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滨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10篇乳腺
  • 8篇腺癌
  • 7篇切除
  • 7篇肿瘤
  • 7篇并发
  • 7篇并发症
  • 6篇乳腺癌
  • 6篇切除术
  • 6篇腺肿瘤
  • 6篇甲状腺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3篇乳腺癌根治
  • 3篇术后
  • 3篇保乳
  • 2篇导管
  • 2篇导管内

机构

  • 27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市密云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金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阜阳铁...

作者

  • 27篇刘治滨
  • 6篇周雷
  • 6篇王文跃
  • 5篇陈桂滋
  • 4篇潘瑞芹
  • 4篇鲁瑶
  • 4篇李启东
  • 4篇彭维朝
  • 3篇孟凡强
  • 3篇介建政
  • 3篇贾振庚
  • 3篇刘军
  • 3篇张惠
  • 2篇马仁
  • 2篇王正康
  • 2篇黄林平
  • 2篇李胜利
  • 2篇韦佳明
  • 2篇刘海滨
  • 1篇裴斐

传媒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级医刊
  • 3篇中国医刊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老年保健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现代手术学杂...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氨酰胺与5-氟尿嘧啶的相互作用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体外观察谷氨酰胺(GLN)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GLN联合5-Fu用于胃癌治疗的有效、合理方案。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GLN和5-Fu的相互作用关系与药物剂量有关:中小剂量时呈拮抗作用,较大剂量时呈协同作用。5-Fu对细胞周期影响较小,仅表现为轻度S期(24~48h)及G0/G1期(72h)阻滞作用。联合应用GLN后,仍对细胞周期影响较小。5-Fu作用时间、药物浓度、是否联合GLN,均对细胞增殖指数(PI)影响较小。结论:GLN并不能通过影响细胞PI而影响5-Fu抗肿瘤作用。对于胃癌化疗的患者,联合应用较大剂量的5-Fu和GLN,可能是增强疗效的合理用药方案。
彭维朝于健春刘治滨韦佳明
关键词:谷氨酰胺5-氟尿嘧啶流式细胞术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附5例报告)
1995年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比较少见,近年来,由于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一侧乳腺癌手术后发现对侧乳腺癌即第二原发癌的机率增多。我院自1985年10年间共收治乳腺癌246例,其中双侧乳腺癌5例,占2.0%,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均系女性,其中1例系双侧同时发生的原发癌;4例系非同时发生的。第1侧乳腺癌发生年龄35~57岁,平均44.2岁;
崔丰民刘治滨邹树红李旭日张旭
关键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乳腺癌发生第二原发癌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诊断
肝段切除术及并发症的评估
1996年
作者复习了72例肝段切除术病人。全组无1例死亡,并发症率30.6%,手术时间168±62分钟,失血量622±483ml,输血量739±419ml,入肝血流阻断时间28±13分钟,住院时间23±12天。根据术前,术中变量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并发症将显著延长住院时间(P=0.0032),而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P=0.0568)和术中输血量(P=0.00578),与并发症有边缘性显著关系。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别(P=0.552)。结果提示肝段切除术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技术,提高血清白蛋白值,减少术中输血可能降低并发症率。
刘治滨贾振庚刘德辉陈桂滋孔庆玟潘瑞芹
关键词:切除术肝段并发症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处置方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的处置方法。方法 笔者复习了从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1月采用联合腋窝减张缝合 ,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和胸前皮瓣另戳孔置细管引流的病例 76例。结果 全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 1例 (1 3% ) ,皮瓣轻度坏死 2例 (2 6 % )。结论 采用该法作乳腺癌术后创面处理效果满意。
刘治滨刘长松于景波
关键词:乳腺癌创面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被引量:6
2003年
探讨自 1 997年以来在乳癌根治术后采用“栽葱加腋窝皮瓣‘U’字缝合”的方法治疗 42例患者 ,结果示全组患者术后无 1例发生皮下积液。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 ,效果满意 ,值得推广。
刘长松刘治滨
另戳小孔置细管处理乳腺癌根治术皮瓣
1995年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引流不畅或压迫不紧易出现皮下积血或积液,多需反复抽吸或切开引流方能复原。为此,自1992年来,我们设计了一种在刀口周围另戳小口置细管的方法(又称种树)处理皮瓣,收到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本组施术93例,均为女性,年龄28~78岁,平均45岁。其中行乳癌根治术77例,改良根治术6例,扩大根治术10例。留置细管最长7天,最短4天。
荆友瑞杨世昌刘治滨
关键词:乳腺癌皮瓣
肝癌外科治疗进展
2001年
刘治滨
关键词:肝癌外科手术手术方式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1例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ER、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C-erbB-2。结果本组中微小浸润导管内癌15例,微小浸润与组织学分类(χ2=4.60,P<0.05)及肿瘤大小(χ2=9.78,P<0.05)密切相关。ER、PR、PCNA、P53和C-erbB-2的表达率分别为68.3%、65.9%、63.4%、26.8%和46.3%,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P53和C-erbB-2的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相关(χ2=11.45、11.97、4.38,P<0.05)。结论Van Nuys组织学分类符合临床治疗与预后的需要,应对导管内癌实行个体化治疗。
周雷王岩宋新杜家文裴斐黄林平王文跃刘治滨潘瑞芹
关键词:乳腺肿瘤
新服碘方法对预防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荆友瑞刘治滨陈桂滋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外科手术甲状腺危象
非颈部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技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内镜技术在非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技术难点及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普外二科2006年10月~2008年7月128例经胸乳途径内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中122例成功,6例中转手术。手术时间48~240min,平均85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颈部引流管术后3d拔除,平均术后4d出院。手术未损伤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122例随访6~9个月,无一例术后肿瘤复发。所有患者对术后切口满意。结论:非颈部切口内镜甲状腺手术出血少、并发症低,是一种颈部无瘢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手术的关键技巧在于手术操作空间的建立、甲状腺及肿瘤的良好显露、超声刀的运用以及出血的处理。
鲁瑶王文跃刘海滨刘军彭维朝孟凡强介建政周雷马仁李启东李胜利刘治滨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手术内镜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