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2例妊娠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18例,占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24例,占14.8%,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组)98例,占60.4%。妊娠期血小板平均值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5.4±16.2,42.5±18.7,76.2±23.4、61.3±13.5(×109/L),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产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3d、6d、4d。各组输注浓缩血小板治疗或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前及治疗后d4血小板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四天血小板ITP组、PIH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AT组治疗前后血小板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查找病因,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给予输血小板、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G)等综合治疗效果好。
- 陈雪梅梁国华张建瑜唐家明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 B型钠尿肽L-选择素E-选择素血浆水平在评估血液系恶性肿瘤蒽环类药物化疗对心肌毒性的临床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初步研究分析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B型钠尿肽、L-选择素、E-选择素血浆水平在评估蒽环类药物化疗对心肌毒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2例应用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治疗的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钠尿肽(BNP)、L-选择素、E-选择素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按照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累积剂量分为THP≤180mg组,180mg450mg组,各组之间与治疗前以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22例治疗前平均血清BNP检测结果为62.36±12.59((pg/mL),L-选择素576.83±210.83(ng/mL),E-选择素40.75±30.34(ng/mL),CK-MB 12.45±5.60(u/L);THP≤180mg组22例,平均血清BNP检测结果为69.71±9.52((pg/mL),L-选择素994.08±400.22ng/mL),E-选择素52.25±27.69(ng/mL),CK-MB 13.62±5.80 u/L;180mg450mg组10例,平均血清BNP检测结果为80.13±7.06((pg/mL),L-选择素1783.55±752.45(ng/mL),E-选择素95.83±36.68(ng/mL),CK-MB 32.45±30.17(u/L)。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累积剂量达到180mg-360mg后,血清BNP、L-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而且随着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表面积累积剂量的增加有不断升高趋势,而CK-MB仅在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累积剂量>450mg时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B型钠尿肽、L-选择素、E-选择素在评价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治疗的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早期心脏功能损害方面较CK-MB敏感,血清B型钠尿肽是敏感的指标,血清L-选择素和E-选择素可能与B型钠�
- 陈雪梅梁国华夏勇唐家明
- 关键词:B型钠尿肽L-选择素E-选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