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少融

作品数:5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核科学技术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热堆
  • 24篇供热堆
  • 14篇核供热
  • 12篇核供热堆
  • 10篇两相流
  • 7篇自然循环
  • 7篇反应堆
  • 6篇多效蒸发
  • 6篇海水淡化
  • 5篇失水事故
  • 5篇稳定性
  • 5篇干度
  • 5篇传热
  • 4篇海水淡化系统
  • 3篇低温供热堆
  • 3篇热管
  • 3篇换热
  • 3篇核能
  • 3篇传热管
  • 2篇低温堆

机构

  • 37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37篇吴少融
  • 17篇张佑杰
  • 14篇姜胜耀
  • 13篇博金海
  • 8篇贾海军
  • 7篇马昌文
  • 6篇薄涵亮
  • 5篇韩兵
  • 5篇杜小泽
  • 4篇李怀萱
  • 4篇何学东
  • 4篇王宁
  • 3篇姚梅生
  • 3篇董铎
  • 2篇王大中
  • 2篇张达芳
  • 2篇苏庆善
  • 2篇佟允宪
  • 2篇王飞
  • 1篇王补宣

传媒

  • 12篇核动力工程
  • 11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第八届全国反...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8篇1997
  • 10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0
  • 1篇198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供热堆热循环方式分析
1997年
详细分析讨论了低温供热堆的热循环方式,列举了几种适合低温供热堆热电联供热源和冷源特点的动力循环方式。根据5MW、200MW、500MW低温供热堆热电联供热源和冷源特点,对各循环方式作了详细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堆参数所提供的热源,要求不同的循环方式与之相适应。
薄涵亮马昌文吴少融
关键词:供热堆动力循环循环方式热电联供
低干度两相流自然循环稳定性实验研究
吴少融博金海姚梅生
关键词:再循环流动流体流动稳定性供热堆二相流动
两相流动稳定性的系统辨识
1996年
叙述了用相关分析系统辨识方法判别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原理、实验方法及测试结果。该方法将信息科学中的系统稳定和系统辨识理论应用于热物理科学中的两相流稳定性研究,发展了新概念的两相流稳定性实验技术和方法。该方法使得在稳定工况下判别两相流系统的不稳定边界和稳定裕度成为可能。实验是在低温堆热工水力学模拟实验系统HRTL-5上进行的,实验中以加热功率的逆重复伪随机序列做为输入信号源,系统流量作为响应函数,用相关分析研究了两相流动系统自然循环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实验结果证明系统辨识方法判别两相流动稳定性是成功的。该实验结果对确立两相流动态数学模型,验证理论模型对稳定边界的判别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发展系统分析和状态监视方法,对建立工程系统中两相流不稳定性预报方法具有一定学术和实用参考价值。
吴少融张佑杰王大中博金海王飞
关键词:系统辨识自然循环核供热堆稳定裕度
旋叶式液膜喷嘴
旋叶式液膜喷嘴,包括壳体、支撑孔板、旋叶喷嘴和管板。管板固定在壳体的下部,支撑孔板固定在壳体的中间,孔板上均布有小孔,孔板中心装有调节螺杆,旋叶喷嘴固定在调节螺杆的下部,螺杆下端部装有倒台锥,旋叶外环与倒台锥的下端边缘形...
吴少融姜胜耀贾海军
文献传递
低温堆上空腔失水事故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叙述了位于低温堆上空腔位置的中小尺寸管道破裂引起的小破口失水事故研究.在核供热堆热工水力学实验系统HRTL5上,对停堆后堆内有剩余功率的上空腔小破口失水事故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了小破口失水事故发生后,系统运行重要参数的变化。
博金海张佑杰吴少融韩兵何学东张雪松
关键词:失水事故低温堆
5MW低温核供热堆热电联供试验
王大中董铎吴少融张达芳苏庆善周世新等
一、成果简介及关键技术:1.成果简介:核供热堆热电联供是低温供热堆综合利用开发的重要方面,5MW低温供热堆热电联供系统从1990年1月份开始设计,1991年8月完成安装调试并相继完成72小时满功率热电联供运行试验。此后从...
关键词:
关键词:供热堆低温供热堆
低压、低干度自然循环系统两相流动特性被引量:3
1997年
在大型热工水力学实验回路HRTL200上,以水为工质,在压力1.0~4.0MPa,加热功率27~240kW,入口欠热度5~80℃,加热段出口质量含汽率小于5%的实验参数范围,研究了系统压力、加热功率、冷却剂入口过冷度及入口阻力等对低压、低干度自然循环系统的两相流稳定流动及不稳定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对循环流量,流动稳定区及流动振荡特性均具有影响。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参数范围包括了200MW核供热堆微沸腾运行工况的参数,获得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对于加深对低干度汽水两相流动机理的了解。
吴少融贾海军李怀萱王宁姜胜耀张佑杰
关键词:核供热堆自然循环两相流
核供热堆不能完全停堆的失水事故中主回路自然循环断流实验
1996年
5MW核供热堆和200MW核供热堆的主回路是一体化的自然循环系统.在破口失水事故中,当液位降至低于主换热器入口上沿以后会发生主回路冷却剂自然循环的断流过程,影响堆芯的冷却和系统的稳定性.当发生失水事故而且反应堆又不能完全停堆时这种影响更大.在5MW核供热堆热工水力模拟回路HRTL5上进行了实验.破口位置选在一回路换热器下部.模拟实验回路的加热段和上升段取几何相似,实验系统的流体与原型相同,并取相同的稳态运行工况.将实验系统调至稳态运行工况,系统压力调整到1.5MPa,在发生小破口失水事故后维持额定功率的20%的加热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循环断流过程中,燃料元件不会出现超温以至于烧毁。
博金海张佑杰吴少融韩兵何学东
关键词:核供热堆失水事故自然循环断流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效蒸发器温差分配方案
对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由于各效传热系数预先未知,因此在等加热面积的温差分配方案下,设计需要的计算量非常庞大.本文引入前向多层神经网络预示各效传热系数,可以得到相当准确的结果,据以确定系统的温差分配方案,大大降低了系统设...
杜小泽吴少融姜胜耀
关键词:多效蒸发神经网络传热系数
文献传递
功率密度分布对两相流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叙述了不同功率密度分布工况下的自然循环两相流稳定性实验研究。实验是在5MW核供热堆的热工水力学模拟实验回路(HRTL5)上进行的,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功率密度线性分布和功率密度余弦分布两种加热元件。其结果表明:在低压低干度自然循环系统中,加热元件的功率密度分布形式对两相流稳定性的影响很小,验证了功率密度线性分布下两相流稳定性实验结果的通用性。
张佑杰姜胜耀吴少融
关键词:两相流稳定性密度波反应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