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媛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林改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测算与分析——基于DEA-Malmqusit指数方法以浙江丽水为例被引量:12
- 2013年
- 在对浙江省丽水市76个样本农户2004-2009年林业经营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和分析林改后林农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结果表明,2004-2009年浙江省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但生产要素配置水平有所下降,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个体差异较大,38.1%的样本林农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不升反降。因此,通过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扩大林改成果惠及面,增进林农之间经验交流,加强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适度规模经济,是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林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 吴俊媛苏时鹏许佳贤孙小霞
- 关键词:林改农户DEA-MALMQUIST
- 多重目标下的中国林业技术效率及其收敛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文中借助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了"三大效益"最大化目标下的中国林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地区差距和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林业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省域林业技术效率较低且差距较大;中国林业技术效率不存在全域性的绝对σ收敛,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林业技术效率均存在"俱乐部收敛"且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比西部地区更快,而中部地区则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南方集体林区存在"俱乐部收敛",而其他林区则不存在"俱乐部收敛"。
- 黄安胜林群苏时鹏许佳贤张春霞吴俊媛
- 关键词:收敛性DEA模型
- 林改后闽浙赣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比较被引量:21
- 2015年
- 为了找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家庭林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规律,论文以闽浙赣2004-2009年237个林农的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家庭林业经营为决策单元,以林地面积、劳动力、资金为投入变量,以林业总产出为产出变量,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TFP,运用Tobit回归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家庭林业TFP增长的主动力。闽浙赣家庭林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依次为-4.3%、13.4%、8.9%,使得其TFP年均增长率差异很大,依次为-4.4%、9.1%、5.8%。规模效率变动及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变动的个体差异较大,直接导致三省家庭林业TFP变动的个体差异均较大,且浙江、江西远大于福建,均需要扩大林改成果的社会惠及面。虽然对各省家庭林业TFP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所不同,但户主受教育年限、林业经营条件、资金来源渠道和林业管制政策执行属于影响两个省的共同因素。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加快林地流转、加强新型林农培育、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林业多渠道融资机制和规范政策执行等措施有利于家庭林业生产力水平持续增长,规范林地流转、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组织和促进林农相互交流等措施有利于扩大林改成果的社会惠及面。
- 苏时鹏吴俊媛甘建邦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要素生产率
- 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和分析了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年际间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但推动各年度增长的关键力量均是技术进步;在四大地区中,只有东北地区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三个地区均增长,且增长动力相似;由于技术效率提升乏力,超过40%的省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 黄安胜许佳贤吴俊媛苏时鹏
- 关键词: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碳储量影响研究
- 林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储碳功能是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之一,也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林改与森林碳储量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理,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也...
- 吴俊媛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碳储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