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燕玲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口腔
  • 1篇蛋白
  • 1篇牙周
  • 1篇牙周治疗
  • 1篇医学生
  • 1篇预成桩
  • 1篇粘结剂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实践
  • 1篇树脂核
  • 1篇迁移
  • 1篇迁移率
  • 1篇全瓷
  • 1篇种植体
  • 1篇种植体周围炎
  • 1篇龈沟液
  • 1篇螺旋CT
  • 1篇埋伏
  • 1篇埋伏牙
  • 1篇埋伏牙定位

机构

  • 5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周燕玲
  • 4篇米方林
  • 2篇刘萍
  • 2篇唐婉容
  • 2篇朱万春
  • 1篇朱智敏
  • 1篇李丽华
  • 1篇廖运茂
  • 1篇谭智
  • 1篇李娜
  • 1篇吴艳
  • 1篇米长江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口腔医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2009年
当今社会对口腔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体验自我价值,增强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合格的口腔医生奠定基础。
朱万春米方林唐婉容周燕玲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社会实践
螺旋CT对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口腔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重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3种方式重建图像,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结果螺旋CT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23例患者共计28颗埋伏牙在颌骨内的数量、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与不同的重建方式联合应用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埋伏牙的方法。
周燕玲李娜米长江米方林
关键词:埋伏牙螺旋CT
模拟长期口腔环境下桩核结合力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冷热循环前后预成桩与树脂核的结合力。方法采用玻璃纤维桩分别与Paracore、C learfill、Durafill和F2000复合体核材料结合。测试冷热循环前后桩核间结合力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冷热循环前后,Paracore和C learfill与桩的结合力无变化,Durafill和F2000复合体在冷热循环后与桩的结合力变弱。结论为获得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应选择强度高、流动性好的树脂材料成核。
刘萍谭智廖运茂朱智敏周燕玲
关键词:预成桩树脂核结合力
牙周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HMGB1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牙周治疗前后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和50例种植后无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在牙周洁治前、洁治后、龈下刮治后分别提取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采用ELISA法对比研究龈沟液中HMGB1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HMGB1含量较高,刮治后龈沟液HMGB1浓度和健康种植体龈沟液HMGB1浓度相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B1是参与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炎性因子。
吴艳唐婉容李丽华周燕玲朱万春米方林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
瓷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及粘结剂对全瓷剪切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观察喷砂、酸蚀及硅烷偶联剂等表面处理方法对热压铸陶瓷,玻璃渗透陶瓷和氧化锆陶瓷与不同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样本分为热压铸陶瓷组,渗透陶瓷组和氧化锆陶瓷组。分别应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粘结剂,测其剪切强度。结果:方差分析表明,热压铸陶瓷组中酸蚀涂硅烷树脂粘结组粘结强度最高,渗透陶瓷组中喷砂玻璃离子粘结组粘结强度最高,氧化锆陶瓷组中喷砂玻璃离子粘结组粘结强度最高。结论:应用常规树脂粘结剂粘固热压铸陶瓷修复体取得较好的粘固效果,采用酸蚀和硅烷偶联剂的表面处理,可取得最大粘结强度。
米方林陈小冬周燕玲刘萍
关键词:表面处理粘结剂剪切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