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尔康

作品数:115 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清代
  • 19篇宗族
  • 9篇代宗
  • 9篇史学
  • 9篇清代宗族
  • 9篇文化
  • 8篇社会史
  • 7篇社会
  • 7篇宗法
  • 6篇学术
  • 6篇天主
  • 6篇天主教
  • 6篇主教
  • 6篇族谱
  • 5篇人物传
  • 5篇人物传记
  • 5篇社会史研究
  • 5篇史料
  • 5篇康熙
  • 5篇康熙帝

机构

  • 112篇南开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13篇冯尔康
  • 1篇夏柯
  • 1篇杨志玖
  • 1篇刘佳佳
  • 1篇刁培俊

传媒

  • 13篇历史教学(下...
  • 11篇安徽史学
  • 11篇天津师范大学...
  • 5篇安徽大学学报...
  • 5篇历史研究
  • 5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南开学报(哲...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江海学刊
  • 3篇历史教学
  • 3篇中国社会历史...
  • 3篇徽学
  • 2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史学集刊
  • 2篇文史知识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清史研究
  • 2篇东北史地
  • 2篇明清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府规制与民间舆情的互动——以清代族正制的制度内涵及存废推展为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清朝族正制实行之初衷是在保甲制不能通行之处,用族正弥补之,以利维护社会治安,然在实践中扩大了预定范围,行于聚族而居、社会治安状况不良之地区,如械斗、诘讼、会党活动频繁之地,遂与保甲制并行,且扩充其职能到施行教化、监督宗族公产管理、捆送不稳定分子诸多方面。族正由民举官定,平民承担职役。族正之职役与宋代保正、明代里长之职役相同。因而,族正制设立之初清朝期望该制度由政府与宗族双方配合推行,然而从实际政策效果来看,并不成功。
冯尔康
关键词:职役保甲制灵活性
简论人物与人物传记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历史,必然会涉及到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民族国家等,但是又必然会寻觅事件、制度和群体、民族活动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因为,个人行为是群体活动的先声,是群体活动的基础。只有先有一个个"个人",也即人物的活动,才会有群体的动作,才会有有计划的组织行动,所以研究历史,如研究群体史、社会史、民族史、国家史,都是与人物史分不开的,都是建立在人物研究基础上的。人物传记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读史明理、读史明智、读史明世三个方面。
冯尔康
关键词:知人论世
《探微集》述略——纪念郑天挺先生被引量:1
1982年
翻开郑天挺先生的《探微集》,《孟心史先生晚年著述述略》一文进入我们的眼帘。孟森先生是用近代的方法研究清史的开拓者之一,郑天挺先生是较早地运用马列主义研究清史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缅怀友人孟森,著文介绍其学术成就;如今郑先生遽归道山,我们觉得最好的纪念方法是学习他的著作,继承和发展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他的学术专著《探微集》,由中华书局于一九八○年出版,为时不久,已引起国内外史学家的重视。我们师法郑先生对孟森著述的介绍,对他的著作亦事'述略',和广大读者共同研讨他留给我们的宝贵学术遗产。
杨志玖冯尔康
关键词:郑天挺学术成果马列主义社会性质三国志满族
独立治学能力的培养——我和我的学生真挚友情被引量:1
2017年
学生为真诚求学报考我的研究生,我是一心一意为培养堪于造就的人才而招收学生,两个纯正目标交合,令我与我的学生聚合了。对于硕士生的学习,我认为重在打好专业基础与独立完成像样的硕士论文,博士生则在讲求提高论文质量。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我注重的是:强调精读一部基本史料书,掌握史料学知识,熟练掌握专业语文工具,参加专业实习,处理好精专与博览关系。对于独立撰写学位论文,我的想法与要求是:自行选择论文题目,慎重考虑选题必要性和完成可能性,要明了相关的研究状况,占有足够的材料,论文一定要有新见解、新史料,写作前拟好写作细纲。经过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许多同学有了自行研究能力,有的硕士又在其博士生导师指导下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他们在经历一段时间磨砺后,史学著述相继问世,许多位成为著名学者,令我兴奋。我和学生的友情,是长期相互关怀建立起来的,师生温情荡漾心田。在实践中,我有着教学相长的感受,我从学友得到了诸多学术启示和帮助。
冯尔康
关键词:教学相长
清代帝王敬天的政治思想浅谈被引量:2
2010年
清朝皇帝政纲“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涉及天、祖、民三者及其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人君,关键在探索天人相与的奥秘,寻求高度有效的治理之道。
冯尔康
关键词:政治思想帝王清代勤政爱民
试析康雍乾三帝接受俄葡英三国使节国书礼仪被引量:2
2018年
引述清朝通事传教士马国贤、巴多明及英使马戛尔尼及其随员文带分别记录的俄国伊斯梅洛夫、葡萄牙麦德乐、英国马戛尔尼三位使节觐见礼仪,认为朝见礼仪与递交国书礼仪虽有关联,却是两种礼仪,三使节觐见的三跪九叩首礼不变(英使或许是行三跪九鞠躬礼),递交国书礼仪,由大臣转呈皇帝更改为使节直接将国书递交皇帝。由此得知三国使节争取平等国地位,获得部分成功。康雍乾三帝改变接受外国使臣呈递国书礼仪,是国内外政治局势造成的,是不得已的举措。康熙帝为遏制俄国支持北疆准噶尔而对其让步;雍正帝在继位合法性等社会舆论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借外使祝贺登基改变形象;乾隆帝为维持"十全老人"形象令接见英使有个喜剧结局。三使节礼仪之争的史事表明:"来者不善",英使提出占据两个小岛的要求;递交国书仪礼之争实质是使节代表其国家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朝皇帝权威挑战;不识18世纪世界形势的中国统治者,在守旧观念主导下,将使中国不可避免地陷入颓势地位,巨大的危险将至。
冯尔康
关键词:国书马戛尔尼礼仪之争
康雍间殿试策问之题目与时政——兼述康雍二帝性格被引量:5
2008年
康雍两朝二十八科殿试,每科均有策论,其试题与时政关系密切,针对性很强,极富现实感,呈现当朝大事,诸如平定三藩之乱、三征噶尔丹、对准部用兵、修治黄河淮河、废太子事件、反对朋党、尊崇理学,这都表明皇帝以试题探讨根本性的治国方针和理念。策问反映康雍二帝有相异的政治思想和施政方针:康熙帝始终主张并施行宽仁之政,反对更新,为人仁厚、宽容;雍正帝力主革新除弊,实行严威治国方针,为人严酷。
冯尔康
关键词:殿试科举制康熙帝雍正帝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被引量:1
2007年
“同罪异罚”刑法的适用对象以五服宗亲为主,兼及姻亲,然而大大超出这个范围,将具有拟制血亲关系、夫妻关系、师徒关系、主仆关系,以及具有两造关系的平民、官民都涵盖在内,成为清代,也是古代刑法的一大特色。同罪异罚的刑法量刑,固然是对具有同样罪行的两造,为尊长减刑,给卑幼加刑,事情尚不止此,如将那种量刑同凡斗的判刑作一比较,乃知加刑者重于凡斗,减刑者轻于凡斗,更表明这种原则和法律条文的确定,是为着维护宗族制度,尤其是宗族尊长制。同罪异罚是“准五服以制罪”法律原则的落实,是亲人之间服制不对等的产物,然而为何服制不对等?为何准五服以制罪?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于贯彻以孝道为核心的宗族伦理和以忠君之道为核心的等级名分观念,是宗法制和等级制、孝道和忠道伦理结合的产物,是“慎重伦常”,用以教忠教孝,实现“明刑弼教”,或者用康熙帝《圣谕十六条》的话说,是“讲法律以儆愚顽”。
冯尔康
关键词:清律宗族伦理
民国间绩溪龙井胡氏议会式民主管理——宗族民主化个案研究
2022年
安徽绩溪县宅坦村龙井胡氏的祠务管理,有八个“班”子轮流负责,一年一换,班子的成员由现任成员和部分族人参加的祠务会议协商推举产生。班子的工作由祠务会议商讨进行,或成立专门组织去执行,这种小组名称颇为现代化,如称作“委员会”,负责人叫作“主任”。宗祠处置宗族大事,如祭祖、修缮祠堂、维护祖坟、故世族人木主的安放祠堂仪礼、救济族人的“平粜”等。主持胡氏宗祠事务的班子由民主协商产生,办事的祠务会议是民主讨论;祠务会议按照程序进行,并有《会议录》保存。总体而言,龙井胡氏管理成员产生、祠务会议行使权力,是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相结合,这使得龙井胡氏成为现代民主宗亲群体,些许的宗法因素无碍于其民主团体性质。民主性的龙井胡氏宗族出现在现代社会,接受了现代民主思想,是顺应政府民间自治的提倡,从而成为农村民主性宗族的一种类型。同时期还有在大都会出现“族会”的宗族、向民主性转化的农村宗族、保存宗法成分不作变动的农村宗族等。宗族有多种类型,特别是有着民主管理的城乡宗族,因此不宜将民国时期的宗族一概视为封建宗法宗族。
冯尔康
乾隆四十九年陕西招引西洋传教士案述略
2015年
乾隆四十九年(1784)到乾隆五十年(1785),发生全国性的搜捕西洋传教士和国内神职人员及信徒事件,文章并非进行全面考察该事件,只是述及引发事件的陕西招引西洋人案;鉴于招引活动并非个人行为,是有组织的行动,透露出天主教徒有着联络网,故而提出这一探讨课题。
冯尔康
关键词:乾隆帝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