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睿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艺术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教学
  • 7篇琵琶
  • 3篇艺术
  • 3篇音乐
  • 3篇民族
  • 3篇乐教
  • 2篇意境
  • 2篇院校
  • 2篇审美
  • 2篇琵琶教学
  • 2篇琵琶曲
  • 2篇琵琶行
  • 2篇文化
  • 2篇民间音乐
  • 2篇教育
  • 2篇高职
  • 2篇高职院校
  • 2篇高校
  • 1篇多元民族
  • 1篇演奏

机构

  • 14篇山西艺术职业...

作者

  • 14篇关睿

传媒

  • 4篇戏剧之家
  • 3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大舞台
  • 1篇音乐创作
  • 1篇北方音乐
  • 1篇艺术科技
  • 1篇中国戏剧
  • 1篇黄河之声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育视角下高校民间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开展被引量:1
2022年
在当前的时代教育背景下,美育依然是高职院校重点探索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在民间音乐教学开展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渗透。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开展中,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民间音乐基础知识水平,而且通过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加强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全面展开民间音乐教学的美育探究。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民间音乐的教学实际,从美育视角下对民间音乐的教学开展进行了全面探究,以突出民间音乐的美育价值和意义。
关睿
关键词:美育视角高校民间音乐教学
依腔成韵,渐近自然——从《天鹅》看创新型右手技法对表现琵琶“腔韵”的特殊效用被引量:1
2018年
近年来,出于提高乐器表现力、彰显民族特色的需要,实现"腔韵化"的演奏正日益演变为当代琵琶艺术创新变革的呼声,并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鉴于琵琶左手技法在"作韵"方面的功效已为广大同仁所熟知,故而本文拟在援引沈洽等前辈观点解读"腔韵"内涵的基础上,谨以刘德海先生《天鹅》的演奏为例,来揭示创新型右手弹奏技法对于表现琵琶"腔韵"的独特效用。以期提示广大同仁提高对于此类技法的重视程度,从而在琵琶演奏、教学和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左右手技法的效果有机结合起来,为表现琵琶"腔韵"提供更广泛的技巧支持。
关睿
关键词:琵琶《天鹅》
高职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为高职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平台。然而,高职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缺少配套教材;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开展难度较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改革进程缓慢;教学时段有限,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受限。高职院校应开展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编制相应的教材,在评估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同时创新和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关睿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分层教学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校团”协作指高校和文艺团体两个部门联手进行合作,“校团”协作是打通高校与文艺团体,实现人才共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创新民间音乐教育课堂的有效方法。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而言,校团协作具有创新实践的意义,在“校团”协同发展背景下,不仅要大力发挥二者的合作优势,而且要全面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创新。文艺团体与高校的强强联手,不仅在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和音乐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改革,也使学校的理论性培养与人才基地的实践进行了良好的融合,高效地完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在“校团”合作背景下,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的改革策略,以期促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睿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发展
从发现到建构:布鲁纳发现式教学在艺术教学中的实践逻辑被引量:8
2022年
从“发现”到“建构”是布鲁纳教学哲学观中显性的呈现方式,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布鲁纳发现式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走向。布鲁纳发现式教学内蕴“自我建构”的教学理念、“发现—建构”的教学过程、“过程导向”的教学动机、“智慧生长”的教学目的。布鲁纳发现式教学在艺术教学中的实践逻辑是:重塑师生双主体,树立“自我建构”的教学理念;营造再语境化的艺术教学情境,生成“发现—建构”的教学过程;挖掘“能力动机”,构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搭建以认知建构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智慧生长”的教学目的。
关睿
关键词:布鲁纳发现式教学艺术教学自我建构
刍议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对“戏曲进校园”的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让戏曲邂逅年轻人,让年轻人真正得到美育的同时,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得到赓续。而美育的基本途径可以有两条,一是审美鉴赏,二是艺术实践,这两条路径尽管是相辅相成的,却又截然不同。在此大背景下,2018年白先勇制作的、由以北大为主的16所大学的24名学生演员联袂演出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上演(下文简称"校园版"),为《牡丹亭》注入新鲜生命的同时再次引发新一轮的"《牡丹亭》热",对推动我国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极强的催化作用。
关睿
关键词:《牡丹亭》审美鉴赏文化复兴艺术瑰宝
论当代琵琶音乐的审美内涵
2018年
作为一件弹拨类民族乐器,琵琶表现了独特的音响审美效果。本文以《幻想曲》《天鹅》《诉》等现代曲目为例,来具体解析琵琶点线相谐、渐近自然、声情相融的审美特征,并据此提示当前琵琶演奏艺术创新发展的着力方向。
关睿
关键词:琵琶审美特征意境
基于微课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微课是人们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完善素养的新路径。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依据。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优势特征。运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微课设计制作要突出技能展示,教学方法选择要灵活多样,教学开展要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学生参与微课设计要能实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睿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琵琶教学之我见被引量:1
2012年
琵琶是我国的传统弹拨乐器,在乐器类教学中一直深受学生欢迎,它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艺术家的改良和创作之后,逐渐形成一套极具特色的演奏技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曲目。本文针对目前琵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旨在推动我国琵琶教学更好地发展。
关睿
关键词:琵琶教学
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作用及教学实践被引量:7
2022年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特征。庞大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将各个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囊括其中,汇集而成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为学校音乐教育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多元民族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作用进行深度分析,在肯定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价值的同时,对其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多元民族音乐文化能在教育开展中,实现自身的传播和传承价值。
关睿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