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玲

作品数:68 被引量:3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学位论文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血管
  • 12篇神经元
  • 9篇动脉
  • 9篇海马
  • 8篇缺血
  • 8篇卒中
  • 8篇脑血
  • 8篇脑血管
  • 8篇海马神经
  • 8篇海马神经元
  • 7篇受体
  • 7篇细胞
  • 7篇激肽
  • 6篇颅内
  • 5篇血小板
  • 5篇梗死
  • 5篇氨酸
  • 4篇弹力
  • 4篇电图
  • 4篇血栓

机构

  • 38篇南京军区南京...
  • 24篇南京大学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上海市脑血管...
  • 1篇安徽省灵璧县...

作者

  • 68篇刘玲
  • 24篇杨昉
  • 22篇张仁良
  • 19篇陈光辉
  • 12篇李敏
  • 10篇张申宁
  • 9篇孔丽
  • 9篇戴加飞
  • 7篇刘新峰
  • 7篇董强
  • 6篇李明泉
  • 5篇林颖
  • 5篇葛良
  • 5篇李倩
  • 5篇孙继虎
  • 5篇刘亚红
  • 5篇王春安
  • 4篇蓝文雅
  • 4篇程茅薇
  • 3篇王亮

传媒

  • 8篇医学研究生学...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国际脑血管病...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2篇江苏省第十七...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陶瓷研究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CBase V 1.0及其应用
柏文阳徐洁磐毛宇光张剡唐蕾刘奇志何瑗刘玲蒋明肖建华许俊伯周洪昊符江东黄松英
该项目是南京大学自主开发项目,其目的是在我单位原有的研究成果“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MNIX”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的主海参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制并实现一个具有自主版权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成为实用化与初步商品化的产...
关键词: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数据安全
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洛美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进行观察,将入选的53例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洛美利嗪治疗组(27例,口服盐酸洛美利嗪片5mg,每日2次)及对照组(26例,口服安慰剂每日2次),疗程共12周。以头痛发作频率为主要评定指标,发作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及头痛综合评分为次要评定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组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末时,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及头痛综合评分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均P<0.01);(2)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5%,极显著优于对照组(7.7%)(P<0.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盐酸洛美利嗪是安全有效防治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刘玲刘新峰张申宁樊小兵徐格林张仁良杨昉朱武生吴文涛陈光辉
关键词:盐酸洛美利嗪偏头痛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治被引量:1
2010年
刘玲罗根培范进周宁张仁良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首发表现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诊治巨核细胞增殖
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时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时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neuroserpin,NSP)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原代培养取自生后24h内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H/R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培养神经元NSP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PA表达。结果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1.5h后NSP蛋白表达轻度上调,复氧6h时达高峰(P〈0.05),然后缓慢下降,复氧24h时基本恢复至缺氧前水平。OGD1.5h时,细胞表达少量tPA(P〈0.05),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tPA含量逐渐增高,复氧6h时较OGD前显著增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复氧24h时基本恢复至复氧前水平。结论NSP和tPA在神经元H/R时表达均显著上调,并且两者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
杨雪莲董强王亮刘玲
关键词:神经肽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神经元
一例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的诊治及文献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伴多器官损害的相对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为提高对IHES尤其是IHES伴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治率,本文通过回顾1例以急性多数单神经损伤为首发症状的IHES病例的诊治经过,复习IHES伴神经系统损害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助于IHES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
刘玲杨昉陈光辉张仁良
关键词:神经疾病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被引量:3
2004年
刘玲张仁良陈光辉
关键词:HUNT综合征眶上裂海绵窦痛性眼肌麻痹特指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比较:病例系列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置人术和自膨式支架置人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选择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因颅内动脉狭窄而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自膨式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组,比较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显著残余狭窄发生率。收集术后1、3、6、12和24个月时定期门诊或住院随访的临床和血管造影资料,比较2年内缺血性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以及再狭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分析缺血性卒中复发和(或)死亡以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83例患者共192处狭窄性病变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92例,自膨式支架置入组42例,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49例,术前狭窄程度分别为(80.25-12.8)%、(76.3±11.9)%和(89.7±10.2)%(F=15.863,P=0.000),其他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自膨式支架置人组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成功率分别为96.7%、95.2%和91.8%(r=1.646,P=0.43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14.3%和10.2%(Fisher精确概率法P=0.334),缺血性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分别为9.2%、4.8%和13.0%(Fisher精确概率法P=0.458),均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随访显示,球囊扩张血管成形组再狭窄发生率为48.5%,虽然高于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组的27.7%和自膨式支架置入组的34.8%,但无显著性差异(x2=4.176,P:0.12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球囊扩张皿管成形是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2.490,95%可信区间1.247~4.969,P=0.010)。结论与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相比,
葛树勇李敏葛良张海峰刘玲殷勤陈光辉张仁良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血管成形术脑血管造影术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血小板抑制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3
2012年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正规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方法血栓弹力图检测我院123例住院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花生四烯酸(AA)通路和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组(n=7)、氯吡格雷组(n=8)、阿司匹林+氯吡格联合组(n=108)。结果 123例患者中,阿司匹林组AA诱导的血小板抑率为(87.04±22.71)%,氯吡格雷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平均值为(46.61±24.4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分别(77.87±27.98)%和(50.23±29.27)%。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分别有115和116例,其AA和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78.42±27.69)%;(49.99±28.8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敏感者(血小板抑制率≥50%)分别为97例(84.34%)和89例(75.72%),而不敏感者(血小板抑制率<50%)分别为18例(15.65%)和27例(23.28%),两种药物疗效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706,P=0.054)。结论服用100mg/d阿司匹林,在绝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能产生较强的血小板抑制效应,而服用75mg/d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稍弱,但多数患者仍能达有效的血小板抑制作用。
刘玲侯华娟刘亚红李敏郭芮兵葛良李明泉杨昉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抑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奥卡西平治疗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治疗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51例部分性发作的癫患者采用奥卡西平治疗。成年患者起始剂量300 mg/d,根据病情逐渐加量,3 d后增至基本维持量(600 mg/d),仍有发作者继续加量,2周后达最佳效果或可耐受的最高剂量(1800 mg/d);儿童患者起始剂量8~10 mg/(kg.d),根据病情每周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不超过10 mg/(kg.d),直至维持剂量30~40 mg/(kg.d)。观察治疗后癫发作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治疗5个月后,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完全控制率为30%。用药1个月内,本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因全身皮疹停用奥卡西平。结论奥卡西平治疗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较好,但有时可产生较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须谨慎。
戴加飞李倩刘玲张申宁程茅薇孔丽陈光辉杨昉
关键词:奥卡西平疗效
蝎毒素对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正> 蝎毒素在临床上可用于抑制吗啡成瘾和镇痛,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炎症时,痛觉过敏、疼痛部位扩大以及持续性疼痛与脊髓NMDA受体激活,致中枢性敏感化有关。提示蝎毒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NMDA受体有关。本研究...
刘玲肖杭周建伟王春安孙继虎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