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

作品数:12 被引量:145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大豆
  • 7篇玉米
  • 4篇玉米-大豆
  • 4篇套作
  • 4篇作物
  • 3篇氮素
  • 2篇语音
  • 2篇语音输出
  • 2篇纸质印刷品
  • 2篇书脊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氮素转化
  • 1篇底板
  • 1篇新农村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右侧

机构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射洪县农业局

作者

  • 12篇周丽
  • 8篇雍太文
  • 8篇杨文钰
  • 6篇杨峰
  • 6篇刘小明
  • 5篇王小春
  • 5篇宋春
  • 3篇刘卫国
  • 3篇蒋利
  • 2篇刘文钰
  • 2篇董梅
  • 2篇樊莉
  • 2篇陈平
  • 2篇吴宏程
  • 2篇杜青
  • 1篇吴军赞
  • 1篇朱葵
  • 1篇陈平
  • 1篇李清源
  • 1篇张群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乐山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
四川乐山历史悠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同时,乐山农业发达,民俗文化众多,为乐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以乐山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研究背景,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及乡...
周丽
关键词:乡村旅游SWOT分析
文献传递
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和种间竞争的影响被引量:53
2015年
为探寻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作物间的资源竞争关系,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增产机理,本研究以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简称玉豆套作)为对象,通过2 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玉豆套作带状连作(A1)、玉豆套作带状轮作(A2)、玉豆套作等行距种植(A3)、玉米单作(A4)、大豆单作(A5)5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大豆的产量、养分吸收及种间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和等行距种植相比,带状种植的玉米产量降低、大豆产量显著增加,A2的大豆产量分别比A5和A3高25.5%和89.2%。与带状连作相比,带状轮作促进玉米增产和对N、P、K的吸收,玉米籽粒产量及植株N、P、K的吸收总量分别提高7.5%、18.5%、9.1%、14.1%。与大豆单作相比,带状套作显著增加了大豆的经济系数和养分收获指数,A2的经济系数和植株N、P、K收获指数分别增加40.9%、11.9%、20.6%、39.9%。带状种植方式下,玉米对N、P、K的竞争力弱于大豆(Ams<0,CRms<1),但带状轮作提高了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和营养竞争比率。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相对带状连作和等行距种植,带状轮作种植有利于玉米与大豆间的和谐共生,促进了玉米、大豆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系统的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率(LER)。
雍太文刘小明宋春周丽李星辰杨峰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连作养分吸收种间竞争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及土壤氨氧化与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与土壤总氮含量、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禾/豆间(套)作减肥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大田试验于2013—2015年进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设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副因素为玉米、大豆施氮总量,设不施氮(NN:0)、减量施氮(RN:180 kg·hm^(-2))和常量施氮(CN:240 kg·hm^(-2))。在玉米V12期、VT期和R6期,大豆V5期、R2期、R5期和R8期,利用稀释平板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各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非根际土壤和植株总氮含量;结合克隆文库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各处理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反硝化细菌(nir S基因)多样性及其基因丰度。【结果】与相应的单作相比,套作玉米(IM)的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提高2.6%,套作大豆提高12.9%;套作玉米土壤总氮含量和植株吸氮量分别提高13.39%和2.10%,大豆的分别降低5.81%和3.24%;套作玉米、大豆的amo A基因丰度比单作增加了38.5%、64.8%,nir S基因丰度比单作提高57.77%、126.39%。各施氮水平间,RN的玉米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比NN和CN的分别提高9.6%和9.8%,大豆的分别提高11.7%和11.0%;施氮提高了玉米、大豆植株吸氮量和土壤总氮含量,单作玉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套作玉米及单、套作大豆的均在RN下最高;减量施氮提高了玉米、大豆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单作玉米nir S基因多样性指数,降低了套作玉米和单套作大豆nirS基因多样性指数。【结论】减量施氮有利于增加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调节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善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促进玉米、大豆对氮素的吸收,实现节肥增效。
周丽付智丹杜青陈平杨文钰雍太文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氮素吸收
一种外语教学中使用的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语教学中使用的辅助工具,书架(1)由右托板(11)、左托板(12)和书脊托槽(13)组成,右托板(11)通过书脊托槽(13)与左托板(12)连接并形成阅读平面,纸质印刷品放置在阅读平面上,外语文字自动...
樊莉董梅李清源魏晓红吴宏程周丽
文献传递
一种根箱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根箱培养装置,包括立体框架、左侧插板、右侧插板、背侧插板、正面插板和底板,其中,所述左侧插板插入固定在所述立体框架的左侧,所述右侧插板插入固定在所述立体框架的右侧,所述背侧插板插入固定在所述立体框架的...
雍太文宋春蒋利杨文钰周丽刘小明王小春杨峰刘卫国
文献传递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为探索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的差异特性,揭示减量施N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N高效利用机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小区套微区多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IMS)及不施N(NN)、减量施N(RN:180 kg N/hm2)、常量施N(CN:240 kg N/hm2)下玉米、大豆的生物量、吸N量、N肥利用率及土壤N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MM(SS)相比,IMS下玉米茎叶及籽粒的生物量、吸N量降低,15N%丰度及15N吸收量增加,大豆籽粒及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及15N吸收量显著提高;IMS下玉米、大豆植株的N肥利用率、土壤N贡献率、土壤15N%丰度降低,15N回收率显著增加。施N与不施N相比,显著提高了单、套作下玉米、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吸N量、15N丰度及15N吸收量;RN与CN相比,IMS下,RN的玉米、大豆植株总吸N量提高13.4%和12.4%,N肥利用率提高213.0%和117.5%,土壤总N含量提高12.2%和11.6%,土壤N贡献率降低12.0%和11.2%,玉米植株15N吸收量与15N回收率提高14.4%和52.5%,大豆的则降低57.1%和42.8%,单作与套作的变化规律一致。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对N素吸收存在数量及形态差异,减量施N有利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对N肥的高效吸收与利用,实现作物持续增产与土壤培肥。
雍太文刘小明刘小明周丽刘文钰杨峰周丽王小春杨文钰
减量施氮及施肥距离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增产节肥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RN1:210 kg N·hm^(-2);RN_2:270 kg N·hm^(-2);CN:330 kg N·hm^(-2))与4个施肥距离(与窄行玉米距离,D1:0 cm、D2:15 cm、D3:30 cm、D4:45 cm)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增产节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N相比,RN_2下玉米花后的干物质积累量、转移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1.4%、23.0%、16.0%,玉米穗粒数与单株产量增加1.6%和4.9%;大豆花前的物质积累量、转移量及对籽粒贡献率提高2.1%、37.9%、26.9%,单株粒数与籽粒产量均增加7.3%;RN_2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作物氮素吸收量与氮肥利用率比CN提高5.0%、44.4%,玉米的土壤总氮含量提高4.1%,大豆的则降低0.8%.各施肥距离间,以D2处理效果较好;RN_2下,D2的玉米花后(大豆花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玉米穗粒数(大豆单株粒数)分别比D1提高57.2%、9.4%,大豆的则比D4提高335.2%、2.4%;D2的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氮素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分别比D1提高15.1%和112.4%,比D4提高21.4%和66.3%;玉米土壤总氮含量D2比D1提高6.6%,大豆土壤总氮含量D2比D4提高16.0%.合理的减量施氮和施肥距离有利于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干物质向籽粒转运,提高作物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促进作物氮素吸收与氮肥高效利用,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
陈平杜青周丽杨欢董茜宋春杨文钰雍太文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
一种文学作品辅助阅读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学作品辅助阅读器,包括书架(1)和文字自动识别装置,书架(1)由右托板(11)、左托板(12)和书脊托槽(13)组成,右托板(11)通过书脊托槽(13)与左托板(12)连接并形成阅读平面,纸质印刷品放...
董梅樊莉吴军赞吴宏程朱葵周丽董磊
文献传递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0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kg N hm–2)对作物产量和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Pn、Gs、Ci、Tr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单作相比,套作处理大豆的Pn、Gs、Tr在V5期(玉米大豆共生期)显著降低,但在R2、R4、R6期(玉米收获后)无显著差异,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呈降低趋势,R4-R6期的作物生长率和经济系数则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施氮显著提高了大豆花后叶片Pn、Gs、Tr和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与习惯施氮(240 kg N hm–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180 N kg hm–2)大豆的Pn在R4、R6期提高了3.57%、11.82%,总干物质积累量在R6、R8期提高了5.06%、10.21%,单株荚数、产量提高了8.30%、10.15%。减量施氮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总经济系数为0.49,LER达2.17。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大豆产量和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总产。
刘小明雍太文苏本营刘文钰周丽宋春杨峰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大豆
一种种子计数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计数装置,包括支架、计数板和推种装置,计数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上,推种装置设置在计数板的上方,计数板上设置有固定数量的计数孔,计数孔的一侧侧壁自底部向顶部设置有倾斜边,其另一侧侧壁为挡壁,使用时,...
雍太文刘小明任梦露陈平周丽杨燕竹杨文钰王小春杨峰刘卫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