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穗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在CIN患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行高危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危HPV检测在CIN诊治中的价值,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并随访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阳性率升高。高危HPV阳性患者LEEP术后病变复发率10.4%(14/134),高危HPV阴性组无一例复发。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完全符合98例(53.6%);术后诊断升级32例(17.5%),复发14例(7.7%);子宫切除治疗24例,升级和复发病例均行相应补充治疗。CIN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治疗2年有效率达92.3%。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4.9%(9/183),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5.8%(29/183)。结论高危HPV检测对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有很高的灵敏度。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CIN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是CIN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 冯兰青刘穗李琼魏代奎陈昌伟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宫颈环形电切术
- 葡萄胎中P15和P53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探讨P53、P15基因蛋白在葡萄胎中表达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5例葡萄胎、23例侵蚀性葡萄胎及1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P15、P53蛋白进行检测。在3个组中,P15葡萄胎组中21例(84%)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5例(65.2%)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3例(2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15阳性率降低;其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与葡萄胎组的P15阳性率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葡萄胎组中8例(32%)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3例(56.5%)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12例(8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53阳性率表达增强,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P15基因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指标。
- 李琼王明波王晓萍刘穗刘喻冯兰青曾宪瑞
- 关键词:葡萄胎P53基因P15基因
- 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状况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正常子宫内膜、3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65例子宫内膜癌中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结果: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异常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E-钙黏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β-连环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析E-钙黏素、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能力,判断肿瘤的预后。
- 冯兰青王明波王晓萍刘穗陈昌伟
-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Β连环素子宫内膜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