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梅

作品数:3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艺术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传承
  • 6篇绘画
  • 5篇艺术
  • 5篇画派
  • 5篇佛教
  • 5篇藏族
  • 4篇造像
  • 4篇法度
  • 3篇艺术实践
  • 3篇人类学
  • 3篇文化产业
  • 3篇佛教造像
  • 3篇藏传
  • 3篇藏传佛教
  • 3篇传统绘画
  • 2篇彝族
  • 2篇艺术创造
  • 2篇社会
  • 2篇审美
  • 2篇题材

机构

  • 2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0篇中央民族大学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30篇刘冬梅
  • 2篇郁丹
  • 1篇彭文斌
  • 1篇王建民
  • 1篇宋雷鸣
  • 1篇杨清媚
  • 1篇曾穷石
  • 1篇朝戈
  • 1篇车延芬
  • 1篇陈世明
  • 1篇扎西才措
  • 1篇扎西松保
  • 1篇霍守义

传媒

  • 4篇西藏艺术研究
  • 4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青海民族研究
  • 3篇中国藏学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青藏高原论坛
  • 2篇民族艺术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西藏科技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民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凉山彝族毕摩绘画的图像辨识被引量:2
2010年
绘画是文化的外在表征。大凉山彝族地区毕摩绘画以独特的形式表征了彝族原生宗教和民俗等文化内涵。从绘画题材的角度进行图像辨识,对研究毕摩绘画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刘冬梅
关键词:毕摩绘画图像学绘画题材
2018“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2019年
2018年11月4日,2018"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会议在云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办,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点联合承办。共有27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特邀嘉宾与点评专家各3名,项目课题组成员21名,分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研究机构。
邹茂刘冬梅
关键词:中国文联工作坊口述史传承人
藏族传统绘画嘎玛嘎赤画派传承历史与现状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主要从噶玛噶举教派与嘎玛嘎赤画派的关系,以及嘎玛嘎赤画派在各地的传承情况两个方面对嘎玛嘎赤画派传承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刘冬梅
关键词:传承历史
理论与方法的跨学科实验引申——绘画人类学二十年心得笔谈
2023年
绘画人类学的兴起导源于学科并置的关联性实验与发现,特别是在长时段的田野工作中,驻在研究体验既是通向深度理解的,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这涉及内外互动认知的品质,其不仅包括可实证的认知,也不会忽略不可言说的部分,它们都明示或隐藏在互动的表达过程中。这篇笔谈包含了团队参与交叉学科实践学者的新理论探索与特征归纳,先前是把诗歌和电影纳入民族志范畴,现在团队成员尝试把绘画手段带入人类学视野,讨论“作为民族志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民族志”的魅力与意义何以存在。
庄孔韶朝戈林建寿刘冬梅范华宋雷鸣胡继宁王莎莎王齐云杨中伟蔡立国
关键词:民族志文化隐喻
家的延续与唐卡的传承--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西藏昌都嘎雪唐卡画师家庭的人类学田野个案,文章尝试将家庭视为技艺的个人知识习得与社会交往相关联的一个结点,探讨唐卡的社会技术体系,并由此切入人类学对技术(技艺)、思维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笔者认为,唐卡既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手工艺,更是一种"心灵技术",其社会技术体系不仅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叠加而成的物质世界,还应包括精神的维度。家庭、村落中的信仰文化传统是唐卡技术再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根基。
刘冬梅
造像的法度与创造力
当代人类学对以往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静态模式产生质疑,使实践、感知、情感、创造性等与个体能动性关联紧密的议题成为学科研究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之下,艺术作为兼具激情与文化法则的一个领域,重新受到人类学的重视。而研究范式的转...
刘冬梅
关键词:造像法度创造力
文献传递
反思的艺术人类学——《绘文化》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启示被引量:4
2009年
《绘文化》是一本反思性的艺术人类学民族志代表作。本文主要结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民族志书写这三个方面,思考此书对当前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刘冬梅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自我确认与他者投影:跨文化场景中的彝族毕摩绘画与族群身份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尝试在跨文化交流的场景中讨论彝族毕摩绘画与族群身份表达的问题。首先,通过对"画骨"理论的梳理,考察彝族文化精英如何赋予毕摩绘画艺术与审美的内涵,使其成为在多元的文化中确认自我身份的媒介;其次,关注当地政府在旅游宣传、文化展示等场景中运用毕摩绘画进行的自我表述,分析被作为族群标识的毕摩绘画在何种意义上迎合了他者对自我的想象。
刘冬梅
关键词:毕摩绘画族群
藏族传统绘画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绘制过程中的“造像量度”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造像量度既是佛教造像所依据的身量比例,也是画师在唐卡绘制过程中最重要的艺术实践工具。本文基于作者在嘎玛嘎赤画派的重要传承地——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数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从整体构图安排、佛像的比例与造型细节处理,以及如何兼顾佛像的比例准确与造型生动等方面对造像量度的艺术实践进行了讨论。
刘冬梅
法度中的创造:西藏唐卡画师对造像量度的艺术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造像量度是藏传佛教造像严格依据的身量比例与审美标准。从西藏画师的主位视角来看,虽然佛经中以数据和象征语言对唐卡的造像量度进行了详细地规范,但是在绘画实践中,画师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忒康、勉昂与昂忒等各种量度线提高造型的生动性,决定是否增减造像的身量比例以解决因特殊尺寸而产生的视觉差,思考如何调整动态线以优化造像的体态与身姿,以及通过面部细节的微妙关系处理表达出各自对佛之相貌与神态的不同理解。在唐卡的起稿过程中,西藏画师不仅要根据图像和文献资料进行体悟,还需要通过程式化训练实现个性刻画,在法度中进行艺术创造。
刘冬梅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创造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