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彦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娄彦钱培德井丽娟刘泽英陈伟华
- 关键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颅内感染GM-CSF
- 枢纽龄对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及愈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将早期枢纽龄为观察重点,制定脑瘫高危儿早期运动干预标准对愈后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8月~2007年12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高危儿,Gesell测评动作能DQ≤70,实际年龄≤6个月的脑瘫高危儿54例为A组;Gesell测评动作能DQ≤70,实际年龄6~12个月的患儿54例为B组进行回顾性比较,两组动作能DQ值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组正常化率90.74%高于B组正常化率60.00%,A组脑瘫发生率9.26%低于B组脑瘫发生率40.00%。经统计学分析χ2=13.006,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将早期枢纽龄为观察重点制定的动作能DQ≤70,发育落后≥3个月,实际年龄≤6个月的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标准,是降低脑瘫发生,提高脑瘫高危儿正常化的有效手段。
- 徐丽瑾赵桂英苏艳新李婧战晓风娄彦井丽娟
- 关键词:脑瘫高危儿正常化
- 高危儿相关因素及追踪观察对脑瘫诊断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危儿出生地、胎次、性别、病因及追踪观察对小儿脑瘫诊断的影响。方法将2002~2007年治疗的脑瘫病人,经追踪观察的高危儿分为实验组,与同期未作追踪观察的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统一填写自制的情况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筛查出应物能DQ≤70分,动作能DQ≤70分的患儿登记注册,要求其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当患儿月龄≤2个月时由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指导家长进行干预训练,观察1个月后应物能和动作能仍然落后并出现姿势反射异常的患儿作出中枢性协调障碍的诊断,1岁以上的患儿作出小儿脑瘫的诊断。结论实验组确诊年龄3.58月,明显低于对照组28.56月。出生在县级以下医院的脑瘫患儿71例,多于市级以上医院37例。2组结果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儿保科医师负责对高危儿的追踪观察,不仅有利于早期诊断,更有利于早期开始治疗。
- 赵桂英战晓凤李靖程亚颖乔锡兰张焕雪娄彦
- 关键词:高危儿脑瘫诊断
- 早期治疗和强化训练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强化运动训练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5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人,试验组病人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丰富环境和家长陪同强化运动训练,对照组在进行综合治疗后采用家庭式诱导训练。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训练,治疗组各项功能评估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χ2检验处理,实验组总显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9.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对5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治疗,说明适当的康复治疗时机、强化运动训练、丰富环境都是促进恢复的积极因素。因此说,强化运动训练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优于家庭式诱导训练。
- 赵桂英战晓凤李靖底国琴乔锡兰张焕雪娄彦
-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
- 石家庄地区残疾儿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导致残疾儿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66例残疾儿根据生产医院的不同,分为市区以上和市区以下2组。统计方法:采用构成比和卡方检验。结果通过对266例残疾儿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轻度智力低下96例、中度智力低下90例、重度智力低下34例、IQ>70的患儿46例。但伴有脑瘫的患儿58例,占总数的21.80%、肢体障碍15例,占总数的5.64%、语言障碍16例,占总数的6.02%、运动发育落后10例,占总数的3.76%。排在前8位的致病因素为:窒息、原因不明、新生儿疾病、脐带因素、宫内窘迫、早产、孕母因素、B超诊断等。结论降低残疾儿的出生率,需要产科、儿科、以及生殖技术研究中心多方合作。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是加强基层医院的技术力量和抢救水平,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的关键。
- 赵桂英战晓凤底国琴程亚颖刘雪萍李靖白丽湘娄彦井丽娟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感染
- 2000年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是一种能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成熟细胞不同水平上促其生成的多向性造血因子和内源性调节因子。GMCSF作为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 娄彦钱培德
- 关键词:GM-CSF