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玲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淄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椎动脉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评价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机构

  • 3篇临淄区人民医...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孙增强
  • 3篇刘明玲
  • 2篇徐蔚海
  • 2篇田兵
  • 1篇王雁
  • 1篇王新斌
  • 1篇路青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椎动脉发育不全和局限性狭窄的经颅多普勒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以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对椎动脉发育不全(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 VAH)和局限性椎动脉狭窄(foc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fVAS)的诊断价值。 方法纳入连续完成TCD和CTA检查的患者,根据CTA结果分为正常组、VAH组和fVAS组。TCD参数包括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 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和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AI),分别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TCD参数诊断VAH和fVA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共纳入405例患者,正常组278例(68.6%),VAH组75例(18.5%),fVAS组52例(12.8%)。各组间受累侧(正常组受累侧定义为右侧椎动脉)MFV、PSV、PI和RI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VAH组血流速度最慢,fVAS组血流速度最快,其他参数具有相同的趋势。各组间非受累侧MFV和PSV存在显著性差异,VAH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fVAS组血流速度略增快,增快幅度小于VAH组。各组间AI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作为诊断VAH的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78,95%可信区间0.72~0.84;P〈0.001)。以AI〉33.7%作为截断值诊断VAH的敏感性为74.7%,特异性为68.7%。 结论应用TCD评价椎动脉时注意鉴别VAH和fVAS。AI〉33.7%可作为诊断VAH的参考指标。
刘明玲孙增强路青王新斌田兵徐蔚海
关键词:脑动脉疾病椎动脉多普勒血流速度脑血管造影术
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被引量:3
2014年
椎动脉发育不良是椎动脉的一种常见变异类型.关于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现有的证据提示,椎动脉发育不良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促发因素,尤其是在并存其他血管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文章阐述了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椎动脉发育不良引起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
孙增强刘明玲田兵徐蔚海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椎动脉脑血管循环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8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使用64排CT检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态、性质特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SAA含量,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含量.结果 SAA、CRP含量在A、B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以软斑块(51.5%)为主,B组以钙化斑块(40.8%)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nman分析显示,SAA与CRP呈正相关.结论 SAA、CRP参与炎症反应是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孙增强刘明玲王雁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