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壁磁共振成像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及序列优化。方法7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分叉处有斑块,分别进行颈动脉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颈动脉MRI检查序列包括平扫及增强T1加权(T1W1)、T2加权、质子加权(PDWI)和3D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INTOFMRA)。扫描完成后将图像分为两种序列组合,即5序列组合(上述5个序列)和2序列组合(T1WI和3DTOF)MRI图像。DSA检查摄取颅外段颈动脉常规正位及侧位图像。分析MRI与DSA之间、MRI不同序列组合之间对管腔狭窄和纤维帽破溃的检出差异。结果70例患者中1例图像质量较差,余69例中除3支血管为支架置入术后,共135支血管。5序列及2序列MRI组合检测的平均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为(38.3±31.0)%和(38.5±3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47,P〉0.05)。DSA检测的平均血管狭窄程度为(35.1±31.8)%,以其作为金标准,MRI两种序列组合与金标准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73)。两种序列组合分别检出36支血管具有溃疡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SA检出16支血管具有溃疡斑块,MRI与DSA检出溃疡斑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P〈0.01)。结论MRI可以准确判断颈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并检出溃疡斑块的存在,通过对扫描序列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检查时间,是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术前评估的较好的检查手段。
- 宋焱陈敏周诚黄娟罗南邓玉辉傅元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磁共振成像
- 老年梅尼埃病患者内耳内淋巴显像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无创性经咽鼓管中耳腔导入对比剂钆行内耳3D-FLAIR MRI扫描的方法,对老年梅尼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评价这种检查方法是否能应用于老年梅尼埃病患者研究。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将稀释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通过咽鼓管注入4例梅尼埃病患者(≥60岁)患耳中耳腔,给药1d后行3D-FLAIR MRI扫描。结果4例患者经咽鼓管中耳腔给药成功。在耳内窥镜下可见鼓膜有液平面随给药过程上升。在患者1扫描图像中可见耳蜗及前庭内耳内淋巴间隙显影。患者2的耳蜗扫描图像可见该患者耳蜗底转及第二转的鼓阶得到增强显影,前庭阶未显影;前庭扫描未显影。患者3的耳蜗扫描图像可见该患者耳蜗底转、第二转及顶转的鼓阶得到增强显影,前庭阶末显影;前庭扫描未显影。患者4的耳蜗扫描图像可见耳蜗底转的鼓阶显影,前庭阶未显影,第二转不完全显影;前庭扫描图像前庭内淋巴间隙显影。结论无创性经咽鼓管给药内耳钆造影MRI检查能够应用于老年梅尼埃病患者研究,能得到老年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及耳蜗内淋巴间隙的显影,在一定程度上为梅尼埃病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旭晖黄魏宁孟曦曦刘芳陈敏傅元张晨张媛媛
- 关键词:梅尼埃病磁共振成像
- MRI与DSA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评估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与DS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点评估能力的差异。方法4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分别行颈动脉MRI及DSA检查。颈动脉MR检查序列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及增强T1WI;颈动脉DSA检查分别摄取颈动脉的正位像和侧位像。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病变特征,包括纤维帽的状况、斑块内出血和钙化。计算Kappa值分析MRI和DSA对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应用配对卡方检验检测两种方法对溃疡斑块的检出差异。结果89支血管的MR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MRI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的肘(范围)为50%(16%~78%),DSA显示为47%(7%~73%),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2,P〈0.01)。MRI发现34支血管具有斑块纤维帽破溃,DSA发现10支血管具有溃疡斑块(Х^2=20.346,P〈0.01)。此外,MRI发现37支血管有斑块内出血,71支血管有斑块内钙化,而DSA均不能显示。结论MRI可以准确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在显示溃疡斑块、斑块内出血以及钙化方面较DSA更具优势。
- 宋焱陈敏周诚黄娟刘加春傅元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 MRI不同序列组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效能比较及优化扫描方案
- 目的:研究3.0 T MRI不同序列组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力的差异,探讨MR作为颈动脉斑块筛查手段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145例经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进行颈动脉斑块的MRI检查。颈动脉MR检查应用Phi...
- 黄娟周诚陈敏宋焱傅元
- 文献传递
- 梅尼埃病的内淋巴积水显像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采用无创性技术经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造影剂钆,进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扫描(three dimensional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FLAIR MRI),,探讨梅尼埃病内淋巴间隙的显像。方法7例梅尼埃病患者患侧经咽鼓管鼓室内导人钆喷酸葡胺稀释液,24h后进行内耳3D.FLAIRMRI。全部患者于造影剂导入前、导人后24h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鼓室声导抗检查。结果5例患者内耳3D—FLAIRMRI显示造影剂钆广泛分布于患侧耳蜗、前庭和(或)半规管的外淋巴,可以区分内、外淋巴间隙的边界,清晰显像内淋巴情况;2例患者患侧包围内淋巴的外淋巴间隙缩小或消失(即不显影),提示内淋巴积水的存在。5例患侧中耳鼓室腔内未见造影剂钆增强;2例患侧部分中耳乳突腔内可见造影剂钆增强,而内耳未见明显增强。所有患者造影剂给药前和给药后24h纯音测听平均听阈无明显变化;给药前、给药后24h及3个月时鼓室声导抗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经咽鼓管鼓室内导入造影剂钆进行内耳3D—FLAIRMRI扫描,可以了解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间隙情况。
- 刘芳余力生黄魏宁陈敏张晨傅元张秋颖
- 关键词:梅尼埃病磁共振成像投药途径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检查
-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对斑块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脑梗死的发生与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
随着我们对血管病变病理生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新的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
- 宋焱罗南林徐颖傅元陈敏周诚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改变影像学检查形态学特征
- 文献传递
-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支架置入术适应症的选择:MRI的应用及与DSA的比较
- 目的探讨3.0T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支架置入术适应症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症状(TIA或中风)的病人,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后,对其分别行颈动脉MRI及DSA检查。颈动脉MR检查...
- 罗南宋焱周诚陈敏林徐颖傅元刘家春王立军
- 文献传递
- MRI与CT对比分析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和CT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 1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分别接受颈动脉CTA和MR检查。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纤维帽状态、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CT和MRI显示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均为24%(t=0.461,P>0.05)。CT发现18支血管46处钙化,MRI发现17支血管39处钙化。MRI发现2支血管斑块内有小灶出血,CT无法显示斑块内出血。MRI发现4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CT发现3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结论 CT与MRI均可较好地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但MRI更适于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
- 宋焱陈敏周诚罗南林徐颖傅元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磁共振成像
- 梅尼埃病患者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与正常受试者的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无创性经咽鼓管中耳腔导入造影剂钆行内耳3D-FLAIR MRI扫描的方法,对梅尼埃病患者组受试者进行研究,得到该年龄组耳蜗及前庭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并与20~55岁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将稀释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通过咽鼓管注入患耳中耳腔,给药1 d后行3D-FLAIR MRI扫描,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显影,并对内耳内淋巴间隙、总淋巴间隙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与总淋巴间隙的比值,并与正常受试者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患者3D-FLAIR MRI扫描图像中可见耳蜗及前庭部内耳内淋巴间隙显影。对患者组3D-FLAIR MRI图像进行总淋巴间隙面积和内淋巴间隙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内淋巴间隙与总淋巴间隙面积之比为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前庭为RV,耳蜗为RC)。前庭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为0.39±0.07,耳蜗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为0.16±0.05。与20~55岁正常受试者组比较,两组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P<0.05);两组的RC无统计学差异(t=0.783,P>0.05)。依据刘芳等提出的内耳内淋巴积水的诊断标准(RV>39%,RC>27%),梅尼埃病患者组前庭内淋巴间隙积水阳性率为42.9%,耳蜗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9.52%。处于梅尼埃病发作期的两位患者RV值测量均为阳性。结论梅尼埃病患者组与正常受试者组相较,两组RV值有显著差异,患者组RV值明显大于正常受试者组;两组RC值无明显差异。前庭内淋巴积水诊断阳性率为42.9%,2例发作期患者均存在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耳蜗内淋巴积水诊断阳性率为9.52%。
- 刘旭晖黄魏宁孟曦曦刘芳陈敏傅元张晨张媛媛
- 关键词:梅尼埃病钆喷酸葡胺
- 梅尼埃病患者内耳内淋巴间隙显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患者组内耳内淋巴间隙显像与临床特征(上次眩晕发作结束距MRI扫描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梅尼埃病患者26例29侧患耳,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将受试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MRI扫描时无眩晕发作且距上次眩晕发作结束>14d的患者,共12例14侧耳;B组为扫描时处于眩晕发作期或距上次眩晕发作结束≤14d的患者,共14例15侧耳。在鼻内镜引导下,将稀释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通过咽鼓管注入患耳中耳腔,给药1d后行3D-FLAIR MRI扫描,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显影,并对内耳内淋巴间隙、总淋巴间隙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与总淋巴间隙的比值。结果:26例梅尼埃病患者共29侧患耳经咽鼓管中耳腔给药成功。其中26侧患耳前庭及耳蜗内淋巴间隙均得到显影;B组3例患者(例6、例12、例14)的扫描图像中,其耳蜗和半规管均得到增强显影,而前庭未显影。A组前庭均值为0.37±0.06,耳蜗均值为0.15±0.04;B组前庭均值为0.52±0.26,耳蜗均值为0.18±0.06。ANOVA结果显示,两组前庭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蜗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耳蜗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7.1%,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42.9%;B组耳蜗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13.3%,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66.7%。B组4例梅尼埃病发作期患者(例3、例5、例6、例14)耳蜗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50%,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100%。B组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率高于A组。结论:梅尼埃病患者临床特征与MRI扫描诊断阳性率相关,发作期距扫描时间近或处于发作期患者MRI检查的阳性率高。
- 刘旭晖黄魏宁孟曦曦刘芳陈敏傅元张晨张媛媛
- 关键词:梅尼埃病磁共振成像钆喷酸葡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