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收

作品数:44 被引量:29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底栖动物
  • 15篇群落
  • 12篇丰度
  • 1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1篇生物量
  • 11篇群落结构
  • 11篇物量
  • 10篇小型底栖动物
  • 10篇海洋线虫
  • 9篇自由生活海洋...
  • 7篇生物多样性
  • 7篇沉积物
  • 5篇多样性
  • 5篇南黄海
  • 5篇潮间带
  • 4篇底栖动物群落
  • 4篇动物群
  • 4篇动物群落
  • 4篇群落结构特征
  • 4篇南极菲尔德斯...

机构

  • 44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东内伶仃福...

作者

  • 44篇刘晓收
  • 11篇张志南
  • 8篇华尔
  • 4篇许嫚
  • 4篇周红
  • 4篇李春华
  • 4篇黄德铭
  • 3篇赵瑞
  • 3篇刘清河
  • 2篇张晓华
  • 2篇刘威
  • 2篇史晓翀
  • 2篇林岿璇
  • 2篇梁婷
  • 2篇刘燕
  • 2篇石洪华
  • 2篇董树刚
  • 2篇于子山
  • 2篇黄勇
  • 2篇史书杰

传媒

  • 6篇海洋湖沼通报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海洋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生态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极地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监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研究被引量:69
2006年
2002年3月、6月、8月、12月份对胶州湾内4个测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根据调查资料,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法分析了4个调查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状况,结果表明湾北部软底区的B2站在调查期间表现出群落受到中等程度干扰和趋向于受到干扰的状况,但是同1995年的研究结果相比,污染状况已经大有好转;大沽河口的D站未表现出受干扰状态;养殖活动扰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但是影响不严重。
田胜艳于子山刘晓收张志南林岿璇刘廷志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污染
大型绿藻爆发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于2012年6月10日浒苔爆发早期、2012年7月26日浒苔大量爆发期及2012年9月18日浒苔消退后在青岛太平湾砂质潮间带开展小型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讨论大型绿藻爆发对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共鉴定15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海洋线虫占据绝对优势(69.3%~97.9%),其次为桡足类(0.2%~18.7%)和涡虫类(0.2%~17.5%)。在浒苔爆发早期,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036.5±788.6)ind.10cm^-2;在浒苔大量爆发期平均丰度为(815.3±492.3)ind.10cm^-2;在浒苔消退后平均丰度为(864.7±380.9)ind.10cm^-2。浒苔大量爆发使海洋线虫优势度增加,桡足类比例降低,对小型底栖动物群落数量及结构的影响因潮带不同而具有差异。总体而言,浒苔爆发的影响最先表现为使具有良好暴露程度的中潮带和高潮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降低,对低潮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影响不明显。高潮带海洋线虫丰度在浒苔爆发期显著低于消退后,以深层分布为主;浒苔消退后恢复表层、次表层分布为主。表明浒苔爆发期线虫主要可通过垂直迁移迁出受胁迫的环境;浒苔消退后,通过水平和垂直迁移迅速进入恢复后的环境。与此相反,高潮带桡足类在浒苔大量爆发时显著增加,并以深层分布为主,与生存竞争压力降低和浒苔附植桡足类的补充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沉积物叶绿素浓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浒苔的爆发正是造成叶绿素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浒苔爆发还可通过影响沉积物溶解氧含量最终对小型底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华尔阎鹏旭贺阳阳刘晓收张志南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绿潮浒苔
青岛汇泉湾排污口附近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解污水排海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于2015年8月对青岛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中潮带一个排污口附近不同距离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室内生物鉴定和环境因子测定以及多元数据统计分析,对其丰度、生物量、种类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825.6±115.9)ind/m^2,随着与排污口的距离增加,丰度呈下降趋势.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77.7±46.2)g/m^2,随着与排污口的距离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4种,包括节肢动物门甲壳类动物12种,软体动物门动物10种,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动物10种,纽形动物门动物1种及鱼类1种.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与排污口的距离增加,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组成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距离排污口最近的S1站位的优势种为双扇股窗蟹、宽身大眼蟹、菲律宾蛤仔和颗粒拟关公蟹,距离排污口20-80 m的S2-S3站位的优势种为双扇股窗蟹、日本外浪漂水虱、中阿曼吉虫、叉毛矛毛虫和日本拟背尾水虱,而距离排污口最远的S5站位的优势种为日本外浪漂水虱、中阿曼吉虫、叉毛矛毛虫和河蜾蠃蜚.各种多样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了相同的格局,即随着与排污口的距离加大,先增加后减小.基于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ABC曲线的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大部分沉积物环境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部分区域处于清洁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排海会导致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增加从而对大型底栖动物产生影响.本研究表明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和群落随与排污口距离增加而变化,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于潇刘晓收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污水排海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山东半岛沿岸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分布格局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山东半岛沿岸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和分布格局,于2019年3-10月在山东半岛沿岸10个潮间带区域对小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定量调查。结果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524.96±443.72(ind.·10 cm^(-2)),平均生物量为398.48±308.37(μg·10 cm^(-2))。受人为影响较少的潮间带区域,包括位于海阳麻姑岛的M05区域、位于荣成天鹅湖的M07区域、位于庙岛群岛砣矶岛的M10区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较高。中潮带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大于高潮带和低潮带。共鉴定出11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桡足类、甲壳类幼体、介形类、动吻类、双壳类、涟虫类、涡虫类、多毛类、缓步类和腹毛类。在丰度方面,海洋线虫丰度为473.90±421.68(ind.·10 cm^(-2)),占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的90.27%,其次为桡足类,占6.42%。在生物量方面,海洋线虫的干重生物量最大,为189.56±168.67(μg·10 cm^(-2)),占小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47.57%,其次是多毛类,占28.87%。小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与中值粒径呈现显著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多种环境参量的综合影响,解释其变异度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间隙水温度、盐度和沉积物含水量。
赵美红刘晓收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潮间带
一种鸟类消化道微塑料取样装置及提取方法
一种鸟类消化道微塑料取样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内壁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在短时间对采...
刘威刘晓收李佳琦梁婷于赐刚陈晓梅卢晓强刘燕张明伟
黄海大型底栖动物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黄海是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源、营养级和底栖食物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的食物源悬浮颗粒有机物(POM)、沉积物有机物(SOM)、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δ^15N平均值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SOM>POM,δ^13C平均值为:SOM>浮游动物>浮游植物>POM。共测定了54种底栖动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其δ^15N值范围为5.81‰(美原双眼钩虾)~14.6‰(黄鲫),δ^13C值范围为-21.51‰(日本胡桃蛤)^-8.38‰(司氏盖蛇尾)。软体动物双壳类大多数以SOM和浮游植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软体动物腹足类大多数为以小型软体动物和多毛类为食的肉食性动物;节肢动物蟹类是以POM、SOM、浮游动植物、小型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等为食的杂食性动物;节肢动物虾类大多数以浮游动物和端足类等小型甲壳类为食;小型鱼类大多数以浮游动物和小型软甲类为食;大中型鱼类则是以小型鱼类、小型软甲类和小型软体动物为食。本研究中的54种底栖动物的营养级范围为1.20~3.57。其中,双壳类等10种处于1~2营养级,腹足类、蟹类、虾类和小型鱼类等36种处于2~3营养级,大中型鱼类等8种处于3以上营养级。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源和营养关系,初步构建了黄海底栖食物网。
刘晓收倪大朋钟鑫张志南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分别于2013年7月(夏季)、2013年10月(秋季)、和2014年1月(冬季)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选取沙嘴码头(S)、凤塘河口(F)、观鸟屋(G)和基围鱼塘(Y)四个采样区10个采样站点采集样品,探讨海洋线虫在该红树林保护区的丰度、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海洋线虫群落平均丰度为(1591.4±84.8)ind./10 cm^2,丰度变化范围与中国其他红树林生境基本一致。海洋线虫群落以轴线虫科(Axonolaimidae)和条线虫科(Linhomoeidae)为优势科,假拟齿线虫属(Pseudolella)、拟齿线虫属(Parodontophora)、微口线虫属(Terschellingia)、吞咽线虫属(Daptonema)、亚囊咽线虫属(Subsphaerolaimus)、后线形线虫属(Metalinhomoeus)等为优势属,刮食者(2A型)为优势摄食类型。优势属组成与中国各地红树林生境相似,表明海洋线虫群落种类组成相似。但是,仍有部分属或种的优势度仅在福田红树林生境较高,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分布特点。福田红树林线虫群落结构和丰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季节性变化特征。季节动态主要表现为夏季丰度极高,秋冬季丰度低,三个季节种类组成区分度明显。线虫群落结构和丰度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显著,而潮带差异不显著,表明同一区域线虫群落结构基本一致。区域差异表现为S区线虫丰度最高,F区丰度最低;线虫种类组成在Y区、S区和F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摄食结构而言,Y区以非选择性沉积食性线虫为优势,其他三区以刮食者为优势摄食类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间隙水温度、盐度、沉积物粉砂黏土含量或中值粒径、脱镁叶绿酸、有机质含量等与线虫群落结构和丰度显著相关。植被类型差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差异和有机质含量代表的食物资源差异是引起线虫群落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间隙水温度、盐度、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变化是引起季节差异的主
华尔崔春燕徐华林刘晓收
关键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营养结构红树林
一种鸟类消化道微塑料取样装置及提取方法
一种鸟类消化道微塑料取样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内壁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上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在短时间对采...
刘威刘晓收李佳琦梁婷于赐刚陈晓梅卢晓强刘燕张明伟
夏、秋季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素,于2020年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南黄海进行了两个航次的野外观测和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垂直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15个,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在两个航次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75.6%和84.6%。其他较重要的类群还包括底栖桡足类、轮虫类和枝角类等。夏季和秋季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514.9±32.1)ind./(10 cm^(2))和(350.8±30.7)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干质量)分别为(651.7±98.0)μg/(10 cm^(2))和(589.2±37.1)μg/(10 cm^(2))。小型底栖动物在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在季节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结合环境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沉积物中值粒径是引起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秋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类群组成在不同水深间差异不显著。推测黄海冷水团是影响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和类群多样性相较于国内其他对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较低,其中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及有机质含量是引起南黄海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丰度比值(N/C比值)评估显示秋季该区域存在有机污染,这一结果与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对同一区域进行环境评价的结果不一致,对于应用N/C比值评价环境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宋远柳刘晓收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丰度生物量南黄海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菲尔德斯半岛具有典型的极地海洋性气候,对该区域的研究,对我们了解极地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该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较多,而对于潮间带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我们利用16S ...
王龙刘晓收于少兰史晓翀王晓磊张晓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