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洋 作品数:57 被引量:29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理学 更多>>
深海氧同位素8期东亚夏季风旋回与事件的湖北神农架洞穴记录 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神农架三宝洞一支长610mm石笋的7个230Th年龄和355个δ18O数据,将该洞石笋季风记录延伸至深海氧同位素8阶段(MIS8).虽然230Th年龄在该时段的误差达3~4ka,但根据石笋剖面δ18O的波动幅度(3.4‰)以及沉积速率的相对稳定性,获得了284~240kaBP连续的东亚季风气候记录.石笋δ18O记录的岁差旋回与北半球65°N太阳辐射能量曲线类似,这进一步支持了轨道尺度太阳辐射直接控制亚洲夏季风变化的假说.MIS8至少存在6个千年尺度的夏季风增强事件(振幅>0.5‰,持续时间>1ka),叠加于轨道尺度的季风气候旋回之上.邻近冰消期的3个显著的夏季风减弱事件大致可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对比,说明此类全球性特征的千年尺度事件持续发生在更老的冰期气候边界条件下.与最近两次冰消期相似,倒数第三次冰消期也表现为两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即阶段1为夏季风减弱时期(约250~244kaBP),此时期南极温度和CO2浓度缓慢上升;阶段2(244kaBP附近)为夏季风快速增强时期,与CH4浓度突变同步,南极温度和CO2浓度则达到最大值.北半球高纬度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有可能触发了冰消期的开始,而南半球温度变化则是终结东亚季风倒数第三次冰消期的要素之一. 姜修洋 孔兴功 汪永进 CHENG Hai 吴江滢 陈仕涛关键词:亚洲季风 石笋 东亚季风95~56ka BP期间D/O事件年代的精确测定:以中国神农架山宝洞石笋为例 被引量:13 2006年 据中国湖北神农架山宝洞内两根石笋的23个U/Th年龄和532个万δ^18O测试数据,建立了末次冰期95~56ka BP时段平均分辨率为80a的石笋δ^18O时间序列.该记录可与南京葫芦洞万δ^18O记录作良好拼接,从而完整地揭示95kaBP以来东亚夏季风环流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特征,其变化趋势与65°N太阳辐射曲线类似.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的Dansgaard/Oeschger(D/O)1-22事件对比表明,东亚夏季风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与高北纬地区海-气快速重组存在遥相关效应.石笋记录对D/O事件的精确标定有可能进一步校正格陵兰冰芯时标.研究时段石笋记录的D/O事件与格陵兰North GRIP和GISP2冰芯时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D/O19-20两个事件的年龄偏差远超出铀系定年误差(±0.6ka).D/O19-20晚于NorthGRIP时标1~2ka,而早于GISP2时标3~4ka.与南半球巴西石笋万δ^18O记录对比表明,南北半球降水的D/O事件存在反相位关系,支持千年尺度海-气耦合的跷跷板(“See-saw”)模式. 夏志锋 孔兴功 汪永进 姜修洋 程海关键词:末次冰期 石笋 格陵兰冰芯 中全新世十~百年降水波动的江苏宜兴石笋δ^(18)O记录 被引量:8 2004年 据江苏宜兴茗岭洞穴ML石笋的Th230测年结果、年层计数以及与树轮14C残差曲线的对比,建立了该石笋记录的中全新世持续561年的氧同位素时间序列(5.13~5.69kaB.P.)。分辨率达3~4年的氧同位素曲线与相应时段树轮14C残差呈显著的正相关(r=0.54),揭示了中全新世东亚季风降水百年尺度上受太阳辐射驱动。从石笋δ18O功率谱中识别出类似树轮14C的28~25a、10a等周期成分,表明该地区十年尺度季风降水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 陈昌海 姜修洋关键词:石笋 树轮 Δ^18O 中全新世 年降水 东亚季风 近60年福建“龙舟水”期间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4年 每年5月中旬左右,南海夏季风爆发后“龙舟水”给福建地区带来大量的降雨,短时强降雨易引起积涝的风险,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福建省6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监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合成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重建了近60年来福建“龙舟水”期间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年际尺度上福建“龙舟水”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在1981-1995年明显趋于偏少,而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呈增加趋势。“龙舟水”的长期趋势与副热带高压活动(以下简称副高)存在着反相关关系,即副高弱时其位置偏东,“龙舟水”偏多;而副高强时,位置偏西,“龙舟水”则偏少。此外,在El Nino年时,季风爆发相对较晚,“龙舟水”偏少;而在La Nina年,夏季风爆发相对较早,“龙舟水”较多。“龙舟水”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1世纪初期与ENSO存在5~7 a的共同周期,进一步说明在年代际尺度上ENSO对龙舟水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万子芊 杨云月 邓海军 姜修洋关键词:年际变化 福建仙云洞石笋记录的19.0~17.6ka B.P.期间东亚夏季风增强事件 被引量:4 2020年 末次冰盛期回暖事件(19.0~17.6 ka B.P.)对于理解末次冰期终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福建仙云洞石笋(XY7)的16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327组δ^18O数据,重建了26.4~14.9 ka B.P.期间十年际分辨率的东亚夏季风演变过程,清晰地捕捉到了发生在末次冰盛期的夏季风增强事件.仙云洞记录指示这一强季风事件发生在19.0~17.6 ka B.P..尽管亚洲季风区各地洞穴石笋都明确记录了这一强夏季风事件,但仙云洞记录的振幅要小很多,仅为0.5‰.这可能与仙云洞位于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前缘地带,受低纬海洋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强烈,降水同位素的季节性差异相对较小有关.通过与高低纬地区古气候记录的分析对比表明,末次冰盛期晚期受到太阳辐射升高、 北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增强和热带太平洋Super-ENSO的共同影响,东亚夏季风在19.0~17.6 ka B.P.期间显著增强. 马乐 肖海燕 张鑫 姜修洋 蔡炳贵关键词:石笋 末次冰盛期 黄土高原东缘晚全新世高精度高分辨率石笋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山西武乡太行龙洞一支石笋5个230Th年龄和190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4 400~150 a B.P.高分辨率δ18O序列。石笋δ18O值逐渐增加,除最近约600 a外,在千年尺度长期趋势变化上与中国南部其它洞穴记录相一致,表明晚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强度持续减弱响应于同一驱动机制。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事件发生在2 550~2 000 aB.P.,与史料记载的干旱期大致相对应。功率谱分析揭示出106 a周期,与树轮Δ14C太阳活动周期大体一致,说明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与东亚季风变化有一定关联性。 董进国 沈川洲 姜修洋关键词:晚全新世 石笋 东亚季风 突变事件 CIS 24事件的精确定年及亚旋回特征:以黔北三星洞石笋为例 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黔北三星洞一支石笋(SX15a)7个230Th年龄和194个氧同位素数据,获得了110.2~ 103.3ka B.P.时期分辨率约为35a的δ18O时间序列.该石笋δ18O记录了Chinese Interstadials (CIS) 24事件的详细变化过程.SX15a石笋δ18O值在CIS 24事件开始时(107.7±0.6ka)从-8.25‰迅速偏负至-10.0‰,而在事件结束时(105.4±0.5ka)δ18O值则相对缓慢的偏正,从-9.7‰偏正至-8.5‰,CIS 24持续时间为2.3±0.5ka.高分辨率的三星洞δ18O序列揭示出CIS 24事件内存在4个亚千年尺度的夏季风增强事件.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Greenland Interstadials(GIS) 24事件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千年尺度还是百年尺度,三星洞石笋δ18O记录的季风气候与北高纬气候都存在紧密耦合关系,说明在冰量相对较小的边界条件下,东亚夏季风强弱仍与北高纬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王晓艳 何尧启 姜修洋关键词:CIS 青藏高原西部昂拉仁错古湖岸钙华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昂拉仁错湖古湖岸阶地钙华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探讨了钙华沉积的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显示:钙华中CaO含量达34.75%~58.48%,是其主要组分;此外还含有少量的MgO,K_2O和Na_2O等,其含量低于3%,是湖泊自生作用形成的矿物。与湖泊古水位对比显示,元素Mg的含量及Mg/Ca比值等对湖泊水位的响应没有明显规律性;在古湖面高度约4777±5m之上,K_2O和Na_2O的含量低并且稳定,在古湖面4777±5m之下,K_2O和Na_2O的含量随湖泊水位下降逐渐增加。结合现代湖泊钙华的沉积特征,结果显示K_2O和Na_2O的含量随湖泊盐度增加而增加,表明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与湖泊水位可能呈反相关关系,是潜在的重建湖泊水位或盐度的代用指标。同时发现,在湖泊相对淡化阶段,湖水中的元素K和Na处于富集阶段,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低且稳定;而当湖泊进入咸水阶段,湖水中的K^+和Na^+离子接近饱和,钙华中的元素K和Na逐渐富集,因此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增加是湖泊进入咸水阶段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些事实,推断当该湖泊水位降至4777±5m左右时,湖水的性质开始向钠-氯型转化,是昂拉仁错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雷国良 张虎才 李志忠 Adam M.Hudson 朱芸 姜修洋 陈秀玲 常凤琴 李华勇关键词:钙华 闽西仙云洞石笋记录的Heinrich2事件年龄及亚旋回特征 被引量:4 2018年 选取福建西部仙云洞石笋(XYⅢ-28),通过利用U系定年和氧碳同位素测试方法分别对9个U/Th年龄和301个氧同位素样品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26.33~22.98 kyr B.P.期间平均分辨率为11 yr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序列。该石笋记录最显著的特征是在24.09~23.39 kyr B.P.时段内δ^(18)O偏正,振幅为0.7‰,对应于北大西洋显著的Heinrich2(H2)突变事件。根据主要变化过程中间点的位置可以标定H2事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4.09±0.06 kyr B.P.、23.39±0.07 kyr B.P.。XYⅢ-28石笋记录的H2事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百年至十年际尺度的"两谷一峰"结构的亚旋回特征。这种百年至十年际尺度的亚旋回事件在H1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以及小冰期等内部同样存在,表明这些千年尺度极端变冷事件内部气候也是不稳定的,可能受控于相同的驱动因素。仙云洞石笋记录与高低纬古气候记录对比发现,南北半球呈现反相位关系,即"see-saw"模式。 车印平 肖海燕 崔梦月 姜修洋 蔡炳贵关键词:石笋记录 东亚季风 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GIS-8事件亚旋回特征 被引量:8 2012年 冰芯、陆地和海洋等古气候记录表明末次冰期存在着一系列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尤以格陵兰冰芯记录的快速升温事件(Greenland Interstadial事件,简称GIS事件)[1]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的冰漂碎屑事件(Herinch事件,简称H事件)[2]最为显著。虽然各记录中气候事件表现形式不一致,但被证明具有全球性[3]亚洲季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北高纬气候事件紧密相关[4], 何尧启 姜修洋关键词:突变事件 石笋记录 旋回 洞穴 冰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