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弥漫
  • 2篇预后
  • 2篇转录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瘤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亚群
  • 1篇亚型分布
  • 1篇炎性指标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抑制剂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刘之茵
  • 3篇李军民
  • 3篇张苏江
  • 3篇陈玉宝
  • 3篇陈钰
  • 3篇王莹
  • 3篇严泽莹
  • 2篇王文方
  • 1篇郭沛
  • 1篇徐子真
  • 1篇李佳明
  • 1篇付婉彬
  • 1篇陈丽韵
  • 1篇诸江

传媒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Blimp1基因突变影响其编码蛋白转录抑制功能的体外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Blimp1基因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1例DLBCL患者Blimp1基因的突变情况;用PCR扩增其Blimp1全长编码基因,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Blimp1的全长编码基因。分别将野生型、突变型Blimp1的全长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含有Flag标签的Flag-CMV4真核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Flag-Blimp1-wt和Flag-Blimp1-mut;采用PCR扩增获得人CIITA启动子,并将扩增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中,所有重组质粒均通过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将Flag-Blimp1-wt/mut分别与PGL3-CIITA-promoter共转染293T细胞,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载体的活性及Blimp1基因对其表达的调控,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融合蛋白Flag-Blimp1-wt与Flag-Blimp1-mut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野生型、突变型Flag-Blimp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及PGL3-CIITA-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构建的报告基因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野生型Blimp1蛋白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Blimp1的转染剂量呈正相关,而突变型Blimp1对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突变型Blimp1蛋白明显低于野生型。结论:该例患者中Blimp1的突变影响了其转录抑制功能,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Blimp1蛋白表达量的减少所引起。
刘之茵王文方诸江李军民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录调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对弥漫大B细胞株靶向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在体外水平研究新型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对弥漫大B细胞株的靶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NVP-BEZ235对弥漫大B细胞株SUDHL-4和DB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靶蛋白及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上下游分子、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分子的变化。结果:NVP-BEZ235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弥漫大B细胞株SUDHL-4和DB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显示NVP-BEZ235能够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活性,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上调凋亡相关蛋白。结论: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可在体外水平抑制弥漫大B细胞株SUDHL-4和DB的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促进细胞凋亡。
付婉彬王文方刘之茵陈丽韵郭沛李军民徐子真
关键词:P13K
MLL基因重排在急性白血病亚型分布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8月确诊的23例MLL基因异常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016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35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5例,有MLL基因重排者23例(AML-M57例,AML-M43例,MDS转化AML 4例,AML-M24例,B-ALL 5例),占所有急性白血病的6.57%(23/350),在AML中比例为8%(18/225),在ALL中比例为4%(5/125)。18例MLL基因重排AML患者中,MLL-PTD阳性11例(61.1%),MLL-AF6阳性1例,MLL-ELL阳性3例,MLL-AF9阳性3例。5例MLL基因重排B-ALL患者,均为MLL-AF4阳性。23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诱导化疗后,只有11例(47.8%)达完全缓解。接受移植的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12~45)个月,未接受移植的1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0.53~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MLL基因异常的AML中FAB分型以M5、M4居多,基因异常类型以MLL-PTD居多,伴MLL基因异常的ALL主要为B-ALL,基因异常类型主要是MLL-AF4。此类白血病对传统化疗反应不良,易复发,已成为疾病预后不良的标志,异基因移植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刘之茵张苏江陈玉宝严泽莹王莹李佳明孙海敏安然陈钰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MLL基因重排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促B淋巴细胞成熟蛋白1及其与淋巴瘤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大量研究显示,促B淋巴细胞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 1)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在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Blimp 1转录因子的异常在淋巴瘤的形成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介绍并总结了Blimp 1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它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它的主要靶基因及其发挥转录抑制功能的机制。此外,本文还将Blimp 1的转录异常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总结。
刘之茵李军民
关键词:转录因子细胞分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炎性指标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判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免疫炎性指标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ND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免疫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70例NDMM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4(37~78)岁,男女比例1.9∶1.0;不同ISS及R-ISS分期的患者LM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4),而NLR、PLR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分别以各免疫炎性指标的中位数作为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高低2组,结果显示高NLR组总缓解率明显低于低NLR组(54.3%vs 82.9%,P=0.010),而高LMR组、高CD3^(+)T细胞表达组及高NK细胞表达组总缓解率分别为91.4%、80.6%及82.9%,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45.9%、55.9%及54.3%(P<0.001、P=0.026和P=0.010)。(3)70例患者的疗效均可评估,总缓解率为68.6%(48/70),19例疾病进展患者中8例使用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结果显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单因素分析显示,ISS分期、R-ISS分期、β2-微球蛋白、LMR、PLR、CD3^(+)CD8^(+)百分比、CD4/CD8比值是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ISS分期(HR=8.001,95%CI 2.222~28.812,P=0.001)、CD4/CD8比值(HR=3.875,95%CI 1.005~14.946,P=0.049)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5)根据患者伴有不良预后因素的免疫指标(LMR、PLR、CD3^(+)CD8^(+)百分比、CD4/CD8比值)个数,将患者分为伴有0或1个、2个和≥3个预后不良因素组,3组间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免疫炎性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NDMM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价值,值得临床深�
安然陈钰张苏江严泽莹王莹刘之茵孙海敏陈玉宝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以维奈克拉为基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以维奈克拉(VEN)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1例接受VEN联合方案治疗的AML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方案包括VEN+去甲基化药物±基因突变抑制剂或VEN+化疗,中位疗程数为2个(1~5个)。结果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18~73岁),男性24例,女性17例。41例患者中,1个疗程后22例(53.7%)获得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其中5例微小残留病(MRD)阴性;2个疗程后,1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7例MRD阴性。20例复发、难治患者中,1个疗程后CR/CRi 9例,其中1例MRD阴性;21例初治、复治患者中,1个疗程后CR/CRi 13例,部分缓解1例,其中4例MRD阴性。结论以VEN为基础的方案治疗AML缓解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黄佳瑜严泽莹孙海敏王莹刘之茵安然陈玉宝陈钰张苏江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