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晚期癌
  • 2篇晚期癌症
  • 2篇晚期癌症患者
  • 2篇量表
  • 2篇癌症
  • 2篇癌症患者
  • 2篇EORTC
  • 1篇心理测量学
  • 1篇质量量表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生活质量量表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满意度
  • 1篇吗啡
  • 1篇满意度
  • 1篇活质量
  • 1篇姑息
  • 1篇姑息治疗
  • 1篇癌痛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刘家浩
  • 3篇张雷
  • 1篇武景莲
  • 1篇郭辉
  • 1篇孙伟林
  • 1篇焦杰
  • 1篇成思颖
  • 1篇王宁
  • 1篇谢淑敏
  • 1篇岳林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量表EORTC IN—PATSAT32在中国晚期癌症住院患者中的验证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EORTCIN-PATSAT32用于中国住院晚期癌症患者时的信度、效度以及可接受性,并比较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19例在天津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完成了核一t2,量表EORTCQLQ.C30和住院满意度调查表.EORTCIN—PAT—SAT32,我们根据其完成情况评估了量表心理测量学特性,患者可接受性以及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结果量表各维度均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信度。所有项目相关系数满足聚合效度标准,有63.3%的条目满足区分效度的标准。EORTCIN—PATSAT32与EORTCQLQ—c30的相关度低。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量表EORTCIN—PATSAT32可作为一项有效可靠的工具来衡量中国晚期癌症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罗志芹成思颖刘家浩高甜文吴美静贾兰宁孙伟林郭辉张雷
关键词:住院满意度晚期癌症患者心理测量学
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15-PAL中文版有效性的评价被引量:48
2014年
目的 验证EORTC QLQ-C15-PAL量表中文版本的有效性,进一步确定这一工具能否用于衡量中国大陆地区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以2013年5~8月在天津肿瘤医院接受姑息性治疗的187例晚期癌症患者为对象,让其参与完成量表EORTC QLQ-C30的问卷调查,从中提取EORTC QLQ-C15-PAL量表进行分析,并且让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ECOG PS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定.结果 共187例患者完成了问卷,各个问题的缺失率为0%~2.7%,显示患者依从度很高.除情绪功能外,其余各维度信度均较好(Cronbachα>0.7);按照ECOGPS评分将患者分为2组,结果显示2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精神状态评定将患者分为3组,结果显示3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EORTC QLQ-C15-PAL量表能够很好地区分上述分组.本次调查的癌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除了与疲乏维度成中度相关外(r=-0.406),与其他维度均为弱相关.决定系数R2为0.838-0.906,表明QLQ-C1S-PAL能够解释83.8%到90.6%的QLQ-C30.结论 EORTC QLQ-C15-PAL量表中文版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中国进行临床推广以测定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
罗志芹王宁刘家浩焦杰武景莲贾兰宁吴美静张雷
关键词:晚期癌症姑息治疗EORTC
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调查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制约吗啡临床应用的消极因素。方法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本研究于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外,主要分为3部分:(1)对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了解程度、用药习惯及对镇痛药物成瘾性的认知情况;(2)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3)影响吗啡临床应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84.7%。结果 59.7%(43/72)的肿瘤外科医生表示很明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8.9%(33/72)的肿瘤外科医生首选吗啡控释片治疗重度癌痛,22.8%(26/72)首选哌替啶治疗重度癌痛。58.3%(42/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哌替啶的成瘾性最大,34.7%(25/72)认为吗啡针的成瘾性最大。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基本知识的总体正确答题率为59.2%(341/576),其中"吗啡应用的目的"的得分率为36.1%(468/1 296)。不同职称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9%(28/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吗啡的临床应用影响很大,其中"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药物成瘾性的顾虑""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吗啡的使用限制"的影响得分分别为3.1、2.9、2.9、2.9分。结论肿瘤外科医生在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认知不足,亟须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来改善癌痛治疗和医用吗啡现况。
岳林谢淑敏刘家浩吴美静张雷
关键词:癌痛治疗吗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