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汉龙

作品数:1,058 被引量:6,506H指数:4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56篇期刊文章
  • 377篇专利
  • 11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48篇建筑科学
  • 101篇交通运输工程
  • 70篇水利工程
  • 32篇天文地球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文化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理学
  • 9篇电子电信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矿业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73篇地基
  • 77篇荷载
  • 76篇混凝土
  • 75篇现浇
  • 61篇管桩
  • 60篇地震
  • 60篇应力
  • 60篇石坝
  • 56篇复合地基
  • 56篇PCC桩
  • 55篇土石
  • 52篇土石坝
  • 52篇土体
  • 50篇砂土
  • 49篇模型试验
  • 46篇施工方
  • 46篇沉降
  • 45篇施工方法
  • 43篇预压
  • 38篇软土

机构

  • 785篇河海大学
  • 354篇重庆大学
  • 20篇南洋理工大学
  • 17篇教育部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2篇扬州大学
  • 10篇香港科技大学
  • 9篇江苏科技大学
  • 8篇河南理工大学
  • 8篇南京水利科学...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新疆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工...
  • 6篇中国水电工程...
  • 6篇南京河海科技...
  • 5篇郑州大学
  • 4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长沙交通学院
  • 4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056篇刘汉龙
  • 240篇丁选明
  • 131篇孔纲强
  • 128篇肖杨
  • 121篇陈育民
  • 115篇高玉峰
  • 102篇周航
  • 65篇杨贵
  • 52篇仉文岗
  • 46篇陈永辉
  • 44篇沈扬
  • 44篇费康
  • 42篇高磊
  • 35篇周云东
  • 29篇丰土根
  • 27篇楚剑
  • 26篇余湘娟
  • 23篇郑长杰
  • 23篇李平
  • 17篇肖鹏

传媒

  • 167篇岩土力学
  • 98篇岩土工程学报
  • 47篇防灾减灾工程...
  • 34篇河海大学学报...
  • 24篇岩石力学与工...
  • 15篇中国公路学报
  • 14篇土木与环境工...
  • 13篇解放军理工大...
  • 12篇水利水电科技...
  • 11篇土木工程学报
  • 9篇第六届华东地...
  • 7篇世界地震工程
  • 7篇工程力学
  • 7篇第六届全国土...
  • 6篇水利学报
  • 5篇计算技术与自...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4篇矿产勘查
  • 3篇工业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45篇2023
  • 40篇2022
  • 39篇2021
  • 50篇2020
  • 49篇2019
  • 66篇2018
  • 53篇2017
  • 36篇2016
  • 48篇2015
  • 46篇2014
  • 49篇2013
  • 64篇2012
  • 47篇2011
  • 59篇2010
  • 45篇2009
  • 39篇2008
  • 27篇2007
  • 31篇2006
  • 59篇2005
1,0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砂土液化流动变形的简化方法被引量:18
2013年
已有的液化砂土流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在液化流动状态下是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可以用幂函数表示其剪应力-剪应变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砂土液化流动的本构方程。基于FLAC3D程序的二次开发平台,将液化流动本构方程开发到FLAC3D中,建立了液化流动变形的简化分析方法。通过倾斜场地的液化流动变形分析,发现倾斜场地的液化变形曲线可以用正弦函数曲线描述,这与Towhata的理论分析成果一致,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了液化层坡度、稠度系数、流动指数以及弹性参数等变量对液化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液化变形随液化层坡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液化砂土的稠度系数和流动指数对液化流动变形有重要的影响,而弹性参数对变形基本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分析中,需要对流动模型参数进行深入研究。
陈育民高星刘汉龙
关键词:砂土液化非牛顿流体大变形计算方法
几个影响室内土动力试验的重要试验参数被引量:3
2005年
室内土动力试验是研究土动力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结果受到很多试验参数的影响,其中加载频率、应变速率(加载速率)、加载类型和循环次数是4个重要的试验参数,也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这4个试验参数对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成果,经过比较分析后认为对于应变速率(加载速率)、加载类型以及循环次数对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者的认识基本一致,但对有关加载频率对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却尚持不同的观点。
黎冰高玉峰刘汉龙朱伟
关键词:应变速率
基于GIS的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系统集成方法被引量:7
2002年
GIS因具有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强大的管理功能,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岩土工程有限元计算分析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分析处理过程,进行GIS和岩土工程有限元计算的融合其优势是明显的。就基于GIS的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前处理、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后处理及可视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刘立民刘汉龙
关键词:GIS岩土工程有限元法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现浇X形桩群桩负摩阻力计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软弱土及湿陷性黄土等地区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是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针对群桩负摩阻力计算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单桩负摩阻力,基于极限平衡原理计算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从而得到群桩负摩阻力计算公式。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对现浇X形桩群桩负摩阻力及桩身下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讨论了群桩基础中各基桩位置对桩身下拽力的影响,以及群桩效应系数随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地面堆载等级越高,群桩所受的桩身下拽力越大,且群桩效应系数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负摩阻力系数和中性点深度比的增大而减小。
陈力恺孔纲强刘汉龙金辉
关键词:负摩阻力群桩群桩效应计算方法
基于有限元的SMW支护结构基坑开挖施工模拟被引量:15
2002年
扼要介绍了SMW工法原理 ,探讨了SMW支护结构受力原理和计算模式。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SMW支护结构桩墙内力、变形及坑边地表沉陷、坑底隆起等均能满足有关基坑施工规程要求。施工模拟结果表明 :SMW桩在高水位、施工场地受限制的施工条件下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支护结构。
佘跃心刘汉龙高玉峰
关键词:基坑开挖有限元
土石坝工程新技术探讨
坝在地震作用下存在坝顶动力反应较大、面板容易开裂和坝坡失稳等问题,且随着坝高的不断增大,筑坝材料用量也逐渐增大.本文提出了新型高聚物注浆堆石坝、混凝土-堆石混合坝、抗震组合面板以及拱形面板等土石坝工程新技术.高聚物注浆堆...
刘汉龙
关键词:土石坝抗震能力防渗性能
一种土质盾构隧道施工病害超前预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盾构隧道施工病害超前预报方法。在盾构机前方设置超前探测装置,利用超前探头可以探测到土层的侧阻力、端阻力及孔隙水压力,以确定土层性质,然后将结果输送到盾构施工控制中心,形成土层分布和性质三维模型,并自动...
丁选明刘汉龙徐来李平
文献传递
车辆荷载的影响深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7
2005年
基于车辆动荷载的特点以及国内车辆普遍超载的实际情况,将车辆动荷载等效简化为集中静荷载。应用Boussinesq解和分层总和法,以4个工程实例分析了车辆动荷载的影响深度以及路堤高度和车辆超载程度2个重要因素对影响深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超载情况下,车辆动荷载的影响深度大约在6.0~8.0m范围内,超载情况下,其影响深度大约在6.0~14.0m范围内;车辆动荷载的影响深度随路堤高度的降低而呈线性关系增大,随车辆超载倍数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关系增大。
黎冰高玉峰魏代现刘汉龙
关键词:车辆荷载超载高速公路路堤高度
一种耕作式微生物处理沙漠表面的防风固沙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耕作式微生物处理沙漠表面的防风固沙方法。采用的耕作车前部搭载两个储存罐,分别用于储存微生物溶液和胶结液;在耕作车后部固定一个搅拌罐,利用抽水泵将微生物溶液和胶结液抽入搅拌罐中搅拌,并利用抽水泵抽出搅拌罐中混...
马国梁肖杨何想刘汉龙周鹏赵常
文献传递
可液化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机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设计实现了液化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试验包括地震波输入大型振动台试验和正弦波输入小型振动台试验。试验中建筑物模型和地基土均匀布置,输入单方向水平加速度时程,得到了建筑物对称基底动应力、孔压及建筑物对称顶点的不均匀震陷。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对称基底的竖向动应力易呈反对称形式分布;(2)模型基底竖向动压应力对孔压增长有较大贡献;(3)输入波形不对称的地震波能够导致模型对称基底孔压分布不均衡及建筑物不均匀震陷;(4)输入正弦波,模型对称基底动应力及孔压差别不明显,模型将发生均匀震陷。
孟上九刘汉龙袁晓铭刘添华
关键词:土力学可液化地基不均匀震陷振动台试验
共1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