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卵巢癌的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被引量:1
- 2020年
- 卵巢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约占23%,其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约占因妇科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47%。文献报道,发展中国家卵巢癌发病率为5.0/10万,自2003—20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态势,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卵巢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居高不下。2015年,我国约有5万2100例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2万2500例女性死于卵巢癌。目前,尚无有助于降低卵巢、输卵管、腹膜癌死亡率的有效筛查方法的记录。
- 熊光武刘晨
- 关键词:卵巢癌淋巴结外科学
- 妊娠相关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进展
- 2018年
- 妊娠相关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是发生于孕期或产后的子宫颈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由于其病理类型特殊,发病率极低,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极差。目前报道病例数量少,缺乏诊治经验,对其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妊娠相关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刘晨王永军
- 关键词:妊娠个体化治疗
- 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再发阴道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例及文献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主要与局部治疗不彻底或首次治疗时已发生治疗范围外的亚临床转移癌,具有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如病理分级高、肌层浸润深度深、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冲洗液中有癌细胞等有关[1].复发部位以局部复发最为常见,其中62%-73%局限在阴道[2].
- 韩肖彤刘晨李锐锐王永军
-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再发阴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未分化
- 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内侧半月板半脱位在内侧半月板撕裂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20年3月因内侧半月板撕裂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膝关节MRI上是否存在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表现,将患者分为半脱位组和非脱位组。收集患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明确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半脱位组54例,占49.09%,非脱位组56例,占50.9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BMI、侧别、病程、半月板撕裂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半脱位组半月板撕裂复杂程度、Outerbridge分级和关节积液程度显著重于非脱位组(P<0.05)。逻辑回归显示,放射状撕裂(OR=9.444;P<0.001)和复杂撕裂(OR=4.486;P=0.003)发生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风险分别是水平撕裂的9倍和4倍。[结论]内侧半月板撕裂类型是内侧半月板半脱位的独立相关因素。与水平撕裂相比,放射状撕裂和复杂撕裂更易导致内侧半月板半脱位。
- 刘新光丁冉刘晨杨滨王卫国
- 关键词:关节镜磁共振成像
- 老年急诊的相关性问题分析以及老年急危重症急救医疗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中国目前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预计到21世纪50年代,六十岁及以上男女老年人总人口将超过四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30%以上。老年人由于各个器官功能的减退以及免疫力逐年下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易患各种老年疾病,老年急诊危重患者出现增多的趋势,临床特点与年轻人和儿童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拟结合国内外文献的报道中分析老年急诊的相关性问题分析以及老年的急危重症急救医疗的研究,了解和解决老年急诊的相关性问题以及老年急危重症急救医疗的研究,对于今后合理安排老年急诊医疗资源,发挥老年急诊危重抢救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 刘晨
- 关键词:老龄化问题急症医学重症医学急危重症
- 俯卧位心肺复苏
- 2024年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通常在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进行。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在处于俯卧位时发生心脏骤停。随着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普及,俯卧位CPR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大多数复苏指南都将俯卧位CPR作为其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对俯卧位CPR的了解和实践在卫生保健工作者中可能并不普遍。因此,本综述旨在提高对俯卧位CPR的认识,并填补当前对俯卧位CPR知识的空白。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探讨俯卧位CPR的有效性、技术要点及临床实践建议。
- 阿依江·加马力丁闫冬刘晨刘晨
- 关键词:心肺复苏
- 晚期早产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模式的单中心研究
- 2024年
- 目的调查本院有晚期早产风险的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模式,评估最佳给药时机(距第1剂地塞米松给药后2~7 d分娩)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55名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分娩的在妊娠34~36周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孕妇,年龄23~54岁,其中119名孕妇在34~36周接受了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37周前分娩;另有36名孕妇在妊娠34~36周接受了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在足月分娩。根据产前糖皮质激素给药指征分为自发性早产风险组(98名)和医源性早产风险组(57名),自发性早产风险组孕妇年龄(31.8±4.3)岁,医源性早产风险组年龄(32.2±3.9)岁。比较两组产前糖皮质激素给药时机及孕妇特征的差异。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评估与最佳给药时机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55名有早产风险的孕妇在34~36周期间接受了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产前糖皮质激素最优给药时机的发生率为29.7%。其中医源性早产风险组孕妇在最优给药时机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自发性早产风险组(P<0.05)。与医源性早产风险组相比,自发性早产风险组的孕妇在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给药后间隔>7 d分娩更常见(P<0.05),发生足月分娩的机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源性早产风险的孕妇在最优给药时机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机会是自发性早产风险孕妇的8.68倍(95%CI:2.69~28.02),胎膜早破的孕妇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最优给药时机的机会是无胎膜早破孕妇的4.09倍(95%CI:1.24~13.45)。结论不论给药指征如何,有晚期早产风险的孕妇在最佳给药时机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可能性均很低。但产前糖皮质激素给药指征为医源性早产的孕妇更有可能在最佳给药时机接受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除此以外,胎膜早破也是产前糖皮质激素最优给药时机的影响因素。
- 王慧刘晨曹丽芳张雪峰
- 关键词:医源性早产
- 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3月至2006年2月本所收治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67例。随访54例(55踝),男...
- 刘晨周磊郭秦伟焦晨胡跃林
- 关键词:关节镜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距跟骨间韧带动物模型
- 2016年
- 目的:利用自体半腱肌腱移植建立距跟骨间韧带重建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重建组、切断组和对照组。分别于4周、8周、16周、32周取材,对3个实验组术前术后体重变化,重建韧带的影像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结果以及术后距下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评估。结果:术后8周以后实验动物体重变化出现差别,韧带切断组较重建组体重多增加0.32 kg(P=0.04);影像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均支持移植韧带成活,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韧带牵拉时出现2个张力屈服点;术后3组距下关节冠状面(P<0.05)和水平面(P<0.001)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距跟骨间韧带可有效恢复距下关节的解剖和功能。移植韧带经过坏死、塑形改建、成熟的过程与骨道形成末端结构愈合。对于研究距下关节稳定性、韧带断裂后关节的继发性改变、韧带移植重建的转归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材料。
- 刘晨敖英芳胡跃林朱敬先焦晨郭秦炜
- 关键词:距下关节半腱肌动物模型
-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对62例踝关节骨关节炎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52例获随访。分别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52例随访12~84个月,平均36.2个月。术后3种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从术前的(57.6±12.8)分、(56.5±14.9)分和(61.5±12.6)分提高至(82.4±11.5)分(t=11.02,P=0.00)、(84.8±12.6)分(t=9.52,P=0.00)和(84.1±14.7)分(t=8.70,P=0.00);优良率分别为80.8%(42/52)、82.7%(43/52)、84.6%(44/52)。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踝关节骨关节炎和游离体患者。
- 刘晨周磊胡跃林焦晨郭秦伟敖英芳
- 关键词: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