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俊
- 作品数:111 被引量:7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培养文理交叉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 2000年
- 石长顺吴廷俊
- 关键词:新闻学教育模式教育理念
- 全文增补中
- 重思中国新闻史:基于传统与现代双向规约的历史图景被引量:2
- 2017年
- 所谓"传统",是指新闻传统,具体包括传媒的体制内生成与生存、传媒为君王和政府之喉舌、传媒以政治需要为推动力和谏言朝廷是言论表达的主渠道等内涵;所谓"现代",是指新闻现代性,具体包括传媒的体制外生成与生存、传媒是政府的监督者、传媒以市场为推动力量和新闻自由是传媒的生命等内涵。"现代"之历史诉求与"传统"的调适选择成为左右中国新闻史的两股方向不同的力量,在这两股力量的双向规约下,中国新闻传播史呈现出如下六个历史时期:传统生存期(1815年前)、现代化探索期(1815—1911年)、现代化整体肇启时期(1912—1927年)、现代化多路呈现期(1927—1949年)、现代化挫折期(1949—1976年)与现代化重启期(1976年至今)。"传统"与"现代"双向规约的历史演进机制,使中国新闻传媒呈现出"中体西用"的标本性意义。
- 吴廷俊阳海洪
- 关键词:中国新闻史
- 过渡期《大公报》立场考察——以1949年6月17日—1950年6月26日社评为对象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过渡期《大公报》社评的考察,发现其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立场,与《解放日报》主人立场不同,过渡期《大公报》实际上持有"客卿"立场。其对内言说,对主人极尽讨好讴歌能事,即使主人高姿态征求"批评意见",客人也颇识趣,遵循"少说为佳"、"避重就轻"、"尽量后说"、"说之婉转"原则;对外言说则看主人眼色行事,以主人爱憎为爱憎,爱主人之所爱,恨主人之所恨,对主人的朋友尽量说好话,对主人的敌人则大加挞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该立场形成的原因。
- 江卫东吴廷俊
- 关键词:大公报解放日报社评社论立场
- 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
- 至今传播学发展的光景依旧,困惑依旧,如时至2001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学者们依然在讨论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面对这种学科的尴尬,本文提出:需将传播学原理与运用作为一种基本素质进行教育,并以此作为...
- 吴廷俊舒咏平
- 关键词:传播学传播教育素质教育
- 文献传递
- 多媒体网络传播对传播学术研究的影响(之十三)被引量:1
- 1999年
- 吴廷俊薛飞
-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信息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媒介网络传播时代
- 新闻媒体必须按新闻规律行事——对共和国新闻史上三个指导方针的反思被引量:7
- 2009年
- 要对1949至2009"这60年"新闻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一个真实描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撰写出一部"彰往而察来"的当代新闻史,必须对影响"这60年"新闻媒体发展的"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运动、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和"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贯彻这样三个事件重新进行考察。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实际上学习的是斯大林专制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其结果加速了中国新闻媒体"一样化",新闻舆论"一律化"进程;50年代后期,毛泽东出于"引蚂蚁出洞"的需要,提出"政治家办报",要求新闻工作者"紧跟"、"快转",其结果使新闻媒体完全失去独立思考,只充当"第一书记"的"简单传声筒";90年代初期,提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其结果使新闻舆论监督难上加难,新闻媒体功能严重缺损。三个事件一个要害,就是使新闻媒体离开新闻规律,远离新闻专业精神。
- 吴廷俊
- 论《大公报》的“敢言”传统被引量:8
- 2002年
-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一百周年纪念日。一个世纪的历史,它经历了英敛之(1902—1916)、王郅隆(1916—1925)、新记公司(1926—1949)和新生(1949至今)四个发展时期。百年沧桑,“四时”巨变,但这份报纸始终以“敢言”著称。对这一点,与该报有深厚关系的胡政之1947年7月21日在《对天津馆……
- 吴廷俊范龙
- 关键词:《大公报》中国新闻史办报宗旨报纸风格
- 香港的新闻教育
- 1998年
- 去年在香港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期间,我对香港的新闻教育作了一下比较深入的考察。 香港的新闻教育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 1965 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设立新闻与传播学系。
- 吴廷俊
- 关键词:新闻教育新闻传播硕士学位传播学实验室本科生
- 科技人文相宜 学术人品俱佳——送别杨叔子校长
- 2022年
- 学界巨星陨落,喻园肃穆!惊闻德高望重的杨叔子校长病逝的噩耗,不觉悲从中来,他的慈祥面容出现在眼前!杨叔子出身名门,天资聪慧,记忆超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1月出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任期满后又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几十年来,杨叔子对学校建设和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文质彬彬的人品风范在喻园广为传颂,为认识他的人所公认。
- 吴廷俊
-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文质彬彬
- 杜威在华讲演中的传播问题被引量:2
- 2014年
- 1919—1921年杜威在华讲学期间多次论及传播的重要性,他把自由传播视为民主制度的根本特征,分析了落后的交通状况和等级观念对社会交往的阻碍作用,对白话文运动表示同情和支持。因此杜威的这次讲学活动,不仅向当时的中国听众介绍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也实现了其传播观念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传播。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翻译的问题以及学科之间的隔阂,杜威在华讲演中的传播论述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 高海波吴廷俊
- 关键词: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