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为民

作品数:291 被引量:1,922H指数:2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53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建筑科学
  • 48篇天文地球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核科学技术
  • 6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7篇非饱和
  • 30篇地质
  • 30篇膨润土
  • 22篇高庙子膨润土
  • 20篇软土
  • 19篇吸力
  • 16篇地下水
  • 16篇地质处置
  • 16篇土体
  • 16篇膨胀力
  • 16篇饱和土
  • 14篇地质工程
  • 14篇水特征曲线
  • 13篇基坑
  • 13篇非饱和土
  • 12篇地基
  • 12篇有限元
  • 12篇污染
  • 11篇土水特征曲线
  • 10篇上海软土

机构

  • 289篇同济大学
  • 34篇教育部
  • 21篇法国国立路桥...
  • 11篇核工业北京地...
  • 9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3篇上海岩土工程...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市基础工...
  • 2篇上海房屋土地...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名古屋工业大...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90篇叶为民
  • 85篇陈宝
  • 57篇黄雨
  • 54篇唐益群
  • 45篇王琼
  • 44篇陈永贵
  • 40篇陈永贵
  • 17篇牛文杰
  • 14篇朱合华
  • 14篇叶斌
  • 12篇钱丽鑫
  • 12篇贾灵艳
  • 11篇杨林德
  • 10篇张亚为
  • 9篇刘笑天
  • 8篇万敏
  • 8篇王初生
  • 8篇董欣欣
  • 7篇张文翔
  • 7篇董炳炎

传媒

  • 28篇岩土工程学报
  • 17篇同济大学学报...
  • 12篇岩土力学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地下空间与工...
  • 9篇工程地质学报
  • 7篇勘察科学技术
  • 6篇水文地质工程...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地下空间
  • 5篇上海地质
  • 3篇施工技术
  • 3篇2009年上...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建筑技术
  • 2篇工程勘察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5篇2023
  • 12篇2022
  • 11篇2021
  • 16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11篇2011
  • 18篇2010
  • 28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14篇2005
  • 12篇2004
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垃圾填埋场封盖及衬里多界面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产量惊人的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地处置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垃圾填埋法是符合处置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的理想方案。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营后,如何防止被填埋垃圾及其次生有害物质进入周围环境,是垃圾填埋场设计环节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城市垃圾填埋场底部衬里系统及封盖系统中设置水力屏障,能有效防止填埋场中所产生的废液、废气向周围环境中迁移。水力屏障通常由土工合成材料与膨润土防水垫或压实粘土组成,形成一个多界面的复合衬里或复合封盖体系。这种多界面力学特性以及潜在薄弱面对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具有控制作用,因此成为业界的研究重点。本文依据填埋场封盖和衬里土工合成材料多界面力学特性的最新研究,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苏薇徐超叶为民陈永贵
关键词:城市环境地质废弃物处置垃圾填埋场土工合成材料非饱和土
上海软土土水特征的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44
2006年
详细介绍了滤纸法、渗析法与气相法3种室内土样吸力量测方法,并采用这3种方法获取了上海浅层②1层土在0~1400 kPa范围以及全吸力范围上的土水特征曲线。由此可得以下结论:①明确上海第②1层软土的进气值在110~250 kPa之间;②上海第②1土层的残余饱和度对应的吸力值约为20 MPa;③上海地区软土的减饱和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④低吸力范围内,上海软土土水特征曲线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叶为民白云金麒陈宝崔玉军
关键词:吸力气相法土水特征曲线
一种测量超临界CO<Sub>2</Sub>在岩石中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质工程研究领域。一种测量超临界CO<Sub>2</Sub>在岩石中渗透系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包括高压渗透室、恒温水循环装置、围压增压器、进口缓冲容器、出口压缓冲容器、背压调压阀、出口调压...
叶斌叶为民
文献传递
非饱和油田白垩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
2009年
利用改进的常水头压力渗透仪对非饱和油田白垩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轴平移技术来控制基质吸力,据以研究非饱和油田白垩的渗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田白垩的渗透性与其所承受的应力、渗压梯度和基质吸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围压的增大,白垩孔隙比和油渗透性都随之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压敏效应;渗压梯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渗透系数;注水作用使白垩内部含水量提高、基质吸力降低,并使油渗透性降低.上述研究成果为在石油开采工业中探索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术提供依据.
陈宝崔玉军杨林德叶为民
关键词:油藏岩石非饱和渗透性
高压实膨润土多场耦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高压实膨润土多场耦合物理模型试验可以验证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可以为评价膨润土在核地质处置库中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重要参数依据,因此意义十分重大。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大量高压实膨润土在多场耦合条件下长期性能的物...
朱俊易叶为民张文翔陈宝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多场耦合
文献传递
嵌岩桩的反射波波形特征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该文从理论与实际上对大直径嵌岩桩的反射波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嵌岩桩动测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叶为民唐益群邵忠心
关键词:嵌岩桩反射波法波形低应变动力检测
温控非饱和高压固结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非饱和高压固结仪,其包括压力室、高压力加载装置、吸力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数字化量测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压力室置于高压力加载装置内,由高压力加载装置对压力室施压;温度控制装置罩在压力室外部,对压力室...
叶为民陈宝张亚为朱悦铭郑赈济陈永贵
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研究被引量:70
2003年
为了建立城市三维数字地层信息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学科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地层数据模型 .该模型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方法 ,因此其数据结构的类层次关系、模型的构造过程等条理清晰 ,而且能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有机结合 .同时 ,该模型借助于Delaunay三角网来构造二维和三维拓扑关系 ,大大简化了三维形体之间复杂的拓扑关系 ,而且借此可以处理地层数据模型中的断层等突变信息 .利用这一数据模型 。
朱合华郑国平吴江斌叶为民
关键词:钻孔面向对象
一种测定溶液离子在土体中扩散系数的仪器
一种测定溶液离子在土体中扩散系数的仪器,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仪器包括带有内部腔体的外壳以及一侧带孔的土样容器;其中,该土样容器固定于外壳内部腔体中的底部,外侧与外壳的内壁无缝接触,且土样容器带孔的一侧朝向外壳的内部腔...
陈永贵牛利辉叶为民贺勇朱春明陈宝
文献传递
上海软土微观空隙各向异性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软土存在微观结构上的各向异性,其中空隙按成因可分为原生、次生两种类型.原生空隙在絮凝过程中产生,并在固结过程中由于重力等作用趋于闭合或张开,导致水平向空隙的渗透性优于垂直向;地下水溶蚀含水层...
叶为民杨林德黄雨唐益群董炳炎
关键词:软土微观结构各向异性
文献传递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