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健敏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大尺度
  • 2篇星系
  • 2篇宇宙
  • 2篇宇宙学
  • 1篇温度
  • 1篇洛仑兹
  • 1篇洛仑兹变换
  • 1篇大尺度结构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高等科学...

作者

  • 5篇刘健敏
  • 3篇程福臻
  • 2篇向守平
  • 1篇张家铝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天体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星系大尺度本动速度的观测与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星系大尺度本动速度是研究宇宙学的一个前沿课题。它与宇宙学模型及其基本参数(例如,哈勃常数H_0、宇宙密度参数Ω等)密切有关,也与宇宙的主导物质构成及其原初密度扰动谱密切有关。本文介绍了大尺度本动速度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大尺度本动速度的测量方法和观测结果;评述了解释大尺度本动速度的流体模型和球对称模型。
向守平程福臻刘健敏
关键词:星系大尺度宇宙学
温度的洛仑兹变换
1990年
迄今为止,温度在惯性参考系之间的洛仑兹变换关系仍有以下四种观点:
刘健敏
关键词:温度洛仑兹变换
星系大尺度本动速度
1991年
本文从高斯型的初始质量密度扰动出发,采用球对称演化模型计算了星系大尺度本动速度随尺度的分布。采用这样一种模型可以避免通常流体模型中线性增长以及窗函数的假设,对不同的宇宙物质主导成分的讨论表明,在各种情况下本动速度的期待值v_p在大尺度上的分布是随着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这与流体模型以及宇宙弦模型下的趋势是一致的,但对所有参数的可能取值所作的计算表明,理论结果很难解释Dressler等人在r~60h^(-1)Mpc的尺度上观测到的大的本动速度,这很可能是由于在本星系群(LG)之外r 60h^(-1)Mpc的远处存在着一个大质量的物质凝聚区域。
向守平程福臻刘健敏
关键词:星系大尺度结构宇宙学
本动速度与宇宙Mach数
1993年
星系本动速度场的观测数据对于检验宇宙学方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观测资料,同时也提出了几种理论模型,不幸的是理论结果与观测不相一致。新近Ostriker等人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宇宙Mach数,并且给出了计算结果。在几条可以被接受的假设基础之上,本文也给出了本动速度和宇宙Mach数的计算结果。 1
刘健敏张家铝程福臻
大尺度本动速度
刘健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