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内障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白内障
  • 1篇蛋白酶
  • 1篇电光性眼炎
  • 1篇调节缝线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血清超敏C反...
  • 1篇血栓

机构

  • 10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吴秋云
  • 1篇王保君
  • 1篇张华平
  • 1篇于玲玲
  • 1篇李燕

传媒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与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特发性黄斑部前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23G玻璃体切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染色不剥除视网膜前膜治疗,研究组给予曲安奈德染色视网膜前膜剥除治疗,随访6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随访结束前1 d的BC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束前1 d,研究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随访结束前1 d的患眼黄斑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部前膜的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秋云王军敬杨志强朱怡旭于玲玲
关键词:内界膜剥除
通玄化瘀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对房水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通玄化瘀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房水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住院的61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玄化瘀汤。对比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力情况、眼压水平、房水相关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瞳神气色昏暗、眼珠胀痛、视物模糊、神疲乏力、胸胁刺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视力情况(1.71±0.15)优于对照组(1.59±0.11)(P<0.05);联合组眼压水平[(12.44±3.27)mmHg]优于对照组[(17.49±3.23)mmHg](P<0.05);治疗后,联合组房水中VEGF、IL-6、EPO水平[(399.72±64.39)pg/mL、(341.67±62.25)pg/mL、(99.82±10.64)IU/L]低于对照组[(512.03±64.32)pg/mL、(487.66±62.37)pg/mL、(128.42±10.58)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玄化瘀汤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切,能改善视力、降低眼压水平及房水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王军敬吴秋云杨志强
关键词:青光眼新生血管性视力情况房水
眼台植入及羊膜联合结膜移植在结膜囊狭窄的眼球萎缩病例中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同期行义眼台植入及羊膜联合结膜移植术在结膜囊狭窄的眼球萎缩中效果。方法:在义眼台植入后,在无结膜的筋膜上移植羊膜和结膜,缝合于筋膜表面。结果:17例(17眼)羊膜及结膜植片生长良好,无感染,眼台无外露,结膜囊成形好,义眼安放满意。结论:对于眼球萎缩结膜囊狭窄的病例,可以同期行义眼台植入术和结膜囊成形术,减少手术次数,使疗程缩短。
吴秋云胥文革
关键词:羊膜结膜移植术
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5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术后观察并随访眼压、前房、滤过泡形态,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前房形态,眼压控制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节缝线及丝裂霉素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很好维持术后正常的前房,且远期控制眼压及维持功能性滤过泡的效果良好。
吴秋云胥文革
关键词:丝裂霉素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Ang-2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2,Ang-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确诊120例的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0眼)。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Ang-2水平变化、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 m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CMT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ng-2水平、视力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提高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下降患者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效降低hs-CRP、Ang-2水平,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视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军敬吴秋云杨志强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促血管生成素
TGFβ、MMP-2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随访,将术后发生滤过泡瘢痕化的23例患者纳入滤过泡瘢痕化组,将术后未发生滤过泡瘢痕化的57例患者纳入非滤过泡瘢痕化组,对比两组患者TGFβ、MMP-2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TGFβ、MMP-2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滤过泡瘢痕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滤过泡瘢痕化组患者血清TGFβ、MMP-2水平明显高于非滤过泡瘢痕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GFβ、MMP-2水平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呈正相关(r=0.49,P<0.05;r=0.54,P<0.05)。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晶体厚度、术后并发滤过泡渗漏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渗漏、TGFβ、MMP-2是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GFβ、MMP-2水平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术后并发滤过泡渗漏、TGFβ、MMP-2水平可影响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
吴秋云吴秋云
关键词:青光眼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2滤过泡瘢痕化
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切口局部染色评分、泪液分泌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根据手术切口将其分为对照组(84例,给予水平透明角膜缘切口)与观察组(84例,给予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切口局部染色评分、泪液分泌量。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月观察组患者的BUT、CFS、Schirmerl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改善角膜切口局部染色评分、泪液分泌量,对泪液功能影响小。
吴秋云王军敬杨志强李燕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切口
电光性眼炎的调查分析与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原因,并探讨电光性眼炎的诊治方法。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夜间急诊电光性眼炎患者78例(156眼),患者经0.5%的卡因紧急滴眼后,滴2~3次,每次间隔的时间为5~10 min,症状明显缓解后,再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贝复舒1次/(1~2)h,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结果:全部患者1 d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3 d完全恢复,均未留下角膜瘢痕,并恢复原有视力。结论:对电光性眼炎患者进行综合疗法,疗效明显,同时应加强健康宣教,注重个人防护,做好预防工作。
吴秋云蒋万洋胥文革
关键词:电光性眼炎发病原因
硫酸阿托品眼膏和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于儿童散瞳检影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硫酸阿托品眼膏和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对儿童散光检影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70例3~11岁的屈光不正儿童。随机分为阿托品眼用凝胶对照组(35例,70眼);阿托品眼膏、阿托品眼用凝胶联用实验组(35例,70眼)分别进行散瞳检影,观察用药过程中对儿童的影响。结果给药4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能有效地散大瞳孔、去除调节性紧张,实验组能有效的消除单用硫酸阿托品眼膏时角膜表面残留油脂造成的检影干扰,降低单一使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的不良反应。
张华平吴秋云
不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4—2014-04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8例(120眼),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60眼)。研究组采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3 d,研究组55眼裸眼视力达到0.4-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眼,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0 d及术后90 d时的裸眼视力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5 d、30 d时的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高于对照组(11.67%),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佳等优势,且术中无需特殊器械及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近期裸眼视力,降低术后散光发生率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吴秋云胥文革蒋万洋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