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何珍

作品数:46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地震
  • 8篇岩石
  • 7篇物性
  • 6篇信号
  • 5篇进制
  • 5篇二进制
  • 4篇钻柱
  • 4篇脉冲
  • 4篇脉冲压缩
  • 4篇储层
  • 3篇地震波
  • 3篇断层
  • 3篇岩石物性
  • 3篇震波
  • 3篇随钻
  • 3篇随钻地震
  • 3篇褶积
  • 3篇反褶积
  • 3篇非均质
  • 3篇非均质性

机构

  • 37篇中国地震局地...
  • 9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灾害学》编...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6篇吴何珍
  • 8篇葛洪魁
  • 7篇朱维
  • 5篇兰晓雯
  • 5篇韩来聚
  • 5篇魏茂安
  • 3篇陆斌
  • 3篇和泰名
  • 3篇符力耘
  • 2篇杨微
  • 2篇孟小红
  • 2篇朱玉萍
  • 2篇崔士波
  • 2篇李长征
  • 2篇毛国敏
  • 2篇黄伟传
  • 2篇生冬梅
  • 2篇刘政一
  • 2篇王鹏
  • 1篇郭良辉

传媒

  • 17篇世界地震译丛
  • 4篇CT理论与应...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辽宁师专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声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测井技术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石油物探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二进制编码激励的高孔隙岩石物性实验研究
<正>本研究关于压实带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压实带是发生在高孔隙岩石变形阶段的一种局部化变形结构。主要研究的是通过测量高孔隙红砂岩的波速变化来认识变形对岩石性质的影响。在调研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
吴何珍朱维
文献传递
Don·L·安德森(1933-2014)
2015年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前主席安德森(DonL.Anderson)(http://srl.geoseience—world.org/content/85/1/91.full),于2014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1岁。 唐堪称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复兴的真正领军人物。在他于1958年到2014年间发表的350多篇论文中,他试图解决在矿物物理学、地震学、热流、地球化学、构造物理学、行星科学以及岩石学领域的诸多问题。他研究的重点随时间而不同,但在50年间一直涉猎甚广。
Adam M.Dziewonski吴何珍
关键词:构造物理学地球物理行星科学地震学岩石学
期刊论文被引次数与下载次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讨单刊论文全时域(从创刊至现在)下载次数与被引次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考虑原始数据概率密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数据的合理变换,运用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下载次数与被引次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1)论文原始被引次数v与下载次数u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2)经变换,论文被引次数y与下载次数x呈正相关关系;(3)对数据再做适当处理后,论文被引次数y与平均下载次数x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论文下载次数x增加,与之对应的论文被引次数y也随之而增加.
毛国敏吴何珍任蕾蒋知瑞生冬梅孙振凯袁志祥宋胜合
利用相关域小波变换进行SWD资料预处理被引量:12
2009年
随钻地震(SWD)的波场十分复杂,对钻头有效信号和地表机械干扰成分的分析是SWD重要的资料预处理步骤.本文利用有效信号和噪声带有周期性或时延差异等时间结构特征,引入相关域小波变换进行SWD信号检测和分析.有效信号在钻柱内往复多次传播,因而带有严格的周期性,泥浆泵等机械发出的噪声也是周期性的,这些成分在自相关域内可以得到很好的凸显.SWD波场的各种成分,由于到达各个接收道的时延不同,在互相关域的特定时延处也能够得到凸显,利用小波变换对这些在相关域内得到凸显的成分进行多分辨分析,能够获得优势频率范围、周期、衰减等主要特征.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出合理的SWD处理方法,初步得到了有效信号的直达波.数据试处理结果表明,相关域小波变换是随钻地震的一个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陆斌葛洪魁吴何珍杨微崔士波王鹏韩来聚魏茂安
关键词:随钻地震小波变换
高分辨率地震重定位新方法及其在中国芦山地震余震中的应用
2017年
研制了一种新的高分辨率地震重定位方法(命名为:hypoRelocate)。该方法不仅用到传统的绝对走时和相对走时差约束,还加入了一种新约束——地震间的尾波互相关走时。该新方法利用模拟退火方法搜索地震事件群的上述三种约束总残差最小值,来求解地震事件的最佳位置和发震时刻。hypoRelocate方法通过加入尾波互相关走时拓展了相对走时对地震相对位置约束的优势,能够更高精度地确定地震相对位置,通过绝对走时信息的加入减小了重定位结果对原始地震目录位置的依赖。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芦山地震余震的重定位工作中。该方法的结果与另外一种重定位的hypoDD方法的结果的对比表明:尾波互相关走时和绝对走时的加入能够更好地约束地震的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
Li SunMiao ZhangLianxing Wen孙丽(译)吴何珍
关键词:高分辨率地震地震余震重定位模拟退火方法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谱分析进行储层非均质性描述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纵(P谱)横(H谱)波谱分析定量描述了储层的纵横向非均质性。P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参数沿纵向变化的方式,其谱指数随储层不同深度的变化揭示了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的物理含义;利用多井声波测井数据的横向预测特征,通过H谱分析方法描述了储层物性的构成,旨在描述储层物性横向扰动的程度,即将其作H谱变换到慢度域表征该层段每种物性成分所占的比例,判断地层岩性物性构成和分布特征,揭示了储层物性横向非均质性的程度。
吴何珍符力耘葛洪魁
关键词:声波测井储层非均质性
钻柱波传播中的随机激励源信号提取
利用钻井过程中的钻头破岩所发射出的地震波,进行随钻勘探,是勘探地球物理与石油工程相结合的一项技术。1936年,B.B.Weatherby提出了利用钻头信号作为震源的想法,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该想法未能得到发展。上世...
吴何珍葛洪魁黄伟传
编码激励用于岩石物性超声成像的仿真被引量:4
2010年
数字编码技术在雷达、医学等方面广泛成功应用使得将其引入地震探测中成为可能。本文为将数字编码技术引入地震探测中,进行了岩石物性成像仿真实验。首先讨论了编码超声成像原理,分析了编码技术的规律和特点。其次通过激励Golay码,利用FieldⅡ软件包进行了岩石物性超声成像的仿真,并比较了仿真结果的成像分辨率。结果表明,编码技术是提高超声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可用于指导野外编码地震探测。
吴何珍和泰名
关键词:地震探测GOLAY码
含时的新确定性地震危险情景:2016年8月24日在意大利中部发生的M6.2地震初步报告
2017年
0引言获得一个含时的全面可靠的预期地震动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减灾对策和提高备灾能力至关重要。然而预测地震和相关的地面震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对有限大小和不同精度的数据集小心地使用统计学方法来确定。如今被工程界公认的方法是单独使用标准危险指数估计[例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这对于特定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设计是不够的。并且,对于任何一个地震危险性分析(SHA)的有效工具.
A.PeresanV.KossobokovL.RomashkovaA.MagrinA.SolovievG.F.Panza王长在吴何珍
关键词:峰值加速度减灾对策数据集
意大利近期地震活动:地中海中部地区的活动构造以及MW6.3拉奎拉地震后地震活动率的变化
2017年
给出了通过对2005~2012年期间发生的约10万个地震改进震源定位获得的意大利仪器记录的地震活动性的一幅新图像。改进的定位对地中海中部地区的活动构造产生了新的约束,该地区的嵌套板块和大陆碎片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阿尔卑斯和亚平宁山系的发育。中源和深源地震确定了此山脉带下面分层的横向非均匀过程以及大陆岩石层下沉的活跃。浅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抬升的地形下且与低速地幔异常有关,表明重力的叠加迫使欧亚—非洲板块汇聚。分层过程驱动使山脉拉长,同时导致山脉外边缘缩短的挤压和扩张结对体系。更新的地震目录使我们能解决近年来即2009年MW6.3拉奎拉地震后出现的地震活动率的突变。由于地壳内流体流动和孔隙压力变化引起应力场的区域尺度扰动,该扰动可能与山脉下方深部脱水过程的活跃有关,因此,地震活动率的增加是合理的。
C.ChiarabbaP.De GoriF.M.Mele李万金吴何珍
关键词:地震定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