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坏死
  • 2篇减压性
  • 2篇减压性骨坏死
  • 2篇骨坏死
  • 2篇磁共振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药物疗法
  • 1篇异位囊肿
  • 1篇早期诊断和治...
  • 1篇肿瘤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哌喹
  • 1篇羟基哌喹
  • 1篇胃肿瘤
  • 1篇矽肺

机构

  • 5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5篇吴付仁
  • 3篇续晋铭
  • 3篇倪为民
  • 2篇罗子燕
  • 2篇杨佳琪
  • 2篇匡兴亚
  • 1篇吴鸿宾
  • 1篇李德鸿
  • 1篇杭燕静
  • 1篇徐明之
  • 1篇张翠娟
  • 1篇金兆麒
  • 1篇杨家麒
  • 1篇沈菊芳
  • 1篇许文颖
  • 1篇冯玉妹
  • 1篇焦天铎
  • 1篇倪新瑜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征象。结果  30例囊肿中 ,MRI检出率 10 0 % (30 / 30 ) ,定性诊断准确率 93 3% (2 8/ 3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主要征象 :囊肿在T1WI和T2 WI均呈高信号 ,囊内有分隔 ,囊周纤维包膜形成 ,囊肿与周围结构界限不清。结论 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重要手段。
续晋铭许文颖吴付仁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磁共振成像
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影像学方法断层扫描 (CT)与核磁共振 (MRI)对减压性骨坏死 (DO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5 0例工龄超过 1年的潜水员 ,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线、CT、MRI检查 ,分析 3种检查方法间的符合率、早期诊断率。结果 X线、CT和MRI的检出率分别为 30 .0 %、73 .5 %和 6 7.7% ;X线与CT和MRI间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2 .8%、10 0 .0 % ;CT和MRI的早期诊断率分别为 6 5 .7%、5 6 .5 % ,与X线平片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CT和 (或 )MRI比X线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有早期诊断价值。
匡兴亚倪为民续晋铭杨佳琪吴付仁罗子燕周蓓颖徐明之倪新瑜
关键词:减压性骨坏死核磁共振断层扫描
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匡兴亚倪为民续晋铭杨佳琪冯玉妹罗子燕吴付仁
该研究对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早期诊断研究选择140例工龄超过一年的潜水员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线、CT、MRI检查,发现 CT和MRI检出率高于X线,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应用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病灶特征分析对66名潜水工龄...
关键词:
关键词: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
胃前壁病变的X线检查被引量:4
1995年
胃前壁病变的X线检查焦天铎,吴鸿宾,吴付仁,金兆麒胃前壁病变因解剖等原因,通常用传统方法胃肠钡餐检查(GI)多不易显示清楚,常漏诊。笔者报告1979~1992年间,资料完整的胃前壁病变24例,笔者重点讨论胃前壁病变的X线检查方法。一、检查方法:采用低...
焦天铎吴鸿宾吴付仁金兆麒
关键词:胃肿瘤X线诊断
汉防己甲素和磷酸羟基哌喹治疗矽肺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杭燕静倪为民沈菊芳吴付仁杨家麒曹火章王志旦蒋荣兴薛海根金莲莲王仁青李德鸿张翠娟刘平生
关键词:矽肺药物疗法汉防已甲素磷酸羟基哌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