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真
- 作品数:31 被引量:32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具体地、有效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是外语教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英国学者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为依据,对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一个英语自然班)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验结果印证了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文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 王蓓刘爱真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
- 跨文化视角下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旨在通过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 何文婷刘爱真
- 关键词:文化请求言语行为请求策略
- 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文化知识的构成和测试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在回顾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了国内外文化测试的现状后,文章提出了文化知识的构成以及对它进行测试的建议,以此来探索对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效果进行检验并取得教学反馈的途径。
- 李萍刘爱真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知识
-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被引量:4
- 2008年
-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 孙秀娟刘爱真
- 关键词:使役负迁移跨文化语用失误
- 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路谈被引量:108
- 2000年
- 一、引言 在外语教学中 ,目的语文化传授的必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因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 :掌握“语言规则”(therulesofthelanguageascode)和“语言使用规则”(theconventionsgoverningtheuseofthecode)(Hymes ,1 971 ,1 972 ) ,这里的语言使用规则指的是决定所用语言是否得体的文化因素方面的规则。 1 999年新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也明确指出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目前争议的焦点已不是要不要导入目的语文化的问题 ,而是教什么 ,怎样教的问题。 鉴于现行大纲对语言能力三要素 (语音、语法、词汇 )的教学已确立了相当完善的体系 ,而对于文化教学中包含哪些要素尚无确定的体系 ;又因为文化包罗万象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多学科状态交叉纷杂 ,因此很有必要展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这方面的讨论。本文仅从学习者本身认知的视角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教学的思路 ,旨在克服文化学习中见树不见林的弊端 ,以引导学生得体地言语。 二、语言认知与文化...
- 刘爱真
- 关键词:文化认知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 文化思维模式的宏观剖析与英语教学被引量:36
- 2001年
- 本文首先讨论了文化思维模式与语言信息的关系,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在思维与语言方面存在着共性和个性,接着从宏观上剖析了英、汉思维模式之间的本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文章最后论述了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英、汉思维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 刘爱真
- 关键词:文化思维模式英语教学
- 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模糊、精确现象与英语教学被引量:2
- 2002年
- 由于对宇宙感知的角度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汉语因受汉文化整体式思维的影响,允许模糊性表达。汉语的这种特征并不影响用汉语沟通。但是,如果中国学生用英语交流时无意识地使用整体式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便是误导。而一般说来,模糊与笼统在英语表达中是应该避免的。通过分析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模糊、精确现象,可以探究影响中国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相关因素,寻求改进目前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 刘爱真
- 关键词:汉语英语文化英语教学
-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改进被引量:54
- 2007年
-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内容不足的问题。在对三套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教材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教材除了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的表达方式之外,还应以“第三位置”视角为出发点选择文化内容编入教材,帮助学生找到“第三位置”视角,从深层实现双向跨文化交际。
- 李超刘爱真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 从英汉愤怒隐喻看隐喻的文化蕴含
- 2008年
- 在概念隐喻理论和一些从文化视角进行隐喻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愤怒隐喻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具体隐喻表达式下的深层文化蕴含。
- 蔡姗姗刘爱真
- 关键词:隐喻愤怒文化蕴含中西方文化比较
- 英汉愤怒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机制的决定性工具,是语言系统形成、发展和组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巩固和扩展对于人自身、彼此关系和认识世界的关键。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支撑,以Deignan et al的隐喻分类为研究框架,通过对英汉语中"愤怒"语料的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并探究了深层的文化原因。
- 蔡姗姗刘爱真
- 关键词:概念隐喻愤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