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兴胜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隐匿
  • 2篇脓肿
  • 2篇扁桃
  • 2篇扁桃体
  • 2篇扁桃体周脓肿
  • 2篇成像
  • 1篇心导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隐匿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脑内恶...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鼻窦炎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经验
  • 1篇症状
  • 1篇症状隐匿
  • 1篇治经

机构

  • 6篇义乌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吕兴胜
  • 2篇陈涧新
  • 2篇楼兴华
  • 2篇朱巧英
  • 2篇楼正才
  • 1篇朱艳丽
  • 1篇陶志强
  • 1篇范新华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卒中患者CT双低技术血管成像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低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成像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V、碘浓度370mgI/ml)、低电压组(管电压80kV、碘浓度370mgI/ml)、低浓度组(管电压120kV、碘浓度320mgI/ml)和双低组(管电压80kV、碘浓度320mgI/ml),后处理技术均采用ASiR算法3D重建。比较各组重建图像的对比信噪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评分,颈内动脉起始段(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A)A1段、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A)M1段、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A)P1段、椎动脉起始段(vertebral artery,VA)和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CT值,计算平均碘摄入量和辐射剂量参数,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结果 双低组的CNR和SNR值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但图像质量评分和各段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CTDIvol、DLP和碘摄入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CT双低技术扫描在脑卒中患者中可获得较满意的头颈部血管成像。
吴伟栋吕兴胜朱艳丽
关键词:脑卒中头颈部CT血管成像
介绍一种方便实用的CT-头颅体表定位法被引量:2
2006年
陶志强吕兴胜
关键词:颅内病变手术切口头皮下心导管
真菌性鼻窦炎25例CT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与CT影像资料。结果本组25例真菌性鼻窦炎中由曲霉菌感染引起21例,表现为真菌球形成,CT表现为:(1)病变鼻窦多为单窦,以上颌窦多见,少数可为双侧多窦;(2)病变鼻窦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影,密度相对较高,部分向鼻腔膨出;(3)多数病灶内可见沙粒样、小条片状、团块状钙化灶;(4)受累窦壁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硬化,可伴有轻度骨质破坏,但残存骨端伴有骨质硬化。由毛霉菌感染引起4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例,CT表现为:鼻窦黏膜增厚;鼻窦腔内均匀高密度影,呈毛玻璃样特征,病变密度明显高于相邻软组织;可有斑点状钙化灶。另外可见窦壁骨质侵蚀破坏1例,病变侵犯眼眶1例,但骨质破坏较明显。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可准确地显示病变累及的范围,对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吕兴胜
关键词:真菌鼻窦炎
症状隐匿的扁桃体周脓肿6例分析
2008年
症状隐匿的扁桃体周脓肿临床罕见,如临床医生不仔细检查或经验不足,容易漏诊。现对6例症状隐匿的扁桃体周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楼正才陈涧新吕兴胜楼兴华朱巧英
关键词:扁桃体周脓肿症状隐匿临床医生诊治经验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5例中12例单发,3例多发,共有18个病灶,其中位于顶叶的病灶6个,占33%;位于胼胝体3个,占17%;位于基底节3个,占17%;位于鞍区3个,占17%;位于小脑3个,占17%。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大部分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个别较为明显。MRI平扫中,T1WI上12个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其余6个呈低信号;在T2WI上9个病灶呈等信号,9个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典型患者可见"握拳样"改变。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影像学及其他临床资料可做出正确诊断。
吕兴胜范新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隐匿性扁桃体周脓肿九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楼正才陈涧新吕兴胜楼兴华朱巧英
关键词:扁桃体周脓肿隐匿性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