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 作品数:52 被引量:1,082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外容积-双能量CT与心脏磁共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以3T心脏磁共振为参考标准,探讨心脏双能量CT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外容积(ECV)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28例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前瞻性入选本研究。双能量CT延迟扫描用于计算心肌ECV,双能量CT心肌ECV(DECT-ECV)计算公式=(HU心肌/HU血池)×(1-红细胞压积)×100%。CMR心脏测量功能参数,包括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DECT-ECV和CMR-ECV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DECT-ECV中位数为36%(32%~51%),CMR-ECV中位数为31%(30%~46%),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11,P<0.001)。DECT-ECV的结果比CMR-ECV高15.8%;DECT-ECV和CMR-ECV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DECT有效辐射剂量(4.1±1.1)mSv。结论:DECT-ECV能够用于定量评价心肌细胞外间隙,但是DECT-ECV可能会高估心肌细胞外间隙的程度。
- 王瑞刘新民罗太阳周振王宏伟张朝吴伟徐磊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计算机体层成像
- 红花黄色素缓解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下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孔树脂层析法制得的红花黄色素(SafflorYellow)缓解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大孔树脂层析法制备纯度较高的红花黄色素,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此药后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致心肌缺血,第3天经右颈动脉插导管,记录给药及造模前后心室内压变化数据并进行分析;取大鼠心尖组织切片PTH染色观察。结果红花黄色素反复给药可明显缓解ISO多次注射致心肌缺血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的上升(P<0.05),且该药可缓解上述心肌缺血大鼠心室内压最大变化率(+dp/dtmax及-dp/dtmax)、心室峰压、发展压、心肌收缩成分缩短速度、心室峰压×心率等指标下降趋势;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对上述缺血心肌的组织变性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红花黄色素具缓解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下降的作用。
- 金鸣朴永哲吴伟李金荣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心肌缺血心功能
- 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阿雷地平(AR)肠溶胶囊后阿雷地平(AR)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羟基阿雷地平(AR-M1)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平行单次口服5,10和20 mg阿雷地平肠溶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0 mg组受试者继续进行多次口服10 mg,qd,连续7 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阿雷地平及其主要代谢产物AR-M1的药物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5~20 mg后阿雷地平和AR-M1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约为2.0~2.7 h和3.9~5.6 h;达峰浓度(Cmax)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加,分别为[(2.12±1.14)~(11.34±5.98)μg.L-1]和[(29.41±9.80)~(111.74±24.03)μg.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也随剂量增加呈线性增加,阿雷地平和AR-M1的AUC0~t分别为[(6.02±2.96)~(30.33±8.88)μg.h.L-1]和[(156.05±32.24)~(776.00±160.47)μg.h.L-1],AUC0~∞分别为[(6.12±2.98)~(30.53±8.89)μg.h.L-1]和[(159.39±33.23)~(785.53±161.92)μg.h.L-1]。多次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10 mg后阿雷地平和AR-M1的t1/2z分别约为2.5和5.5 h,AUC0~t分别为(18.09±5.42)和(604.46±159.66)μg.h.L-1,AUC0~∞分别为(18.25±5.42)和(611.93±162.81)μg.h.L-1。结论:在5~20 mg剂量范围内阿雷地平和AR-M1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10 mg多次给药,阿雷地平和AR-M1的Cmax和AUC均较单次给药显著增加,但未见明显蓄积。
- 刘文芳林阳李静杨汉跃周子杰杨克旭吴伟所伟杜海燕赵桂平方珊娟揭秉章闫秀娟贾小欣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 红花总黄色素体外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结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7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硅胶吸附法制得的红花总黄色素体外对氚标记血小板激活因子 (3HPAF)血小板受体结合的影响 ,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方法 以洗涤的家兔血小板 (WRP) ,血小板膜 (PM)及血小板膜蛋白 (PMP)为受体制剂 ,配体为3HPAF进行受体结合实验 ,观察红花总黄色素对3HPAF受体结合的抑制作用。结果 3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WRP受体结合实验 ,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3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受体结合实验 ,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两种浓度3HPAF作为配体进行PMP受体结合实验 ,不同浓度的红花总黄色素抑制3HPAF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均可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 金鸣吴伟陈文梅李金荣
- 关键词:体外抑制
- 红花黄色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缓解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本文以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红花黄色素(SY)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及降低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致小鼠死亡的作用;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观察SY缓解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作用。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SY,给药前后各取动脉血,比浊法测定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率;小鼠腹腔注射PAF和SY,观察SY降低小鼠死亡的药效;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通入高纯氮气造成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Fura-2/AM荧光光度法测定胞内游离Ca2+浓度、NAD动力学法,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LDH活性以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结果:SY整体给药可明显抑制ADP诱发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比较P<0.05)、降低PAF致小鼠中毒的死亡(与PAF组比较P<0.01);SY还可降低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与损伤组比较P<0.01),并可缓解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时LDH的漏出。结论:SY有抗血小板聚集、缓解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
- 臧宝霞吴伟陈红燕董宁宁金鸣童静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激活因子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
- 食品红花黄色素抗血小板激活因子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5
- 2001年
- 陈文梅金鸣吴伟李金荣臧宝霞朴永哲
- 关键词:食品红花黄色素红花活血化瘀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6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作用。方法 以放射受体结合试验观察HSYA抑制 [3 H]PAF与家兔洗涤血小板 (WRP)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比浊法观察HSYA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多型核白细胞 (PMNs)聚集的作用。结果 HSYA可浓度依赖地抑制 1 ,2及 4nmol·L-1 [3 H]PAF与WRP受体的结合 ;HSYA抑制PAF介导的WRP及兔PMNs聚集 ,均具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IC50 分别为 0 99及 0 70mmol·L-1 。
- 臧宝霞金鸣司南张彦吴伟朴永哲
- 关键词:拮抗作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血小板活化因子红花血小板聚集
- 葶苈子黄酮对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研究葶苈子黄酮对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家兔中性粒细胞(PMN)和洗涤家兔血小板(WRP)的聚集及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比浊法观察PAF诱导的PMN(或WRP)聚集;PAF诱导已着色PMN(或WRP)黏附,比色法测定此PMN(或WRP)破膜后溶液吸光度,表示其黏附活性。结果葶苈子黄酮可明显抑制PAF诱导的PMN和WRP聚集及黏附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葶苈子黄酮具有拮抗PAF的作用。
- 吴伟金鸣李金荣董宁宁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 国产比伐卢定在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初步药动-药效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 2012年
- 目的初步研究国产比伐卢定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并评价其安全性,为Ⅱ/Ⅲ期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静脉弹丸式注射比伐卢定0.75 mg/kg,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180 min内的血药浓度进行药动学分析,测定活化凝血时间进行药效学分析,同时观察给药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及安全性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入选健康男性受试者10名,年龄(29.5±3.4)岁,身高(170.7±5.5)cm,体重(66±7)kg,体重指数(22.2±1.7)kg/m2。药动学参数:峰浓度(Cmax)为(8347±1586)μg/L,达峰时间(Tmax)为5 min,末端消除半衰期(T1/2z)为(41.6±9.0)min,0到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24.0(98.4~182.3)min.μg/L,0到无穷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31.9±26.8)min.μg/L,平均驻留时间(MRT0-t)为(25.6±3.1)min,表观分布容积(Vz)为(354.8±103.9)ml/kg,清除率(CL)为(5.9±1.1)ml/(min.kg)。药效学参数:基础值(E0)为(146±17)s,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2225(799~42 008)μg/L,最大效应(Emax)为(4072±294)s。试验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行X线胸片、头颅CT、12导联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凝血5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试验过程中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比伐卢定似有起效快和半衰期较短的特点,可作为一种较安全的抗凝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 杨克旭林阳刘文芳李静所伟吴伟仇琪杜海燕周子杰赵桂平王云龙潘昱闫秀娟贾小欣
- 关键词:比伐卢定药动学药效学活化凝血时间
- 红花黄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9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 (SY)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邻二氮菲 Fe2 + 氧化法检测SY清除H2 O2 /Fe2 +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观察小鼠肝匀浆的脂质过氧化 ;比色法观察H2 O2 /Fe2 +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致红细胞膜的破裂。结果 :1.39~ 3.4 2g·L-1SY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 2 7.2 %~ 10 0 % ,呈明显量效关系 ;77.8~776 .1mg·L-1SY缓解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 10 .5 %~ 92 .8% ,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37.1~ 2 97.1mg·L-1SY抑制羟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破裂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SY为红花水溶性抗氧化有效部位。
- 金鸣李金荣吴伟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抗氧化作用红细胞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