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茹
- 作品数:28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管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椎管内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MR显示C7-T8椎体水平硬膜下软组织肿块形成。镜下示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混合性增生构成,间质可见大量成熟的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区表达vimentin、SMA及calponin部分阳性,但ALK阴性。术后随访3及6个月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椎管内IMT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发生于脊椎的神经鞘瘤、浆细胞瘤等混淆。
- 李青邓星辉刘琼茹崔恩铭陈相猛黄列彬
- 关键词:椎管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HCC组织、46例癌旁组织、22例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GPC3表达情况,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GPC3评分(7.39±3.64)和阳性率(81.4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0.99,13.04%)、肝硬化组织(0.32±0.5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GPC3评分逐步升高,Ⅲ/Ⅳ期(10.05±3.59)与Ⅰ期(4.31±3.41)、Ⅱ期(7.14±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阳性率也升高(Ⅰ期69.23%,Ⅱ期81.81%,Ⅲ/Ⅳ期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GPC3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肿瘤直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是否并发肝硬化相关(P〈0.05),GPC3高表达率与血清AFP、肿瘤直径、是否并发肝硬化、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GPC3在HC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病情进展相关。
- 杨文丽申旺黄秀芳李青刘琼茹
-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
-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结果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结论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茹方晓华杨文丽
- 关键词:胸腔积液细胞涂片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 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岁,3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为接触性出血;影像学(彩超及CT)均发现实质性肿块;组织学上,4例均见恶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3例恶性上皮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见丰富嗜酸性或透亮胞质,见灶性角化及单个细胞角化,1例恶性上皮成分呈不规则腺样结构,恶性间叶细胞梭形,伴明显异型,具有肉瘤形态,且有明显的黏液样背景,其中1例间叶成分为软骨肉瘤。免疫表型:所有恶性上皮成分CKpan(+),鳞状细胞癌p63、p40、CK14(+),子宫内膜样腺癌EMA、CK8/18、CK7(+),恶性间叶成分vimentin(+),软骨肉瘤S-100(+)。结论 UCS罕见,临床分期早,预后差。组织学以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未分化肉瘤成分常见,免疫组化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 李荣岗廖悦华孙丽霞刘琼茹杨文丽周伟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26例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原发性SCC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伴经期延长,妇检发现宫颈赘生物,其中15例为健康体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非典型细胞。26例患者中,ⅠB1期10例,ⅠB2期8例,ⅡA2期2例,ⅢB期4例,ⅣB期2例。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不规则巢片状分布,瘤细胞大小及形态较一致,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其中2例合并中分化腺癌,2例合并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级)。26例患者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CK)阳性率为100%、细胞膜抗原(EMA)阳性率为84.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率为100%、突触素(Syn)阳性率为92.3%、CD56阳性率为92.3%、嗜铬蛋白A(Cg A)阳性率为69.2%、TTF1阳性率为7.7%,Ki67阳性率为70%-90%。结论 SCCC少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形态学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瘤细胞表达联合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早期即可复发或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李荣岗陈兰花孙丽霞廖悦华刘琼茹余卫东
- 关键词:宫颈肿瘤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在结直肠癌(CRC)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共77例首发CRC手术根治切除标本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P504S的表达水平。结果P504S在CR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6%(59/77),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04S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1%(54/58),显著高于低-未分化腺癌中的26.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04S在浸润深度为T1+T2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9/26),在浸润深度为T3+T4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40/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CRC中P504S的阳性表达率为83.3%(40/48),无淋巴结转移CR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5%(19/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04S参与介导CRC的发生发展进程,对CRC进展、预后及指导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陈萍万霞刘琼茹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P504S
- 6S管理模式在病理科特殊染色试剂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理科特殊染色试剂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对特殊染色试剂进行常规管理,2019年7月-2020年12月对特殊染色试剂进行6S管理,对比不同的管理效果。结果6S管理后使用特殊染色试剂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低于管理前(P<0.05)。6S管理后,病理科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管理手法、积极性、凝聚力、沟通配合能力、愉悦感、和谐程度评分高于6S管理前(P<0.05)。6S管理后的抗酸染色阳性率高于6S管理前(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病理科特殊染色试剂的管理应用,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升工作质量。
- 刘琼茹黄辉杨文丽
- 关键词:病理科安全隐患
- 转录因子增强激活子结合蛋白-4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模型,研究转录因子增强激活子结合蛋白-4(TFAP4)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和RL95-2)内源性增强激活子结合蛋白-4(AP-4)的表达后,通过平板克隆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单克隆形成及非锚定生长能力的变化。利用碘化吡啶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KN1A的转录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DKN1A的启动子区域内是否存在AP-4及锌指蛋白Pokemon的结合位点,进一步利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AP-4及Pokemon是否共同结合到CDKN1A的启动子区域。每次实验设3个复孔,每个实验重复3次以上,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平α=0.05。结果沉默内源性AP-4的表达后,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和RL95-2)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为0.38倍至0.55倍,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降为0.21倍至0.27倍。进一步发现,沉默内源性AP-4的表达能诱导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并增加CDKN1A的转录水平为7.34倍至9.22倍。公共数据库分析显示,CDKN1A的启动子区域内存在AP-4及Pokemon相邻的结合位点,沉默内源性AP-4后能同时降低AP-4及Pokemon与CDKN1A的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其中AP-4的富集率降至0.07倍至0.21倍,Pokemon的富集率降至0.04倍至0.18倍。结论沉默内源性AP-4能在体外模型中,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破坏了AP-4/Pokemon转录复合物对CDKN1A的转录抑制,从而阻抑了肿瘤细胞的周期运行。
- 别延红宋林泉郑志明王金生蔡育波刘琼茹张鑫曾今诚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增殖
- 乳腺癌基因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基因分型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及预后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在ArrayExpress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的芯片数据,利用affy程序和Yu Gene程序将芯片数据进行整合,得到AE-meta乳腺癌数据集。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乳腺癌RNA测序数据,得到TCGA乳腺癌数据集。利用AIMS程序进行乳腺癌基因分型,比较两个数据集中基因分型和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及预后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两数据集的临床病理信息相关性分析显示,LumA型多发于年长女性,肿瘤体积较小,分化较好,淋巴结侵犯转移也较少;Basal型好发于年轻女性,肿瘤体积较大,分化较差,淋巴结侵犯转移却较少;HER2型的恶性程度较高,淋巴结侵犯转移较多,但无特定发病年龄趋势。预后特征分析显示,LumA型患者生存预后最好、复发转移最少,HER2和Basal型患者生存预后最差、复发转移最多,LumB和NorL型死亡和复发风险处于中间。在骨转移及肺转移中,各基因亚型均有较高转移风险;在脑转移中,Basal型的风险最高;在肝转移中,Basal和HER2型的风险最高。结论乳腺癌基因分型能较好反映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 陈美慧钟媚共蒋旭刘琼茹李荣岗张鑫
-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分型病理特征预后
- 子宫颈髓外浆细胞瘤二例
- 2014年
- 例1,女性,48岁,月经量增多,伴经期延长1年余。宫腔镜发现宫颈10mm×8mm大小息肉样赘生物。查体未发现其他异常,遂行息肉摘除送病理检查。大体观察:息肉样物10mm×8mm×5mm,灰黄,略透明,质地中等。光镜观察:上皮下大量体积小、胞质少、核圆细胞弥漫分布,部分细胞核偏位,形态似分化的浆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核分裂象可见;
- 李荣岗陈兰花刘琼茹周伟
- 关键词:髓外浆细胞瘤子宫颈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息肉摘除光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