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亚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与创伤严重程度全身性感染器官衰竭及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比较创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 (PCT)水平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并评估PCT对这些创伤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急诊抢救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机械性创伤患者在创伤严重程度、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入院当天和第1、3、5、7、10、14和 2 1天分别采集血标本 ,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浆PCT。结果 机械性创伤导致的血浆PCT升高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 ,在第 1~ 3天达到峰值 ,并在 2 1d内逐渐下降。与没有发生SIRS的患者相比 ,发生SIRS患者的血浆PCT水平升高显著 (P <0 0 5 )。在创伤后第 1天 ,创伤后病情平稳的患者血浆PCT水平为 1 0± 0 3μg/L ,而伴有全身性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PCT水平分别为 7 0± 3 2、5 5± 2 6 μg/L ,且其在创伤早期血浆PCT浓度最高 ,并维持在高水平约 10~ 14d。创伤后 3d内血浆PCT水平升高预示严重的SIRS、全身性感染和MODS的发生 (P <0 0 0 0 1)。结论 PCT水平升高可以作为一项对创伤患者发生全身性感染和MODS敏感的和有预测意义的指标 ,常规监测血浆PCT有助于早期认识创伤后并发症。因此 ,PCT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来监测高危创伤患?
- 宋秀琴时兢俞亚芬穆会君
- 关键词:降钙素原创伤全身性感染死亡率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7)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以不同浓度作为截断点时PCT和CRP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尤登指数。结果:PCT的特异性和诊断准确性高于CRP,其灵敏度较CRP低。结论:PCT测定诊断脓毒症的较好指标。
- 时兢宋秀琴俞亚芬穆会君
- 关键词:CRP脓毒症PCT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金标准
-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 6例 ,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支持治疗 ;治疗组 60例 ,加用生大黄 60 g/天 ,分 3次鼻饲。分别检测 2组患者在大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3、7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和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 :所有危重病患者在治疗后第 1、3天 2组间无差异 ,大黄治疗组在第 7天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宋秀琴时兢俞亚芬陈鸣宇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危重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 动态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多发伤患者伤情判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的动态变化对多发伤患者伤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对急诊抢救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多发伤患者 96例在入院第 1、3、5、7、10、14和 2 1天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 ,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 ,以判断PCT水平变化与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发伤患者在创伤后血PCT水平明显升高 ,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分值区段内的创伤患者PCT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着ISS评分值的增高 ,不同时段PCT水平亦升高 ,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而PCT与年龄无关。
- 宋秀琴时兢俞亚芬穆会君
- 关键词:降钙素原多发伤
- 脓毒症患者临床指标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患者28 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 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_2)、四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患者的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的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时兢宋秀琴俞亚芬陆荣国王烨衡军锋
-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血总胆红素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根据AP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选的45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20例和出血坏死型25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入院第1、4、7、10天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进行比较。结果 AP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出血坏死型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且持续较长时间(>7 d)。结论 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 宋秀琴时兢俞亚芬穆会君
-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胰腺炎
- 降钙素原对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 (PCT)对急性胰腺炎 (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AP患者入选本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分为SIRS组 ( 2 5例 )和非SIRS组 ( 2 0例 ) ;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分为细菌感染组 ( 17例 )和非感染组 ( 2 8例 )。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结果 :SIRS组患者血清PCT水平 ( 2 7± 1 1) μg/L ,明显高于非SIRS组 ( 1 3± 0 5 ) μg/L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 ( 3 5± 1 3 ) μg/L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 1 2± 0 4) μg/L(均 P <0 0 0 1)。结论 :PCT对AP患者合并感染具有鉴别意义 。
- 时兢陆荣国衡军锋宋秀琴俞亚芬
-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胰腺炎免疫发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