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民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散文
  • 4篇石评梅
  • 4篇石评梅散文
  • 3篇文学
  • 2篇院校
  • 2篇私小说
  • 2篇小说
  • 2篇公安院校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党性
  • 1篇心态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意味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引导
  • 1篇语言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公信

机构

  • 6篇广西警察学院
  • 5篇广西公安管理...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刘智民
  • 3篇伍晓阳
  • 1篇韩得志
  • 1篇李娜

传媒

  • 3篇广西警官高等...
  • 2篇广西公安管理...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传媒观察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石评梅散文的艺术风格被引量:1
2004年
石评梅的散文别具魅力,亲切自然,坦诚真挚。情感传达的真挚性和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情韵美境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典韵味与欧化色彩的交相融合,则使其作品语言流畅、圆满、丰厚、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音乐性。
刘智民
关键词:石评梅散文艺术风格文学评论
诗性·色彩·音乐──略论陈染小说语言的视听效果被引量:2
2000年
陈染是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写作“私小说”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除了内容上的独特性之外,在语言方面也独具特色。首先,她的语言极具“诗”的意味;其次,她在运用语调方面极注重色彩化;再次,她的语言极富音乐性的听觉效果。这些,使她的小说语言有了立体声响的多重效果——视听效果。
刘智民
关键词:小说语言视听效果私小说
在回望中飞翔——论林白的故乡意识被引量:4
2004年
林白的小说体现了深重的故乡意识 ,通过与沈从文、萧红的比较 。
刘智民
关键词:故乡意识
论石评梅散文的死亡意识
2001年
石评梅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就象一把利刃,直指人类灵魂最深处,向我们逼问人生的意义、价值,逼我们思索命运与人类的关系。坚强与脆弱、勇敢与消极,尤其是对死亡的直面与思考,构成了其散文的一大特色。
刘智民
关键词:石评梅
关于舆论引导原则的思考
2011年
舆论是公众对某种事情大体一致的议论,对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精神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掌控负面舆情泛滥的局面,将极大地损害政府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造成被动局面。各级政府部门要正确引导舆论,应遵循舆论引导原则,即坚持党性原则、真实原则、正面原则、时效原则、透明原则、主流原则、适度原则、专业原则、平等原则、法治原则。
伍晓阳刘智民
关键词:舆论引导党性政府公信力公共管理
《野草》美文学品格浅议被引量:2
2001年
鲁迅的《野草》就内容而言,具有沉郁、悲壮、谐谑这样三种品格,就形式而言,具有流动、冼炼的美学品格,就表现形式而言,有奇谲、模糊美两大类。
刘智民
关键词:文学品格散文诗
“私小说”创作流变——郁达夫、陈染小说比较
2001年
郁达夫、陈染是本世纪初期和本世纪末期在“私小说”创作领域颇有成就的两位代表作家。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抒写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孤独、苦闷、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死亡的思考。
刘智民
关键词:小说私小说文学创作
论石评梅散文中的悲剧意识被引量:1
1998年
石评梅是20世纪初期著名的女才子。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接受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散文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悲剧性意味,对人生、对命运、对爱情都持一种悲观的态度,她的散文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意味并使人反省、发人深思。
刘智民
关键词:石评梅悲剧悲剧意味
公安院校警察与媒体课程实践性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公安院校学生媒体攻关能力明显缺失,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警务实战需要。公安院校《警察与媒体》课程实施实践性教学是新媒体时代公安教育的必然选择,符合公安院校课程建设基本原则。《警察与媒体》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主要有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作业训练、观摩训练、模拟演练等。但是,《警察与媒体》课程实施实践性教学亟待解决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基地建立等问题。
刘智民伍晓阳
关键词:公安院校实践性教学
大众传媒视阈下的高校诚信教育策略
2012年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渗透进高校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与道德情操的培养。高校诚信教育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就成为其改革创新的一项迫切任务。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高校诚信教育进行理论阐释与思考,有利于深化对不同情境、不同条件下的高校诚信教育传播运作规律的认识,对提高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刘智民伍晓阳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大众传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