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其新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受
  • 3篇肾移植
  • 3篇排斥
  • 3篇排斥反应
  • 3篇成年
  • 3篇成年大鼠
  • 2篇凋亡
  • 2篇动物
  • 2篇移植耐受
  • 2篇诱导免疫
  • 2篇诱导免疫耐受
  • 2篇上皮细胞凋亡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肾移植急性排...
  • 2篇肾移植急性排...
  • 2篇肾脏
  • 2篇鼠肾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史其新
  • 5篇郭应禄
  • 5篇谢蜀生
  • 1篇张春阳
  • 1篇俞莉章
  • 1篇张大田
  • 1篇张庆殷
  • 1篇高翔
  • 1篇苑学礼
  • 1篇万双艳
  • 1篇姜华茂
  • 1篇郝洁
  • 1篇刘家望
  • 1篇李晨光

传媒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1
  • 4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联体共生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异基因大鼠联体共生的动物模型,探讨诱导免疫耐受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DA和LEW大鼠实施联体手术并诱导耐受,然后进行DA→LEW的肾移植。于术后6天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尿NAG酶活性、尿肌酐和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联体共生诱导耐受可使DA→LEW的肾移植存活明显延长,耐受组尿NAG酶活性、尿白蛋白均低于排斥组(P<0.01)。结论诱导免疫耐受可改善移植肾的功能。
张春阳史其新李晨光张大田姜华茂万双艳
关键词:肾疾病免疫耐受动物
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大鼠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移植耐受诱导方法。 方法 以Lewis大鼠和DA大鼠分别作为肾脏移植的受体和供体 ,采用注射抗淋巴细胞血清 (ALS)、输入供体骨髓细胞 (BMT)和环磷酰胺 (Cp)注射方法进行移植耐受诱导 ,观察肾脏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及受体对供体细胞抗原免疫应答改变。 结果 经耐受诱导的大鼠肾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7只鼠中 5只移植物存活 73~90d时仍无排斥反应迹象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供体特异性降低。 结论 诱导免疫耐受预防肾脏移植排斥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苑学礼谢蜀生刘家望史其新郭应禄
关键词:免疫耐受性移植物排斥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Fas-L表达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Fas L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近交系DA(RT1a)、LEW (RT11)大鼠进行原位左肾移植。实验组 :异基因移植组 (DA→LEW ) ;对照组 :同基因移植组 (LEW→LEW )。于手术后第 2、4、6天分别取移植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及电镜扫描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移植肾脏中的凋亡细胞 ,逆转录 (RT1a)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供肾及受体脾中Fas L表达的变化。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 2、4、6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 ,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TUNEL法结果显示实验组于手术后第 2、4、6天细胞凋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手术后第 4天差异最大 ,手术后第 6天因严重排斥而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RT PCR结果显示 ,Fas L在异基因肾移植排斥组供肾中表达增高。供肾中Fas L表达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Fas/Fas L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大鼠异基因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脾脏可通过Fas/Fas L介导的“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AICD)”清除完成排斥反应表达Fas L的淋巴细胞。
史其新高翔谢蜀生郭应禄
关键词:肾移植FAS-L急性排斥反应细胞凋亡
成年大鼠联体诱导的移植耐受与嵌合状态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将异基因成年大鼠联体共生 (parabiosis)以诱导相互特异的移植耐受 ,探讨嵌合体与耐受的关系。方法 联体前后低剂量环磷酰胺 (CP ,l0 0mg/kg)腹腔注射 ,观察联体大鼠存活时间。分别于联体 5、15、45d时将联体大鼠分开 ,并相互植皮 ,观察皮肤存活情况 ,并在上述时间点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联体分开后大鼠胸腺、脾脏中供体来源细胞的嵌合状态。在联体 15d时检测同种异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结果 实验组大鼠联体存活时间 (中位数 =6 3.5d ,P =0 .0 0 0 5 )明显延长。DA、LEW大鼠于联体 15d可诱导较稳定的皮肤移植耐受。嵌合状态在移植耐受诱导期 (15d内 )呈明显增长 ,而在耐受维持期 (15d后 )嵌合状态无明显变化。联体 15dMLR、DTH呈供体特异性降低。结论 联体共生可诱导DA、LEW大鼠相互特异的移植耐受 ,嵌合体与耐受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史其新谢蜀生俞莉章郭应禄
关键词:嵌合体移植耐受嵌合状态移植免疫学
成年大鼠联体共生诱导肾移植耐受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建立异基因大鼠联体共生的动物模型 ,探讨其诱导肾移植耐受机理。 方法 对DA和LEW大鼠实施联体手术并诱导耐受 ,然后进行DA→LEW的肾移植。FACS检测术后脾脏、胸腺中嵌合状态 ;检测体内、外过继转移耐受大鼠脾细胞对正常大鼠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和迟发性过敏反应 (DTH)的抑制作用 ,以及T细胞克隆不应答在耐受中的作用。 结果 联体共生诱导耐受可使DA→LEW的肾移植存活明显延长。耐受组脾脏、胸腺中供体细胞的嵌合比例明显高于排斥组。耐受可通过体内、外过继转移给正常大鼠。外源性IL 2可部分逆转耐受状态。 结论 嵌合状态与肾移植耐受存在明显相关性 ,克隆不应答。
史其新张庆殷郭应禄郝洁谢蜀生
关键词:肾移植动物模型异基因嵌合体
联体共生诱导成年大鼠肾脏移植耐受的研究
诱导移植耐受是实体器官移植的主要目标之一.成功的移植耐受可包括以下几个机制:克隆删除、克隆无反应、抑制/调节细胞的活性、Th1/Th2平衡偏移、抗独特型抗体和嵌合体<'[3]>.异基因成年大鼠联体共生,分开后进行肾移植,...
史其新
关键词:成年大鼠肾脏移植
文献传递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急性排斥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移植排斥的关系。 方法 选用近交系DA大鼠 ,LEW大鼠进行原位左肾移植。实验组 :异基因移植组 (DA→LEW ) ,对照组 :同基因移植组 (LEW→LEW)。于手术后第 2、4、6天分别取移植肾进行病理学检查及电镜扫描 ,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移植肾脏中的凋亡细胞及血清肌酐水平。 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在术后第 2、4、6天分别发生轻、中、重度排斥 ,对照组无明显排斥现象。TUNEL法结果显示实验组于手术后第 2、4、6天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手术后第 4天差异最大 ,术后第 6天因严重排斥而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与血清肌酐水平、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 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大鼠异基因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史其新谢蜀生郭应禄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