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然

作品数:3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祖细胞
  • 13篇内皮
  • 12篇缺血
  • 12篇细胞
  • 11篇内皮祖细胞
  • 9篇预适应
  • 9篇肾脏
  • 9篇灌注
  • 9篇灌注损伤
  • 8篇手术
  • 8篇缺血再灌注损...
  • 7篇再灌注
  • 7篇再灌注损伤
  • 7篇肾单位
  • 7篇缺血预适应
  • 7篇保留肾单位
  • 7篇保留肾单位手...
  • 6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血压
  • 5篇阴茎

机构

  • 25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3篇吴然
  • 33篇贾瑞鹏
  • 22篇葛余正
  • 12篇朱佳庚
  • 10篇吴剑平
  • 10篇周六化
  • 9篇许露伟
  • 8篇刘昊
  • 6篇陈波
  • 6篇徐郑
  • 6篇赵炎
  • 5篇于澎
  • 5篇薄成佳
  • 5篇李文成
  • 5篇廖胜
  • 4篇赵峰
  • 3篇窦全亮
  • 3篇宋群
  • 3篇高飞
  • 2篇高飞

传媒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国际泌尿系统...
  • 3篇2012全国...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祖细胞归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有研究结果证实,缺血预适应(IPC)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手段,在肾脏等脏器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包括早期IPC和晚期IPC,不同的IPC阶段发生的具体机制不同。Patschan等发现,内皮祖细胞(EPCs)可能参与了IPC的上述的脏器保护效应。我们通过构建大鼠肾脏IPC模型,探讨晚期IPC介导的EPCs对肾脏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薄成佳陈波贾瑞鹏刘昊吴然葛余正朱佳庚李文成吴剑平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内皮祖细胞细胞归巢晚期IPC
双源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双源CT通过两套X线球管和两套探测器采集图像,机架旋转90°即可获得180°的相关数据,单扇区采集的时间分辨率可达83ms。同时,可大大减少放射剂量。近年来,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曹广义(综述)吴然贾瑞鹏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
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上清液修复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8年
目的 观察人脂肪基质血管成分(SVF)上清液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 分离制备SVF上清液(SVF-CM),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低氧、复氧损伤模型,进行细胞增殖、凋亡检测.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SVF-CM组、SVF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术后24 h收集血液及肾组织标本,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苏木素-伊红(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SVF-CM与SVF均显著促进HK-2增殖、抑制HK-2凋亡,两组之间增殖(P=0.781)、凋亡(P =0.921、0.2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SVF-CM、SVF组SCr和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0.985).SVF-CM、SVF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为(1.9±0.8)、(1.7±0.9)分,低于对照组[(3.3±0.7)分,P=0.000];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为(60.86±18.39)、(62.51±20.03)个,高于对照组[(33.61±6.91)个,P=0.000];凋亡细胞数为(24.73 ±6.82) 、(22.11 ±5.68)个,低于对照组[(45.12±7.85)个,P =0.000].但比较SVF-CM组和SVF组肾小管损伤评分、PCNA阳性细胞数以及凋亡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0.875、0.197).结论 SVF上清液可促进大鼠肾IRI结构和功能恢复,且与SVF具有相同作用效果.
周六化申江伟许露伟宋群吴然葛余正徐郑朱佳庚窦全亮贾瑞鹏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种可置入留置导尿管的新型尿道扩张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置入留置导尿管的新型尿道扩张器,包括导芯,所述导芯包括手柄部、直管部和弯头部,所述直管部前后端周径大小均匀,所述直管部前端与弯头部平滑连接,所述直管部后端与手柄部连接,所述弯头部远离直管部的一端为圆润头...
贾瑞鹏周六化许露伟赵峰窦全亮徐郑秦志强吴然
文献传递
一种可置入留置导尿管的新型尿道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置入留置导尿管的新型尿道扩张器,包括导芯,所述导芯包括手柄部、直管部和弯头部,所述直管部前后端周径大小均匀,所述直管部前端与弯头部平滑连接,所述直管部后端与手柄部连接,所述弯头部远离直管部的一端为圆...
贾瑞鹏周六化许露伟赵峰窦全亮徐郑秦志强吴然
文献传递
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祖细胞归巢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归巢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1周后被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仅游离左肾动脉;(2)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夹闭左肾动脉40min后恢复灌注;(3)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夹闭肾蒂前给予15min缺血、10min再灌注预处理,余同IR组。术后3、12、24、72h留取大鼠静脉血、肾、脾、肺脏。血生化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各组大鼠术后肾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观察IPC对EPC归巢动力学影响。结果IPC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管损伤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IR组。与对照组或IR组相比,1PC组大鼠外周血EPC数量在术后12、24h升高(P〈0.05);与同时间点IR组比较,IPC组肾组织EPC数量在12、24h增高[(11.36±0.66)%比(6.37±0.69)%,(6.31±0.70)%比(4.40±0.60)%,均P〈0.051;IPC组术后12h肺脏EPC数量高于IR组[(2.95±0.66)%比(1.78±0.59)%,P〈0.05]及对照组[(2.95±0.66)%比(1.66±0.61)%,P〈0.05]。IPC组术后72h脾脏EPC数量高于同时间点IR组和对照组[(0.55±0.06)%比(0.34±0.07)%、(0.31±0.06)%,均P〈0.05]。结论IPC可动员内源性EPC随血流归巢至损伤肾脏。EPC尚可在肺脏、脾脏中聚集。
刘昊吴然贾瑞鹏仲冰于澎赵炎
关键词:动力学微环境祖细胞缺血预适应
miR-210通过VEGF信号通路增强内皮祖细胞的血管新生能力
目的观察miRNA-210对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 :(1)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10 d后行免疫萤光鉴定(CD34、VEGFR2)和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免疫萤光和Weste...
贾瑞鹏陈波葛余正吴然刘昊朱佳庚
关键词:MIR-210内皮祖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新生
心脏死亡捐献中的肾脏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肾脏作为心脏死亡捐献的主要器官之一,在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心脏死亡捐献中的肾脏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降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以及原发性肾脏无功能(PNF)的发生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然蔡倩倩贾瑞鹏
关键词:肾移植组织供者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动员肾祖细胞(RPC)归巢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3月龄、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54只,建立切除右肾的单肾模型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无血管夹闭),NSS组(肾动脉夹闭45 min后行NSS),IPC组(先进行肾动脉夹闭15 min,再灌注10 min预处理,再行NSS)。分别在术后12、24、72 h每组各取出6只大鼠,收集血液及肾组织标本,之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观察项目:(1)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肾小管损伤评分;(3)在24 h观察IPC对肾组织中RPC数量的影响,以及IPC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受体CXCR7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术后12、24、72 h时3组大鼠SCr和BUN值比较,IPC组分别为(65.0±10.78)、(91.5±15.12)、(52.6±11.68)μmol/L和(14.78±2.77)、(18.31±4.99)、(9.41±2.73)mmol/L,NSS组分别为(80.5±12.63)、(116.9±14.32)、(83.7±11.43)μmol/L和(18.58±4.18)、(28.86±5.64)、(19.49±3.83)mmol/L,Sham组分别为(41.5±7.36)、(39.7±7.55)、(42.7±7.15)μmol/L和(7.72±1.75)、(7.40±1.98)、(6.83±2.09)mmol/L;除72 h时IPC组与Sham组SCr和BU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12 h和24 h,IPC组均高于Sham组、低于N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术后12、24、72 h肾小管损伤评分IPC组和NSS组均高于Sham组,术后12、24 h IPC组较NSS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术后24 h,IPC组和NSS组大鼠肾组织中RPC数量明显增加、SDF-1和CXCR7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PC可促进RPC归巢,缓解NSS中IRI损伤程度,保护肾功能,SDF-1/CXCR7轴可能在这一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敬宇辛慧周昌成吴然贾瑞鹏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保留肾单位手术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小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小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SKCa)在大鼠阴茎海绵体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用同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同系正常血压大鼠(WKY)各8只,10%利多卡因麻醉后连续检测海绵体内压(ICP)及平均动脉压(MAP),并用5 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CN)记录ICP/MAP值变化。运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5 V电刺激后SHR组ICP/MAP值显著低于WKY组(0.31±0.04 vs0.76±0.06),SKCa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SHR组(0.18±0.01、0.39±0.01)较WKY组(0.49±0.02、0.81±0.0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以降低大鼠勃起功能,这可能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SKCa表达下降密切相关。
廖胜高飞葛余正于鹏赵炎吴然吴剑平贾瑞鹏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勃起功能障碍阴茎海绵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