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亦楠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4篇钢琴
  • 2篇演奏
  • 2篇钢琴作品
  • 1篇德彪西
  • 1篇德彪西钢琴作...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曲
  • 1篇旋律
  • 1篇旋律形态
  • 1篇演奏风格
  • 1篇音乐
  • 1篇音乐风格
  • 1篇音色
  • 1篇印象派
  • 1篇优秀民族文化
  • 1篇中国钢琴
  • 1篇中国钢琴作品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能力
  • 1篇主义

机构

  • 6篇沈阳音乐学院

作者

  • 6篇刘亦楠

传媒

  • 2篇理论界
  • 1篇音乐生活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艺术教育
  • 1篇黄河之声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析肖邦《F小调第四钢琴叙事曲》被引量:1
2006年
《F小调叙事曲》是“后期肖邦”的典型作品,其突出特点是理智,充满思索,变奏和复调两种创作技巧同时出现,促进了钢琴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和表现力的增强。
刘亦楠
关键词:叙事曲
中国钢琴作品的教育价值与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价值"通常指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即事物相对于主体需要而言所具有的功用。"中国钢琴作品的教育价值"自然是指通过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活动给客体带来的功用。中国钢琴作品在其自身所散发的西方音乐气质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了钢琴艺术以新的气质和特征。中国钢琴作品虽然没有西方钢琴作品那样完整缜密的创作体系,但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在高校的钢琴教学活动中是西方钢琴作品无法取代的,同时也是中国钢琴作品本身的特质。
刘亦楠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优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
浅析巴赫复调作品的旋律形态及触键方式被引量:1
2015年
文章主要对不同声部音乐旋律的走向及触键方式进行研究,其意义与价值在于了解巴赫的独特触键和发现作品中多声部的旋律形态,最终能更好地诠释巴赫复调作品。并分别从巴赫身处的时代背景、巴赫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形态及处理、巴赫钢琴作品中的触键方式等方面加以阐述,点明旋律形态和触键在巴赫复调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
刘亦楠
关键词:复调作品旋律形态触键方式
浅析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被引量:1
2006年
德彪西·克洛德·阿希尔(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重要、最富于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开拓者并对新的和声学和印象派音乐结构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于1873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钢琴家庭教师,并且有机会随她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德彪西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德彪西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音阶非常感兴趣。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后,他创作了许多音乐其风格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赢得了罗马奖并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1885年去罗马进修,在罗马结识了李斯特、威尔第等人。1910年德彪西患癌症,1918年在巴黎逝世。
刘亦楠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钢琴作品音乐风格
浅议肖邦的爱国思想和艺术成就被引量:1
2007年
时代和人民培育了肖邦的爱国思想,祖国和波兰民族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和不尽的灵感,这是他艺术成就的根基。
刘亦楠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特色
论钢琴演奏中的音色被引量:4
2011年
钢琴的演奏是依靠声音来传达艺术形象的,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不同的音色来表达作品中丰富的情感。这就需要训练演奏者的手指控制能力,敏感的听觉,以及想象力。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说过:"你认为钢琴是一件乐器吗?它是一百件乐器!"
刘亦楠
关键词:钢琴演奏听觉能力音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