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百篪

作品数:67 被引量:78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4篇地震
  • 13篇裂带
  • 12篇断裂带
  • 10篇断层
  • 10篇发震
  • 8篇地震危险
  • 8篇发震构造
  • 7篇地震危险性
  • 7篇青藏高原
  • 7篇历史地震
  • 7篇滑动速率
  • 6篇地震活动
  • 6篇古地震
  • 5篇第四纪
  • 5篇新活动
  • 5篇青藏
  • 5篇活断层
  • 4篇地震考证
  • 4篇地震危险性评...
  • 4篇新活动特征

机构

  • 55篇中国地震局兰...
  • 14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国家地震局
  • 5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重庆建筑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北建筑科技...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67篇刘百篪
  • 43篇袁道阳
  • 18篇刘小凤
  • 18篇何文贵
  • 14篇雷中生
  • 13篇郑文俊
  • 10篇郭华
  • 9篇刘小龙
  • 7篇吕太乙
  • 7篇张培震
  • 6篇才树华
  • 6篇曹娟娟
  • 6篇张俊玲
  • 6篇王永成
  • 5篇刘小凤
  • 5篇梁明剑
  • 4篇刘兴旺
  • 4篇甘卫军
  • 4篇葛伟鹏
  • 2篇侯康明

传媒

  • 24篇西北地震学报
  • 10篇地震地质
  • 8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华南地震
  • 2篇西北地质
  • 2篇高原地震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2008年活...
  • 1篇中国八级大震...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12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滑活动断裂的障碍体与地震破裂的关系
1998年
系统收集了中国大陆走滑活动断裂带上障碍体 (阶区 )与地震破裂的资料 ,探讨了障碍体止裂尺度与地震破裂的关系及其分段意义。统计分析表明 ,走滑活动断裂带上地震的震级与障碍体的阶距、阶距与次级段长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障碍体的阶距可以作为判定地震破裂止裂尺度的极重要标志 。
袁道阳刘小凤刘百篪
关键词:障碍体走滑断层地震破裂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地震潜势评估被引量:7
2008年
马衔山北缘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的左旋逆走滑断裂,是对兰州市影响最大的控震断裂,自东向西可分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4条次级断层段。其中雾宿山段为1125年兰州7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段,其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为2250~3590年,最晚离逝时间为882年,在未来关注的200年内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马衔山段特征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3120年,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等破坏性地震,其潜在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七道梁段和内官营段未获得古地震复发间隔等参数,但历史上均发生过中等破坏性地震,未来仍存在中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可能,其地震复发间隔可近似地参考马衔山断裂带上相应震级地震的平均值。
梁明剑袁道阳刘百篪雷中生
关键词:地震潜势
利用黄土剖面的古土壤年龄研究毛毛山断裂的滑动速率被引量:21
1997年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毛山活动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明显的分组特征,求得毛毛山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时段的平均滑动速率。大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毛毛山断裂走滑段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3~3.9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0.19mm/a;天祝盆地倾滑段垂直滑动速率为0.11~0.86mm/a。沿断裂带滑动速率具明显的非均匀性特点,表现为自东向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
袁道阳刘百篪吕太乙何文贵刘小凤
关键词:地层剖面位移速率黄土剖面
祁连山中东段三维构造物理模型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利用近年来在祁连山中东段地区取得的丰富、完整、系统、可靠的地表活动构造定量化数据和测震学资料建立了本区全新世活动构造的三维构造物理模型 ,定性或半定量地描述了该区活动地块的运动状态 ,解释了不同活动块体的运动性质及块体之间的运动转换关系 ,归纳总结了不同块体内前兆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特点 .
刘小凤刘百篪杨立明
关键词:地震预报
地震的丛集性与断裂间的相互作用:兼论祁连山东段的地震危险性被引量:2
2000年
从地震丛集的大量实例出发 ,讨论了地震丛集与断裂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基本规律、机理问题及对地震预测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对祁连山断裂带东段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认为 1 92 7年古浪 8.0级地震的发生对此区断裂的地震潜势产生深刻影响 .它可能暗示 :此区内的未来大震与 1 92 7年古浪地震分属两个地震丛集期 ;古浪地震的发生使得作为危险段落的金强河 毛毛山断裂上的挤压应力显著增大 ,从而延迟了未来大震的发震时间 .
陈文彬徐锡伟刘百篪
关键词: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丛集
1927年古浪8级地震的破裂习性及破裂机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2
2004年
192 7年古浪 8级地震是继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之后发生在海原 -祁连山断裂带上的另一次特大地震。对这次地震的破裂习性 ,前人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在多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调查基础上 ,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后 ,认为本次地震是由构成古浪推覆体的天桥沟 -黄羊川断裂、皇城双塔断裂冬青顶断裂段以及武威 -天祝隐伏断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古浪推覆体平面和剖面变形机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其应力和应变的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天桥沟 -黄羊川断裂西段、皇城 -双塔断裂冬青顶一带以及武威 -天祝隐伏断裂和古浪 -双塔断裂所在的古浪峡一带 ,这与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是一致的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192 7年古浪 8级地震是该推覆体整体活动的结果。
郑文俊袁道阳张冬丽何文贵郭华刘百篪
关键词:破裂带推覆体数值模拟有限元
青海大通宝库河断裂活动性研究
1995年
本文在对宝库河地区第四系及地貌单元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年代测试结果,分析了宝库河断裂带的断错微地貌特征。结果表明,宝库河断裂穿过的Ⅰ-Ⅲ级冲积、坡洪积阶地未被断错;经热释光年代测定,至少在距今6.6±0.8万年以来该断裂未再活动过,是一条晚更新世早期断裂,属左旋走滑型兼具挤压逆冲特性。
袁道阳刘百篪吕太乙何文贵刘小凤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热释光法第四纪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
本文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 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年代、地震破裂带...
刘百篪曹娟娟袁道阳何文贵
关键词:青藏高原活动地块地质断层地震地质
文献传递
1920年12月16日海原8.5级大地震的伤亡人口再评估被引量:23
2003年
本文重新整理了 192 0年海原 8 5级地震的历史资料 ,归纳出关于该地震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有关的 6种重要基础资料 ,并对它们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了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 ,为了做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对该次大地震重新进行了灾害评估。认为该次大地震共死亡 2 7346 5± 970 0人 ,较为可靠 ;压死牲畜 110 4 0 6 8± 76 0 0 0头 ,可供参考 ;只有 4 1个县提供了倒塌房屋的可靠数字 ,总计为 5 90 6 35间。因此 ,倒塌房屋的实际数可能远大于此数。
刘百篪张俊玲吴建华郭华
青海共和至甘肃兰州黄河河谷地貌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关系被引量:32
2003年
依据共和至兰州黄河河谷大量的实测数据,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构造作用对该区河谷地貌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河谷地貌的抬升速率揭示出两次新构造事件:一次发生在20万年B.P.至15万年B.P.;另一次发生在1万年以来。黄河阶地纵剖面反映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挤压力向北东方向逐渐减小,在兰州出现挤压力在某时段消减的情况。
赵振明刘百篪
关键词:纵剖面高原隆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