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青
-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侧耳木霉T9对褐煤的生物降解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微生物降解方法,以煤样粒度、菌液用量、煤浆浓度和生物降解时间为影响因子,测定侧耳木霉T9对山西褐煤的生物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褐煤生物降解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煤样粒度>菌液用量>煤浆浓度>生物降解时间。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组合为:煤粒度0.1mm、菌液用量10mL、煤浆浓度2%和生物降解时间14d,对褐煤的生物降解率最高达60.00%。
- 赵晓燕吴晓青周红姿张广志张新建
- 关键词:褐煤粒度生物降解率
- 一种防治种传及土传病害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种传及土传病害的方法,涉及了结合木霉菌剂和电子束辐照技术防治种传病害及土传病害及增产的综合处理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利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对种传病原菌进行杀灭处理;在播种前使用木霉可湿性粉剂处理辐照种;...
- 吴晓青王贻莲李纪顺杨合同
- 文献传递
- 木霉拮抗灰霉菌与pH的相关性分析
- 灰霉菌(Botrytis cinema)可引起果蔬花卉的灰霉病病害,一些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可拮抗灰霉菌并具有防治灰霉病的作用.研究表明,灰霉菌侵染植物初期向环境中分泌草酸(Oxalic Aci...
- 吴晓青赵忠娟赵晓燕陈凯李纪顺杨合同
- 关键词:木霉灰霉菌PH
- 哈茨木霉LTR-2对蔬菜种子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0
- 2015年
- 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哈茨木霉LTR-2处理对黄瓜、萝卜和番茄3种蔬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LTR-2处理的蔬菜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未处理;LTR-2处理的蔬菜幼苗的株高、鲜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Pn值)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处理,而膜质损伤(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弱于未处理的幼苗。哈茨木霉LTR-2能够促进盐胁迫下蔬菜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膜质损伤,增强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 赵忠娟扈进冬吴晓青赵晓燕李哲李纪顺杨合同
- 关键词:哈茨木霉蔬菜种子盐胁迫耐盐性
- 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光合作用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椒样薄荷光合作用和PSII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椒样薄荷的生长和生物量呈现出了浓度依赖性的变化。在100和150 mmol/L NaCl胁迫下,椒样薄荷能够正常生长。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提高,椒样薄荷光合能力和PSII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表明QA到QB之间的电子传递被阻断。光合作用对NaCl胁迫下植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最为突出,PSII是光合系统中最敏感的组分,在植物光合系统对环境胁迫的应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李哲吴晓青赵晓燕魏艳丽李纪顺杨合同
- 关键词:椒样薄荷NACL胁迫光合作用
- 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Trichoderma paratroviride被引量:1
- 2015年
- 从山东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木霉菌Y15,结合ITS、tef1-α和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发现Y15菌株为近深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troviride).该菌株在PDA上菌落稠密,老熟后毡状,灰绿色;分生孢子梗主轴长,着生短的二次分枝,再次分枝少,分枝成对或轮生.瓶梗通常2~4个轮状排列,烧瓶形或锥形,直或弯曲;分生孢子亚球形至卵圆形,绿色,光滑.tef1-α序列与近深绿木霉模式菌株S489和S385序列同源性高达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其亲缘关系也最近.该种在国内首次报道和描述,为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
- 张广志张新建陈凯吴晓青李纪顺杨合同
- 关键词:ITS序列分析中国新记录种
- 一种防治植物终极腐霉病害的木霉菌株及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终极腐霉病害的木霉菌株及制剂。该木霉菌株为厚垣孢木霉(<I>Trichoderma chlamydospora</I>)CCTCC‑TW2062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
- 陈凯李纪顺赵晓燕李舒依杨合同吴晓青王贻莲魏艳丽扈进冬
- 文献传递
- 中国新记录种毛细木霉Trichoderma capillare及功能评价被引量:4
- 2016年
- 木霉菌株TW22166分离自湖南省洞庭湖滩涂湿地,该菌株分生孢子梗具有长而发达的主轴,二次分枝丰富,不规则,一般单生,分生孢子梗向顶方向着生单个瓶梗。利用ITS、tef1及rpb2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同Trichoderma capillare同源性达到99%以上;在以rpb2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TW22166与Trichoderma capillare strain GJS 06-66[JN175530.1]位于同一分支。该菌株在PDA平板上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Fusarium.oxysporum的抑制率为100.0%。菌株具有蛋白酶、几丁质酶及纤维素酶活性,其中蛋白酶活性较高,透明圈宽度达16.0 mm。该菌株鉴定为毛细木霉Trichoderma capillare,是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也是一株较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菌株。
- 陈凯李纪顺张广志王贻莲赵晓燕吴晓青扈进冬杨合同
- 关键词:中国新记录种抑菌能力水解酶活性
- 木霉对草酸耐受和消除作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草酸(Oxalic acid,OA)是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等植物致病菌的致病因子,一些木霉(Trichoderma spp.)生防菌可消除草酸并降低植物发病率,但其消除草酸防治病害的途径和机制尚未研究透彻。【方法】首先从42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在30 mmol/L草酸胁迫下耐受性最强的哈茨木霉T.harzianum LTR-2,通过形态学方法观察和原位分析了不同浓度草酸胁迫下LTR-2的发育特征变化,并测定了草酸消除水平、滤液p H和菌丝干重,分析了LTR-2在草酸为唯一碳源的生长情况。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OXDC基因LTR_4445在草酸处理下的表达水平。【结果】在PDA固体培养基中,25°C半光照条件下培养5 d,在草酸浓度为50-80 mmol/L时,LTR-2可存活,但无正常菌落形态;在30-50 mmol/L浓度下,LTR-2先萌发厚垣孢子,而后再次萌发菌丝形成菌落;在<30 mmol/L浓度下,LTR-2发育正常,仅生长速度减缓。25°C、160 r/min振荡培养5 d,LTR-2可消除草酸。在20 mmol/L浓度时,草酸消除率最高,为66.50%;10 mmol/L浓度中的消除率次之,为55.06%。草酸浓度>50 mmol/L时,消除能力下降为6.75%-38.94%。相应地,培养液p H被不同程度地提高,在10、20 mmol/L草酸浓度下提高的幅度更大。当草酸浓度<20 mmol/L时,木霉的菌丝干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将草酸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培养5 d时,在10、20 mmol/L浓度下,LTR-2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绿色菌丝球,但高于50 mmol/L条件下无法生长。草酸处理下,LTR_4445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通过分析LTR-2在草酸胁迫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变化及消除草酸的特性,暗示在木霉消除草酸作用中除了已知的草酸降解代谢途径,还存在响应草酸胁迫模式的转变、将草酸作为前体转化为营养物质的途径等其他消除途径。
- 吴晓青吕玉平任何赵晓燕赵忠娟张广志李纪顺张新建杨合同
- 关键词:发育模式
- 一种防治植物终极腐霉病害的木霉菌株及制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植物终极腐霉病害的木霉菌株及制剂。该木霉菌株为厚垣孢木霉(<i>Trichoderma?</i><i>chlamydospora</i>)?CCTCC-...
- 陈凯李纪顺赵晓燕李舒依杨合同吴晓青王贻莲魏艳丽扈进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