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全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油管
  • 2篇油管道
  • 2篇技术经济
  • 2篇CO
  • 2篇气管道
  • 1篇电机
  • 1篇压缩机
  • 1篇压缩气体
  • 1篇油气管道
  • 1篇原油管道
  • 1篇增压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油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石化
  • 1篇石油
  • 1篇输油
  • 1篇输油管
  • 1篇输油管道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
  • 1篇里贾纳大学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罗斯公司

作者

  • 8篇吴全
  • 3篇沈珏新
  • 2篇艾勇
  • 1篇陈霞
  • 1篇张玲
  • 1篇续元庆
  • 1篇杜敏
  • 1篇吴梁红
  • 1篇孙春良
  • 1篇王占黎
  • 1篇郭海涛
  • 1篇徐奇
  • 1篇艾勇

传媒

  • 4篇油气与新能源
  • 3篇石油规划设计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综述被引量:6
2008年
目前,国外各大管道公司普遍采用管道完整性管理(PIM)这种管理模式,即一种以可靠性为核心的风险预控管理模式。文章介绍了国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完整性管理的概念、内容以及实施原则,并对这种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张玲吴全
关键词:油气管道可靠性完整性
我国与北美地区输油管道工艺设计的对比被引量:5
2014年
输油管道工艺方案决定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及项目的投资和效益。将我国输油管道的设计输量、设计压力及其余量的选取和工艺比选方法与北美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我国计算天数为350天,设计输量的余量约为5%,国外的余量一般为10%左右;管道设计压力选取宜采用优化设计法;建议输油管道设计压力和MAOP间的设计余量为5%~10%;工艺比选方案建议采用J曲线法。
宗媛吴梁红杨文川吴全韩海彬
关键词:输油管道
“双碳”背景下氢-氨储运技术与经济性浅析被引量:10
2022年
氢能产业发展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氢气的储运难题是制约其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氨宜储宜运,是一种优质的氢能载体和零碳燃料,以氨供氢、以氨代氢有望成为破解氢储运难题的一种关键技术路径。总结了氨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及储运形式,分析了氨在脱碳经济中的新应用及其技术发展情况,从远洋运输、陆上管道运输、氢能储存等方面比较了氢-氨储运模式的技术经济性,探讨了这一模式在未来规模化氢能储运中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技术挑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吴全沈珏新余磊陈霞艾勇陈嘉琦薛慧勇
关键词:技术经济
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中的增压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CCS/CCUS技术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CO_(2)增压和超临界输送技术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含杂质CO_(2)混合物相态变化和热物性的准确预测十分复杂,给增压系统方案确定和设备制造带来挑战。分析了CO_(2)主要热物性和杂质的影响,压缩机和泵应用于CO_(2)超临界输送中的典型增压方案,以及设备选型和国产化情况。在借鉴国外相关工程经验基础上,提出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上下游需求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具体增压方案,应重视增压热回收利用,充分利用水在CO_(2)中溶解度变化特性进行脱水,综合进行系统优化以降低排放并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加大CO_(2)增压设备国产化力度等建议。
吴全沈珏新杜小均李育天张景昕艾勇
关键词:超临界脱水
阿-独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独-乌原油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分析
2010年
以加剂综合热处理输送工艺设计的鄯-兰原油管道,实现了低输量下冬季最冷月"两站点炉"、其他月"一站点炉"的准常温输送,为2011年拟建的阿-独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独-乌原油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优化积累了经验。通过对阿-独管道、独-乌管道、阿-独-乌管道水力、热力计算分析得出:鉴于哈萨克斯坦原油物性的不确定性,已建管道与拟建管道承压不同导致的操作方式和压力保护差异,保持现状和已有设计是比较现实的。
姚峰陶志江王慧庆黄冬吴全靳毅
关键词:原油管道方案分析水力计算热力计算
中国主要石油公司LNG业务现状、挑战和应对策略被引量:12
2021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这三大石油公司是中国LNG(液化天然气)市场主力军,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各自形成了上下游一体的LNG业务链,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推进LNG业务高质量发展,在分析三大石油公司LNG主要业务发展现状及“双碳”目标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石油公司LNG业务发展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减排压力增大、LNG应用成本较高、LNG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仍存在诸多风险等几方面挑战,提出坚持低成本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LNG行业低碳转型、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能源有序替代、创新商业模式以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等建议。
沈珏新张洪林杜敏吴全张景昕
关键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LNG
长输天然气管道不同压缩机驱动方式的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燃气轮机和变频电机是长输天然气管道两种常用的压缩机驱动方式。截止2013年底,我国(包括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安装投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约220套,总装机功率约5 000MW。随着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的陆续建成投产和国内天然气管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压缩机组将得到应用,同时,压缩机组的国产化也进一步推进。比较和分析了燃气轮机和变频电机的结构和特性、启机和停机、典型故障、维护和保养以及经济性,为长输天然气管道压缩机驱动选型提供参考。
艾勇张福坤吴全王占黎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燃气轮机变频电机
压缩气体储能技术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探析
2023年
压缩气体储能是一种新兴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空气和CO_(2)是压缩气体储能常用的两种工质。首先,在梳理压缩气体储能主要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聚焦绝热压缩气体储能,分析了系统结构和性能,重点论述了循环效率的影响因素。其次,选取典型的系统为对象,进行了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分析。最后,探讨了压缩气体储能发展趋势,认为压缩空气(CO_(2))储能和液态空气(CO_(2))储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趋于成熟,100 MW级以上规模的效率已逐渐逼近抽水蓄能,单位投资成本和全生命期度电成本已开始超越同规模抽水蓄能,建议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以快速形成产业优势;压缩CO_(2)储能和液态空气(CO_(2))储能技术还不成熟,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较高,但发展潜力较大,建议加强产学研结合,尽快提升技术成熟度,同时给予一定的电价政策和并网政策支持,以促进示范项目的建设。
吴全孙春良郭海涛王秋麟李育天续元庆徐奇郑坚钦
关键词:技术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