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荻

作品数:43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肿瘤
  • 6篇病毒
  • 5篇乙型
  • 5篇核苷
  • 5篇肺癌
  • 5篇分子
  • 5篇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苷类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类似物
  • 4篇化疗
  • 4篇核苷类
  • 4篇核苷类似物
  • 4篇非小细胞

机构

  • 2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1篇吉林大学
  • 21篇吉林省肿瘤医...
  • 6篇吉林省肿瘤防...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大安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公主岭市中心...
  • 1篇长春市中医院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2篇吴荻
  • 8篇牛俊奇
  • 8篇赵大玮
  • 8篇于鸿
  • 4篇仲伯华
  • 4篇吴新宇
  • 3篇张越
  • 3篇丁艳华
  • 3篇陈智嘉
  • 3篇金清龙
  • 3篇魏征人
  • 3篇赵静
  • 3篇史卫国
  • 2篇鲍万国
  • 2篇柳影
  • 2篇宋文龙
  • 2篇所剑
  • 2篇冯相伟
  • 2篇孙志伟
  • 2篇樊士勇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外...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体外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一种具有新结构类型的MCC-478类似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和体外毒性。方法:采用Southern杂交法检测受试化合物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并用Elisa法检测受试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影...
吴荻牛俊奇丁艳华冯相伟吴新宇仲伯华
文献传递
源于1918年流感病毒未切割H1型血凝素的结构与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超过2000万人死亡,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最大,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大流行.最近人们发现了保存至今的病毒基因组片段,因而能够使其基因重新装配,装配后发现其具有一些主要见于禽类病毒的结构特征,这可能是导致1918年流感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的原因.近期,时有禽流感疫情再现的报道,本文的分析研究或许会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或帮助.
吴荻牛俊奇罗贵民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传染病禽类病毒基因组
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及体外毒性实验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和体外毒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受试多酸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外HBV DNA的抑制率,计算其50%抑制浓度(IC50)值和90%抑制浓度(IC90)值;采用乙型肝炎病毒e(s)抗原诊断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eAg、HBsAg的含量,测定受试多酸化合物对HBeAg、HBsAg分泌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测定受试多酸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计算其50%致死浓度(CC50)值。结果新型多酸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外HBV DNA的50%抑制浓度(IC50)和90%抑制浓度(IC90)分别为13.42 mg.L-15、9.47 mg.L-1。各浓度实验组对HBeAg、HBsAg分泌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多酸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的50%致死浓度(CC50)值为2899.21 mg.L-1。结论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体外毒性低,对HepG2.2.15细胞外HBV DNA及HBeAg、HBsAg的分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于洗河吴荻韩正波孙志伟李娟
关键词:多酸化合物肝炎病毒乙型
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致肺癌患者小肠多发穿孔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56岁,因腹痛2 d,于2017年7月13日入院。患者11个月前确诊为右下肺鳞癌(cT4N0M0 IHA期」因肿瘤包绕右肺动脉,不适合手术治疗,于2016年8-12月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钳化疗6个周期,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第2、3、5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为部分缓解.化疗后,行右肺下叶病灶、右肺门淋巴结放疗,计划肿瘤靶区总剂量为64Gy,过程顺利:2017年5月8日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病灶较前增大,肿瘤进展.
刘志成吴荻兰世杰王大广
关键词:紫杉醇卡铂肠穿孔
吉林省双阳梅花鹿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对小鼠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吉林双阳梅花鹿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应用的安全性,为鹿茸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鲜双阳梅花鹿鹿茸进行高速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用饱和硫酸铵进行沉淀,PBS溶解沉淀,最后通过SephadexG25分子筛层析方法过滤除盐,初步获取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将5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鹿茸蛋白溶液灌胃组、鹿茸蛋白溶液皮下注射组和鹿茸蛋白溶液腹腔注射组,按6.7 mg.kg-1给药,每天2次,第28天处死小鼠,取心、肝、肾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鹿茸总蛋白溶液采用Sephadex G25层析过滤除盐后,平均浓度为0.685 g.L-1。病理形态学切片显示:鹿茸蛋白溶液灌胃组(50.0%)、皮下注射组(91.7%)和腹腔注射组(87.5%)小鼠可见散在的心肌细胞肌浆凝聚;蛋白溶液灌胃组(40.0%)、皮下注射组(64.3%)和腹腔注射组(77.8%)小鼠肝组织有炎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灶状坏死;3只皮下注射组小鼠肾小管上皮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3只蛋白溶液灌胃组小鼠有肺炎病变;皮下注射组及腹腔注射组各有3只小鼠肺间隔增宽。结论:不同给药途径的鹿茸蛋白溶液对小鼠心肌组织、肝脏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病理性损害,对肾、肺组织无明显影响。
赵大玮李丹陈智嘉魏征人吴荻
关键词:病理改变小鼠
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程颖柳影马丽霞李慧吴荻张越朱晶崔洪霞
该项目是医药与健康领域的应用项目,主要围绕吉林省重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开展的新技术及新治疗研究。通过创新性地检测癌症组织中能预测肿瘤药物(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疗效的蛋白或基因等生物标志物,根据其表达水平或突变状况,...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肿瘤治疗药物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在软组织肉瘤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软组织肉瘤(STS)是少见的、具有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晚期STS患者预后极差,化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疗效。随着人们对STS生物学行为认识的加深,近年来一系列新型靶向抗血管生成药不断应用于STS治疗,并获得一定疗效,这可能会跨越STS的治疗瓶颈,为STS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将对抗血管生成药在STS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尹起亮吴荻于莹莹兰世杰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药
计算机辅助控制胆囊结石自动灌注溶石仪体内外溶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胆石症是我国的常见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均属于有创性手段,且均有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因此,胆石病的非手术疗法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我科研制的计算机辅助控制胆囊结石自动灌注溶石仪(DRY-03A胆石溶解仪)进行体内外溶石试验,为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金清龙吴荻牛俊奇所剑赵刚顾青闫红青
关键词:胆囊结石体内外相对禁忌证非手术疗法
乳腺癌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的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乳腺癌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乳腺癌治疗的基石,本文着重探讨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及最新的进展,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进展及优缺点,为在乳腺癌研究中选择合适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贾艳华吴荻
关键词:乳腺肿瘤动物模型
一种口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口腔凝胶材料的原料组分中的单体一基团上的羟基会彼此之间形成大量氢键从而使该凝胶具有良好的湿粘附能力,使其在湿环境中具有优异的粘附力;同时单体...
吴荻宋文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