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2篇提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联合切除
  • 2篇联合切除术
  • 2篇会阴
  • 2篇腹会阴
  • 2篇腹会阴联合
  • 2篇腹会阴联合切...
  • 2篇腹会阴联合切...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肛提肌
  • 2篇肠癌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预后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细胞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刘佳
  • 3篇宋虎
  • 3篇徐溢新
  • 3篇宋军
  • 3篇徐为
  • 3篇符炜
  • 1篇许腾
  • 1篇徐浩
  • 1篇李凤朝
  • 1篇李琳琳
  • 1篇陈淑敏
  • 1篇胡增艳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为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肿瘤浸润程度行侧方完全或不完全切除肛提肌,尽可能使腹会阴手术交汇平面下移,无需改变患者体位,通过会阴部切口去除标本,腹腔镜下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以预防肠管下坠造成内疝。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操作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手术及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86.1±3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6±26.7)ml;淋巴结获取数量(15.3±6.4)枚;标本上的肛提肌个体化地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阴性。结论:术中不更换患者体位,在腹腔镜下完成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徐溢新刘佳宋虎符炜徐为宋军
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改良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IELAPE)与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短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因末段直肠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46例患者接受APE(APE组),26例患者接受IELAPE(IELAPE组)。采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计量数据以±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标本穿孔率比较使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ELAPE组患者较传统APE组术中出血量减少[(119.6±26.7)ml比(220.7±21.8)ml,t=4.752],手术时间短[(176.1±32.5)min比(214.6±58.7)min,t=6.304],术中穿孔率低[(3.85%)比(8.70%),χ~2=4.891],术后排气时间缩短[(2.5±1.7)d比(4.7±2.6)d,t=4.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引流拔出时间、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淋巴结获取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短期随访,术后无肠管膨出和盆底疝发生,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至今无死亡病例。结论相较于经典APE手术,IELAPE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中穿孔率较低,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较快,手术安全性高,短期疗效良好。
徐溢新刘佳宋虎许腾符炜徐为宋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
p-AKT、p-mTOR、eIF-4E、Ki6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的关键因子磷酸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hospho-AKRmouseT-cellymphoma oncoprotein,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及增殖细胞核抗原(nucleoprotein antigen Ki67,Ki6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腺癌、2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p-mTOR、eIF-4E、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AKT、p-mTOR、eIF-4E、Ki67在对照组、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有增强趋势,且4个检测因子在3组之间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mTOR通路异常高表达.p-AKT、p-mTOR、eIF-4E以及Ki67基因表达的变化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
陈淑敏胡增艳李琳琳刘佳徐浩李凤朝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BRG1基因在Ⅱ期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在Ⅱ期结肠癌中BRG1( Brahma-related gene-1)基因的表达并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Ⅱ期原发性结肠癌患者,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BRG1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BRG1基因在Ⅱ期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7.6%)高于癌旁组织(20.4%)(P<0.01)。 BRG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所有Ⅱ期结肠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67.3%,其中BRG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别为79.3%和50%。 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BRG1低表达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 P<0.05)。结论 BRG1在Ⅱ期结肠癌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徐溢新刘佳宋军宋虎符炜徐为
关键词:组织芯片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