根腐病而损失严重,直接影响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作者对其危害情况与病原进行了调查研究,豌豆丝囊根腐霉Aphanomyces euteichcs Drechsler。据查阅文献认为,豌豆丝囊根腐霉是国内新记录。该病原菌丝生长适温28-32℃,40℃不能生长。藏卵器直径22.4-314μm,内壁呈波纹状,雄器1-5个。卵孢子直径17.4-27.4μm,静止孢直径7.4-14.9μm。
唐德志何苏琴李玉奇朱润身
关键词:豌豆病原
永昌县胡萝卜苗枯病病原鉴定
2003年
对永昌县胡萝卜苗枯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经分离鉴定 ,引起永昌县胡萝卜苗枯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黑腐交链孢 ( Alternaria radicina Meier,Drechsler et Eddy) ;对 3种杀菌剂品种用平皿法进行抑菌测定 ,以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 0 0倍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5 d和 12 d抑菌效果均达 10 0 %。
何苏琴金秀琳
关键词:胡萝卜苗枯病病原鉴定杀菌剂药效试验
杀菌剂对毛壳核腔菌的抑制效果
2021年
毛壳核腔菌[Pyrenophora chaetomioides(synonym:Drechslera avena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燕麦产区的病原真菌,可为害燕麦的叶片和小穗,降低燕麦产量和饲草品质。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0 g/L氟硅唑乳油)对毛壳核腔菌(菌株ASA-11和ASA-13)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8种供试杀菌剂对毛壳核腔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5000倍液和400 g/L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100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均达10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差,仅为40.77%。
何苏琴刘永刚刘永刚李风庆
关键词:杀菌剂燕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